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退校的影响还是一个讨论的热点。这件事的发生也反映了我们现行政策的一些缺陷。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是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涉及到教育的公平问题。就公平而言,我们在尽力维护,但绝对公平很难实现。很多媒体评论员也就此事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边肖为大家整理了这些精彩的评论文章,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你新的启示和指导。
热点事件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高三学生在国家专项计划中以理科538分被北京大学提拔,但北京大学招生办随后以考生高考分数过低、进入大学后无法轻松完成学业为由,三次撤回。随即,该事件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北大招生办撤资的合理性。河南省招生办和河南省教育厅均提出异议。8月11日,北京大学招生委员会发表声明,决定按照程序申请对已退休的两位考生进行重新录取。
精选评论
为什么人们害怕北大变坏
资料来源:论文作者闫评论员奚坡
北大决定再加两个已经退休的河南考生。这两个学生的命运将会改变。改变他们命运的是舆论,但众所周知,舆论更关心北大。如果换一个大学,同一件事引发的讨论和解读肯定不一样。北大之所以特别,似乎不仅仅在于它作为顶尖大学的地位。总觉得人看到北大这个词,心里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当一些好的东西和北大有关的时候,人们会很高兴北大应该如此。当一些不好的事情和北大有关的时候,人们就会失望。北大怎么会这样?这种满足和失望是北大独有的。可惜对于北大校友来说,总是坏事比好事多,引起围观。
中国人到底对北大有什么期待?
请允许我先做个圈,说说我自己。转眼间我从北大毕业已经十年了,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高考后填志愿时班主任的表情。在我的排名中,清华和北大勉强能上。班主任不知道为什么要我报清华,但我说我只想上北大。班主任一开始有点不解,但很快他就明白了,你适合去北大。他的表情让我知道,他一定是回忆了我过去固执的表现,决定和北大分享同样的臭味,那是自由的标签。
事实上,思想自由和包容性从来都不是北京大学的官方座右铭。但是,我真的对北大痴迷了很久,却想不起来种子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种的。但我还记得我进燕园后对北大人的失望。
当时我是中二的大三学生,满脑子都是大而不合适的想法。本来以为校园里应该都是我这种人,结果发现大家的目标都很实际。比如很多人考虑大一出国,学英语,省成绩,步步为营。为什么没人关心我想关心的大事?大家都很务实,似乎只有我一个人以退为业。我心想,这可以是任何大学,但不应该是北大。
后来才知道我想多了。真正的北大和传说中的北大从来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北大没有多少梦想色彩,大环境下是一个普通的小环境,承受不了外界的高期望。但是我在幻灭之后发现了一个新的现实。我不是真的孤独。
和我一样,仍有许多北大人有执念,爱多想,但我们很难找到彼此
传说中的北大不仅存在于北大人的心中,也存在于围观者的心中。人们以为北大应该特别好,但当他们发现北大连的普通标准没有达到时,他们会非常愤慨。一个聪明的北大应该意识到,愤慨背后有巨大的赞美。只有当人们关心北大的时候,才会害怕北大变坏。
北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风向标,地位主要来自历史,但历史的触角早已伸向现实。中国没有其他大学像北京大学一样,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如此紧密。国内没有其他大学像北大一样,容易影响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想象力。
所以,人在北大把小事做成大文章,不能怪自己感情用事。比如北大从一个贫困县退下来,这不仅是大众眼中的招生自主权问题,更是北大对规则的态度问题,是以北大为代表的精英对以贫困县为代表的底层的态度问题。
北大退,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担当
来源光明。作者光明日报评论员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高三学生在国家专项计划中以理科538分被北京大学提拔,但北京大学招生办随后以考生高考分数过低、进入大学后无法轻松完成学业为由,三次撤回。事件随即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质疑北大招生办撤资的合理性,有内部人士爆料被撤资的考生返校复读。
该生不是一般招生计划下的申办,而是国家专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或者可以理解为落后地区维护教育公平的一揽子保障。因为这个背景,网友普遍对考生表示同情,认为北大在已经备案的前提下撤回档案是违背常理,有损学校公信力的。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高考录取规则,备案不等于录取。比如高校可以根据120%的招生计划提取学生档案,综合筛选分数,然后提取20%的学生档案。国家专项计划也是如此。北大在当地有八个名额。在规则上,甚至可以不招任何学生,可以招哪八个学生也可以自由决定。这是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体现,也是为了保证高校能够招到合适的人才。
