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同二十多个家奴,周氏把季布拉到鲁地准备卖给侠士朱家。
朱家和周氏本来也应该认识,虽然周氏不好明说季布的身份,但他把季布当做重点,推荐朱家买下。
从季布的气质,朱家看出这不是个一般人,便上前盘问他的来历。
季布也知道朱家是个大侠,就语焉不详,吞吞吐吐说了一段让人似懂非懂的话。
什么话呢?
史书上没写,估计是江湖黑话,什么“宝塔镇蛇妖,天王盖地虎”一类的。
当时全国都在抓捕季布,朱家凭经验断定这个人肯定是季布,便不再细问。
季布这种人正是他重点帮扶的对象,岂能错过?
于是,朱家便装模作样把季布以家奴的身份,从周氏那里花钱买了过来。
你可能会疑问,怎么会真花钱啊。
当然要真花钱,不过应该是贱卖。
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就是贱卖吗?
据报道,某国企领导用一块钱,买下了价值上亿的地方国企。
这搞得也实在太夸张了,所以很容易就被揪了出来当做典型。
事关“灭三族”的事,朱家和周氏总要把戏演得逼真一些,否则风声那么紧,被发现作假不就麻烦大了?
都是一帮聪明人,大家尽在不言中。
朱家花钱把季布买下来后,便把他安置在田地里和其他家奴一样干农活。
但是这样也太委屈昔日的大将军了,所以朱家私下里并没把季布当家奴看待,甚至告诫他的儿子说:
“在田间耕作,一切安排都要听从这个人的吩咐,他说干就干,他说不干就不干,而且一定要让他和你吃同样的饭!”
哪有这么流弊的家奴啊,显然是朱家有意善待季布了。
不过,季布那是当世豪杰,是有真本事的,总是被养在家里种地也太屈才了,何况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怎么办呢?
朱家想来想去,认为还是想办法给季布正名,为朝廷所用比较好。
所以不久,朱家乘坐轺(yao)车到洛阳去了。
什么是轺车呢?
它是一种很轻便的车,一匹马在前面拉,后面可以坐一两个人。
估计有点类似现在的小型轿车,应该比朱家经常乘坐的,类似拖拉机的牛车,要有档次。
去首都洛阳,还是要讲究面子的嘛。
天子脚下,一般都狗眼看人低,开个拖拉机过去,城门都不一定让进。
洛阳是京城,朱家去那里干嘛呢?
用现在的话说,朱家是去帮季布运作活动一下,看能不能给季布翻案。
既然是翻案,就要找个不但可靠,而且能够和刘邦说上话的人。
在洛阳一打听,朱家听说夏侯婴这个人比较厚道,讲义气,喜欢帮助人,应该靠谱。
夏侯婴这个人,前面我们说过比较多。
他担任太仆一职,也就是刘邦的马夫,和刘邦关系不一般,可以说是刘邦最信任的人,在刘邦那里说话很有分量。
想当年,韩信就是靠夏侯婴向刘邦求情,免了死罪,最后得以重用。
所以,朱家认为找夏侯婴为季布翻案,还是有可能奏效的。
这天,朱家来到夏侯婴的府邸,报上姓名。
夏侯婴对朱家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知道和自己一样都是“活雷锋”,便赶快让人把朱家请了进来。
大家都是“活雷锋”嘛,所以两个人情投意合,聊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么投机,夏侯婴干脆把朱家留在家里住了下来。
此后,两个人天天喝酒聊天,聊天下时事。
朱家见解独特,总是能说到夏侯婴心里,估计也没少谈帮扶流浪汉的心路历程。
朱家看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乘机对夏侯婴说:
“我听说,朝廷在重金悬赏季布,季布究竟犯了什么大罪,皇帝追捕他怎么这么急迫啊?”
