本文授权转载自新闻和文字
(id:)
正文:马少骅
发现事件新闻之外的公共问题
马少骅
我在评论课上讲评论的选题,总是把选题分为“事件选题”、“非事件选题”和“周期性选题”。但是,我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相对于不同选题类型所标志的外在特征,设置不同题目的过程、方式和主题可能更为重要。也就是谁给大众带来了某个话题,让人们关注和思考某件事?是传播力很强的新闻媒体,还是默默观看观察的评论员?
事实上,我们所认为的“基于事件的选题”不仅具有“事件”的特征(如时空集中、冲突感、时效性),而且恰好是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这样的选题,其实是新闻媒体为大众提出(设定)的话题。而那些“非事件性话题”,除了讨论的对象不具备“事件性”的特征外,往往不是新闻媒体报道的,而是评论的作者。虽然后者缺乏吸引公众的事件因素和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但后者无疑是来自话题丰富性的贡献。因为提供问题就是给大众提供思考的空间;拓展话题就是拓展大众的思维空间。
但是,没有人对“事件”的天然兴趣;没有新闻媒体在社会上聚集的注意力,将一个严重的问题推给公众是不容易的。只要稍微观察或统计一下,就可以看到,媒体上绝大多数的评论话题都是由媒体上的新闻报道引发的。它们的可靠性得到了媒体的认可和传播,构成了评论文本的语境——,从而减轻了评论对事实信息呈现的负担。这也是新闻报道构成新闻评论话题主要来源的重要原因。可能不仅影响评论家的选题倾向;也可能影响评论编辑的选稿倾向。这两者都不利于事件新闻以外的问题成为评论的话题。
所以在这里,要评论作者对自己观察和思考形成的问题的信心,以及突破以上障碍,引起人们注意的能力;对于新闻报道以外的话题,评论编辑也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当然,处于舆论传播“把关人”地位的评论编辑和社论作者,在新闻报道之外,自然有便利向公众提供话题,虽然这也要求他们反抗受众注意力的压迫。因为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的流量可能会对传统媒体评论编辑的选题信心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一名评论老师,我看到学生的评论作业中有更多的“举报”评论。我担任过一些大学生评论大赛的评委,在参赛作品和获奖作品中看到了更多的“报道”。一方面,这是由于上述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观察社会的机会很少。然而,在一次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的决赛中,我看到了一篇《农村孩子为何不再想着把握上学机会》,其中作者自己的观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自己没有在农村学校读过书,也没有做过农村教育方面的专门研究,对相关问题也不太了解。但是,暑假回家后,看到一些人,听到一些事,我很惊讶。上学对许多农村学生来说是如此痛苦。也许这是他们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家里的夏夜,很多人分散在镇上的每个角落卖烤玉米。其中有一个19岁的女孩,和男朋友一起卖烤玉米。女生说三年级不读完就不读了。"
作者实际采访了几个农村地区辍学的孩子。
因为这个评论不依靠新闻事件,等于独立提出一个话题,在新闻媒体传播的几率可能比较小。但是,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的认知态度。他(她)用自己的亲身观察和具体案例,把读者直接带到农村,带到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情境中,在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真实的人的选择情境中去思考。这样的认知态度值得鼓励。
独立思考大概应该从独立观察开始。《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珍视那些关乎“小我”的表达》,总结了她对自己编辑的评论版《青年话题》选题的思考。这篇文章其实是对这种“非事件选题”价值的肯定。这里的“自我”指的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到的更加复杂丰富的社会。
从评论教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评论教师,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媒体报道和媒体评论中的“非事件选题因素”。
今年9月的课上,我和同学分析讨论了一条评论《南方养殖业向东北转移,绕不过环保问题》,开头写道:
”近日,在湖南省李尚敏桃源县召开的2017年中国生态养殖技术创新大会上,农业部畜牧司畜牧司表示,“在当前的资源利用问题中,部分地区畜禽养殖规模超出了水土资源的环境承受能力,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建议向东北三省转移。"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也很担心水产养殖从南方向东北的转移。但是,对于这件事,你不必说不,你还是可以好好学习的。……”
上课的时候我问同学的问题是:“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非不测’”
有同学注意到,虽然本文开头提到了一个会议的消息,但作者讨论的不是会议,而是会议中的一个观点,反映了畜牧业转移中可能形成的某种趋势。无论是某种观点,还是某种趋势,都不是我们所说的“事件”。
这是一个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判断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学生更注重作者论述(理解)的真实性
际对象——一种具有行政背景的观点和事物发展可能的趋势,而不是作为这个对象背景的新闻因素。实际上,对于那个会议,中国环境报、澎湃新闻和中国证券网都有报道。但只有澎湃新闻把“南方养殖或可向东北转移”列于标题中。——这本身是就是在向社会提供“非事件性”的公共议题。
澎湃新闻值得肯定。它反映了一家转型之后的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仍然能够把握公共生活中严肃问题的定力。接下来就要靠那位评论作者的敏锐了。
他反驳的观点和论证,增加了这个话题的冲突性;他以质疑的立场推动了这个议题,把它由行业信息或行业动态推向社会公众。这正是这一类选题的价值,无论我们把它称作“非事件性选题”还是叫做别的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报道无疑是公共议题的主要提供者。而新闻报道往往偏爱“事件性新闻”。但是,如果整个社会的思考范围受限于新闻报道的视野和标准,受限于事件性新闻所触及的思考范围,那么社会的公共思考就不仅是有局限的,也是局限于“已然”的、突出性的事实的;也就投射不到那些潜在的、未能成为“事件”,却又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事物。
杂文家刘洪波多年前曾表达忧虑:
“‘据报载’写作的大量出现,既显示了媒体在制造公共话题上的力量,也使相当多的时评人被引导成单调的‘读后感’写作者,他们几乎不注意身边的事物,真实的生活不再成为他们写作的来源,原来性的生活思考和社会观察现在已经相当稀少。”
我在今天才体会到这种忧虑的深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原文《新闻评论的非事件性选题》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1期
新闻与写作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事件时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