p> 另一方面,2019年北大在河南的录取线在690左右,该学生为538分,二者存在着接近160分的巨大差距,北大担心他跟不上学业,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因为完不成学业被退学的案例同样大量存在,为学生学业考虑提前规避这种风险,退档操作并非毫无道理。 问题在于,首先,尽管高校有自主招生的权限,但在目前的招生体系下,学生未必能同时申请填报多所大学的平行志愿,所以现实中,高校基本上都是按照招收多少人就提档多少人来进行操作。而且,该学生正好为第八名,分数虽然远低于普通招生计划下的录取线,但仍然要比当地的一本线高出36分,北大先提档再退档,无疑打破了过去高校默认的招生规则。即便北大有充分的自主权,国家专项计划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它应适当面向贫困地区倾斜。事实上,既然是基于平衡教育资源的考虑,这项专项计划下的招生,当然会面临招进来的学生生源相对差一些的局面。对这个群体,高校应该有更具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以学生完不成学业为由,将落后地区的低分生源拒之门外,恰恰是违背了专项招生的初衷。
北大方面回应媒体时表示,专项计划的招生,一般也会比普通招生低30分左右,但这种说法未必站得住脚。因为专项招生是在普通招生之前进行,是提前批次录取,低30分只是一种事后的结果,不能构成退档的理由。目前规则上唯一的限制是,如果专项招生的学生达不到本科提档线,才能够退档,然而该学生已超出36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风波发酵后,不少人质疑北大,退档的初衷并不是为考生考虑,而是想让自己的录取线好看些,不至于低到跟普通高校一个水平,以维护自己作为全国顶尖高等学府的面子和尊严。不管这种小心思是否成立,都值得北大反思。作为高校塔尖的代表,更应该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而此次受到批评也说明,一流学府的身份,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尤其在教育资源地区失衡的前提下,不能只顾面子,不讲社会担当。
按照当前的走向,该学生的北大梦大概率已经没了补救的余地。这起退档风波,同样折射出当前招生体系的种种漏洞。对学校来说,有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在当前的体制下无法正常发挥;对考生来说,同样缺少多元化的高校选择余地,在一考定终身之后,还得承担资源填报环节的巨大博弈风险。所以站在这个角度,北大退档风波更需要跳出北大来看,它所暴露出来的那些规则瑕疵,应该尽快予以完善。
堂堂北大,真要用投档分数线来证明自己吗?
来源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李一陵
538分,被北大提档,随后却又被北大以分数过低,入学后完成不了学业会被退学为由退档。河南一名考生的命运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天旋地转。
今年北京大学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向河南省理科投放8个招生名额,这名河南考生以538的分数被北京大学提档,实属侥幸,但却完全符合投档要求,既超过了一本控制线,也排进了前8名。这名考生的确是捡了漏,占了便宜,但是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任何违法违规之处。
高考志愿填报本来就是一个考生与考生、考生与高校的博弈过程,充满了变数,所以每年都会有考生低分捡漏成功,有考生高分滑档与理想高校失之交臂。比如,2017年山东大学在河北省文科一批次的投档线仅有517分,和河北省最低省控线持平,天津大学2017年在黑龙江理科的投档线仅为459分,只比一本线高出4分,而前一年的天津大学在黑龙江大学理科投档线为630分,比一本线高出了144分。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所以,这也正是高校投档线上下起伏波动的原因。
如果觉得考生分数过低就退档学生,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权益,也可能为其他学校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以后高校都可以类似的理由,拒绝录取因为捡漏的成功的考生,这是公众普遍担心的地方。
北大的理由是高考成绩过低,根据我校教学强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特向贵办申请退档。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两次提出反对意见后,北大两次复制上述理由。三个回合下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只好同意退档申请。而且,在退档过程中,北大没有与考生进行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就武断地表示考生极有可能无法完成学业。这个为你好的拒绝,恐怕算不上以人为本和为考生负责。
有人说,高校有招生自主权,有权不录取不合适的学生,但招生自主权应该建立在规则之下,应该有充分合理的理由。分数高低是重要依据,但并非全部,尤其是认定学生无法完成学业,无法服人。正如很多网友所言,考生能不能完成学业,是考生自己的事,就算最后果真无法完成学业也是由考生自己负责。
另一方面,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初衷,本就是为了照顾国家贫困地区的考生,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是一项教育扶贫政策。与通过其他形式被录取的考生相比,考生的确可能面对学业困难的情况。但只要这些学生足够能力,或许可以弥补先前在学业上的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做的是给予考生帮扶,而不是武断地拒绝他们。如此,国家专项计划也就失去了意义,更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本义。
北大招办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报考北大的学生,只要成绩达到北大提档线,且服从专业调剂,就不存在被退档的风险。如果上线考生未被所报专业录取,北大将会与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电话沟通,提供两个专业供其选择。这些承诺白纸黑字,有据可查,为何到了这名考生这里就不管用了?
