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起源:古希腊经典选读 看理想理想家百度网盘下载
所谓三生万物,万物皆由三而生。万物最少都由三个部分组 成。管理由主体、客体、媒体三部分构成,就好像天、地、人三 才一样。管理的主体就是管理者,就是人;管理的客体就是管理 对象,就是地;管理的媒体就是管理环境,就是天。
凡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又追求把握性的人,都可称之为管 理者。不具备能动性,就不能对管理对象产生作用和影响;不具 备社会性,其活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不追求把握性,其活动就 不能算是管理活动。
管理者的行为必受其意识控制。管理行为是管理主体意识结 果的表现,而意识又是大脑在感觉、认知、思维、情感、意志、 习惯、经验、性格、欲求等的影响下活动的结果;所以这些影响 因素也间接影响管理行为。
管理者具有创造力。管理的主体是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 一种能力。管理主体的创造力使管理行为富于变化,而不是完全 机械、固定的。
管理者的角色具有双重性。所有管理活动的起点都是从对管 理主体自身的管理开始的,所以管理主体同时又是管理客体的一 部分。管理者不但同时扮演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两个角色;而且管 理者既是管理活动的实施者,又是管理结果的承受者。
管理是为实现管理者的目标而服务的,当管理者是个人,管 理目标就是为个人服务;当管理者是组织,管理目标就是为组织 服务。管理者是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使用来实现管理目标的。
第三章管理的三个构成三才 管理客体地
管理对象是管理行为的目标对象,既是管理者意图把握的人、 事、物;又是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顺了关系,就实现 了管理。
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能够通过建立组织实现目标、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动物。事, 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物,是与人相对的客观世界,
泛指世界上除人以外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
并不是所有进入管理主体活动领域的人、事、物都是管理客 体,只有这些人、事、物成为管理主体意图把握的对象时,才能 够成为管理对象;那些进入管理主体活动领域但没有成为管理对 象的人、事、物,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微观环境。
人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同时也是最难以管理的管理对象。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 且具有社会属性;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能动的;不仅能模仿学 习,而且能发明创造;不仅具有情感,而且要求尊严;不仅是理 性的,而且是感性的。人的以上特点,使得管理者对人的管理不 仅异常复杂,而且困难重重。
管理人要从了解人开始,而了解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性。 所谓人性就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人性有十大特点 和规律,了解这些特点和规律是进行人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性之成,秉承习得;人性之趋,自由自主;
人性之存,趋利避害;人性之亡,抑郁疯狂;
人性之道,满足需要;人性之基,七情六欲;
人性之同,顺从逆反;人性之异,品德性格;
人之感性,潜移默化;人之理性,清楚明白。
管理人最重要的就是按照人性进行管理。掌握人性的特点, 按照人性的发展变化规律开展管理活动,是对人进行管理的 核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