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发布一下 4108 0

大家还记得去年冬天,也就是今年的2月份,美国德州突发的大停电吗,暴风雪突袭美国德州,气温骤降,德州当地的供电系统超负荷,最终造成大面积停电,有400万户家庭处在黑暗和寒冷之中。这事当时在抖音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咱们中国人作为吃瓜群众那叫看的一个爽。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实际上在去年,和现在的美国、欧洲都在发生着另外一件事,就是油慌,加油难,就在九月初,美国联邦政府还释放了150万桶石油储备来应对油慌。

这所有的灾难情况其实都不是孤立的,把所有的事情串起来看你就会发现它都指向了一个方向,也就是能源不足,能源不足包括了石油、天然气,也包括电力不足。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科技的大发展让人们逐渐忽略了一件事,就是电力不足,实际上现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缺电的,这个要分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因为人类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电力,特别是亚洲的经济发展后劲特别足,而电力是跟不上的;另外一个就是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煤、石油、天然气正在走向枯竭的下坡路上,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很深刻的感受,但是在国际层面,实际上地球的精英们已经认识到它的迫切性并且在寻找办法去解决。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这个办法就是碳中和。如果我们人类一直利用化石燃料下去的话,一方面它肯定会枯竭,逼着我们去寻找新的更有潜力的能源利用方式,另外一方面它会导致全球变暖等一系列气候问题,我想近些年的气候变化起伏巨大变化无常,大家都有明显的感受。

所以一定要限制化石燃料的继续大规模使用,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寻求新的能源利用方式,而我们人类现在所能掌握的新的大规模的、并且有巨大潜力可供全球70亿人口使用的能源,就是核裂变,只有核裂变。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人类必须要用核电站逐渐完全代替火电站,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必将从“化石燃料世纪”走向“核能世纪”,“核能世纪”是人类利用能量方式的巨大创新和完全的升级,是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跨越式递进,核电站必将全球开花,会像火电站一样普遍的存在于你我的生活范围周边。

但是核电站由于它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核电站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在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之后,地球人开始意识到核辐射的巨大危害性,所以产生了一股“废核”的全球浪潮,菲律宾和德国就是这个浪潮的受害者。

菲律宾是东南亚最早造好核电站的国家,又是世界最早“废核”的国家。早在1976年,菲政府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署核电站建造合同,1979年开始兴建,1984建成,但1986年的“三哩岛”核事故让菲律宾人开始废核,于是这个核电站还没有开始发一度电,就被被永久停用,史称“史上最点儿背的核电站”,就是菲律宾巴丹核电站。而菲律宾人自己把大好前途拱手让人,停用核电站,之后不断的遭受能源短缺,遭受能源危机,以至于要一直购买周边国家的电来补充,因此菲律宾人各届话事儿的就不断的在为要不要重启核电站而扯皮,一直扯到现在。不然,菲律宾人是有机会发达的,但是他们自己断送了好机会。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而德国比菲律宾要聪明一点,德国自1962年开始使用核电站发电,但是地球上几次大的核事故让德国人变得谨小慎微,特别是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之后,促使德国政府做出到2022年彻底退出核电的决议。也就是到2022年他们要关闭全部核电。核电关闭之后,能源缺口怎么办,德国人有办法。他们搞了个碳中和的“能源转型”政策,计划到2050年,将电能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80%。也就是多用可再生能源,少用煤电,不用核电。而可再生能源不是那么容易形成规模的,所以德国也陷入能源困境,一直在跟俄罗斯谈判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但是他们的美国小伙伴又从当中使绊子,不愿意德国跟俄罗斯达成协议,因此三家在扯皮,现在还在扯。

这些国家的废核,一定会让他们吃到苦头的。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但是核电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核燃料是有限的,地球上的铀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当铀资源逐渐枯竭的时候,人们又得去寻找更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也就是核聚变。

核聚变的能量更强,核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更丰富,因此人们在核裂变电站之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建造核聚变电站。

我国多地停产限电,核电站不开心了,有话要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