夏侯婴那是刘邦的心腹,天天给刘邦开车,这点事他肯定一清二楚了,便以知情人的身份说道:
“还能什么事?季布这小子跟着项羽混的时候,多次率兵困住皇帝,皇帝怨恨他呗,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罢休。”
朱家装作恍然大悟地样子说:
“哦,原来如此啊,我说呢,这种事是有点可恨!不过您看这季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夏侯婴叹口气说道:
“不瞒你说,我认为他为人忠诚,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朱家一听,心中暗喜,知道有戏,赶快点头表示认同,然后跟着说道:
“我跟您看法一致啊!俗话说,各为其主,做臣下的理应为主上效力,当年季布受项羽差遣围困皇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完全是职责所在啊!”
夏侯婴听朱家跟自己观点出奇的一致,拿起酒杯和朱家碰了一下。
朱家一饮而尽,接着说:
“项羽的臣子有那么多流落民间,难道可以全都杀光吗?现在皇帝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私人恩怨就去追杀一个人,好说不好听啊,这会让天下人小瞧啊,认为他器量狭小!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现在朝廷追捕又如此急迫,如果他实在无处藏身,必将远走高飞,不向北逃到匈奴那里去,也会向南逃到岭南越地。这不是把人才都赶到敌人那边了么?想当年,伍子胥背叛楚国,投靠吴国,然后帮助吴国打败楚国,甚至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就是这个原因啊!您作为皇帝的心腹重臣,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劝说皇帝呢?让季布这种人为国家所用才是正道啊!”
夏侯婴那是什么人?
那是人精啊,把刘邦都能伺候得舒舒服服,能听不懂朱家的话吗?
他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既然这么说,猜想一定知道季布的下落,便答应道:
“好吧,我试试看!你都有心成全,我也不能熟视无睹啊!”
聪明人打交道,不用说破,点到为止。
有了夏侯婴这句承诺,朱家算放心了,便告辞回家静候佳音。
没过多久,夏侯婴果真找了个机会,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刘邦奏明此事。
刘邦认为夏侯婴言之有理,便赦免了季布,并下诏让季布入朝见驾。
这个时候,朱家才把事情的原委告知季布,让季布大胆去见刘邦。
季布对朱家千恩万谢后,来到洛阳。
到了洛阳,季布首先拜见了夏侯婴,毕竟是他举荐了自己嘛。
然后,夏侯婴带着季布去见刘邦。
见到刘邦,季布赶快长跪在殿前,磕头请罪。
看到季布真心请罪,刘邦对季布的怨恨顿消,也没再责骂他,而是抚慰道:
“既然你知罪前来,朕就不和你计较了,以后你就先在朕这里做个郎中吧。”
郎中这个职位,我们说过,那是负责宫廷安全护卫工作的,这样安排足以看出刘邦的用人套路不一般。
对季布这样的人来说,如此安排,才能让他心悦诚服。
当年,毛主席收服许世友,差不多也是如此。
许世友因为张国焘的事,受了委屈,还动手袭击过毛主席。
后来,他非要带抢来见毛主席,讲理伸冤。
这种情绪,警卫员哪里会同意他带枪。
但是许世友有个习惯,任何时候都不会卸掉自己的枪。
毛主席听说后,下令同意带枪过来,结果一下子把许世友折服,从此不离不弃。
这种用人套路,值得借鉴,但是不能盲目套用,首先要看准人。
季布早年以“为气任侠”名扬天下。
像这种人,一般是明人不做暗事,但你也不能给他使诈。
刘邦肯定深知这一点,才敢重用季布。
以后,季布为大汉朝屡建奇功,将来我们还会说到。
那位大侠朱家也因为救助季布,从此名扬天下。
甚至,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专门提了朱家一笔,让他名留青史。
朱家更可贵的地方是不求回报。
季布得到刘邦宽恕重用后,肯定要去感谢朱家了,
但是朱家说什么不见,而且到死也没再与季布相见。
这件事成为美谈流传至今。
季布能屈能伸,得到刘邦重用,这个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全国。
它也传到了一个人耳朵中,这个人也是项羽的属将,曾经还救过刘邦。
这个人会是谁呢?刘邦又会怎么对待他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