此事的发生,难免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对学生负责不过是借口,为了守住投档分数线才是真实目的。可是,堂堂北大真的需要用投档分数线的高低证明自己的实力吗?这样做到底会为高校的声誉和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北大应该进行更全面、更理性的评估。
拒绝考生触动高考公平
北大知错就改能挽回声誉损失
作者胡锡进
北京大学星期天宣布对河南两名(而不是一名)专项计划考生实行补录。知错就改,及时纠正,我相信北大的最新决定能够很大程度为它挽回这起风波所造成的声誉损失。
这件事虽然只涉及两名考生(原来以为是一名),但它确实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那就是何为公平,如何维护公平。
说实话,北大招生办对后两名考生与前面考生分数差距一百几十分所产生的各种担心,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公众在这件事上坚守的价值取向比北大之前退档的依据更有说服力。
被退档的考生虽然分数低,但他们作为专项计划考生符合河南高招办向北大投档和北大录取的全部硬条件。北大录取他们,能够对应所有规则,这是指责北大将他们退档这一舆论主张的制度依据。
高考填报志愿有一定博弈因素,这种博弈会带来不尽合理的结果,但维护这种博弈的严肃性和博弈结果的不可更改性,是支持人们对高考公平这一认识的内涵之一。这两名考生正常情况下即使有专项计划的帮助,用他们的分数也很难被投档到北大,但今年河南省填报志愿的情况造成了他们的特殊幸运,剥夺他们的这种幸运,恰恰与人们认为的高考公平是矛盾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被拒考生来自贫困县,这尤其触动了舆论场最敏感的神经。毫无疑问,当这件事成为一个公共舆论的热搜话题后,北大拒绝这两名贫困县考生与舆论场政治正确最为核心的公平原则发生了冲突。大多数网民选择同情该考生而非支持北大,就成为毫无悬念的事情。
其实招收五百几十分的考生,对那些分数远比他们高很多、但却无缘北大的考生来说也意味着某种不公平。在这当中几个公平原则会在公众那里进行排序。北大招生办之前所考虑的问题都是真问题,但它们涉及的范围比较小,是该考生和其他考生之间的公平。而拒绝他们,触动的却是对整个高考公平的定义,公众的反弹其实是对公平原有定义的保护。
老胡认为这次争论非常有意义,形成了对维护高考公平以及捍卫规则必要性的一次全网大讨论。公众眼里揉不进沙子,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在舆论场的敦促之下重新进行了正确的价值排序,这种表现也应被认为是从善如流。这是对道德及规则的一次厘清,老胡主张针对它的讨论应当始终在这个层面进行,不宜过度引申。希望这次风波最终留下的是建设性。
北大退档536分的河南考生,是耶非耶?
来源红辣椒评论作者孔昕曈刘帝
正方:板子不应都打北大,考生择校确需理性选择 孔昕曈:在高校确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北大担心该生无法完成学业,不无道理。该生与其他北大学子平均150分左右的分差,也的确能够说明当前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差距。应当认识到,一流名校并非只是光鲜的金字招牌,背后必然是高强度、高难度、快节奏的学业任务。尤其在大抓本科教育质量,严进严出的风向标下,不应低估顶尖学府培养模式的强度和难度。同时,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指望一纸录取通知书以北大加冕,学习能力就能够突飞猛进,难度不言而喻。
并且,一旦学业压力过重,远超能力范围难以负担,又无路可退,很可能影响学生整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以及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其他必备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抑郁症逐年攀升,名牌高校难以承受学业压力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等新闻频见报端的现实情况下,这样的风险的确需要警惕。
再看该生在国家专项中填报的其他志愿,分别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我国顶尖知名学府,同样,此类高校历年的本一批录取分数线均在680、670分左右,专项招生分数线也均在正常分数线下30分左右。无法知晓考生当时填报志愿时有没有做落榜的心理预期,但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和位次有一个合理的预判。国家专项计划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了照顾国家贫困地区的考生,给予适当优惠,但仍应保证高考根据能力进行公平的人才分流的功效。若贫困县考生可凭低普通考生150分的成绩上北大,是否又是矫枉过正,对其他数万普通高分考生的不公呢?又是否会促使更多的考生希望凭运气上名校,反噬专项计划的初衷呢?任何人无权干涉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但作为人生的重要选择,自当谨慎和理性,若本身存在侥幸和投机的心理,理应承担相应的风险。
高考作为我们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承载着数万家庭的期待,理应保证公平公正,使人才完成精准合理的分流,根据能力做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深入学习。但家长和考生应该明白,教育并非止步于高考,考入名牌大学并非万事大吉,学习知识和本领,使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成长,实现人生价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和成才需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一步登天未必是好事,在一个远超自身能力水平的大学里吃力地追赶身边人,未必比与能力相近的同学博弈成长、扎实地汲取专业知识、均衡发展各项能力更有利。
这件事的乌龙,也许更应反思的是我们现行的录取制度中的漏洞和规则瑕疵。让高校能体面地坚守住自己的招生底线,让考生在被退档之后仍有其他选择的机会,让高考公平选拔、合理分流人才的功效长远,需要制度和规则不断完善,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努力。
反方:因分数低被退档,谁来为贫困学生做主
刘帝:在此次事件中,北大被喷成筛子不足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事件时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