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度文化旅游盘点,等你“碟”
伟大的历程,辉煌的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圣母院大火,中国失落文物《回家》,故宫《去元朝的夜晚》,良渚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A级景区报道,上海迪士尼禁止游客带食物入园.临近年底,回顾2019年的文化旅游领域,最触动网友心灵的是什么?人民日报舆情数据中心根据互联网人气排名,重点关注政策、文化文化领域、旅游市场等。并统计出2019年涉及文化旅游的热点事件。
2019年文化旅游领域的词汇云
[政策指南“诗歌与距离”]
2018年,根据中共中央发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号文件,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整合职责,成立了文化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网友舒舒服服地说:“诗与远方同在!”在今年的两会上,文化旅游部部长罗树刚表示,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和发展,文化更具活力,旅游更具吸引力。
《诗与远方》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旅游部作为国家部门贡献了“管理智慧”。今年以来,文化旅游部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一体化政策,包括《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 《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 《曲艺传承发展计划》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游戏游艺设备管理办法》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人民日报》等。有助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维护包括旅游市场在内的各种文化市场秩序,为“诗与远方”指明道路。
[“家和国家的感觉”在博物馆里]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迎来了参观的热潮,走进博物馆正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生活和休闲方式。《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在文章《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指出,在博物馆热潮中,无论是游客比例还是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年轻人都是主力军。另外,《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0101《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等不太受欢迎的纪录片和综艺节目收视率更高,这也与年轻人的喜好密切相关。这意味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伟大的历史,辉煌的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归还成果展”等展览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参观者中引起了深刻共鸣。此外,博物馆正在不断探索创新的方式来举办文化活动。今年农历新年期间,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故宫新年展”、“故宫之夜”等文化活动。《故宫之夜》也点亮了博物馆的“夜经济”。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上海试点博物馆举办了“博物馆精彩之夜”夜游项目,让观众感受到了其他博物馆的美,同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然而,重庆大学博物馆“假风波”、私人美术馆捐赠“宋元明红楼梦瓷器”等捐赠文物事件引起了公众关注,呼吁相关机构出台措施规范美术馆和个人的捐赠行为。
【流失海外文物“回家”文化宝藏需要时刻保护】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战争、不公平贸易等原因,中国文物在海外流失超过1000万件。中国正通过法律手段、国家购买、私人购买和捐赠,尽最大努力将海外流失的文物“带回家”。截至今年11月26日,已有7起文物返还中国事件引起公众关注,其中包括“美国政府返还361 l
而我国却失去了海外文物“回家”,世界文化遗产正在消逝。4月15日,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被大火严重损毁,世人为此感到惋惜。巴黎圣母院大火为全世界的文物保护敲响了警钟。
【传承文化遗产方兴未艾】
文化遗产是人类数百万年积累的发展资源,它连接着历史记忆,迎接未来的挑战。近年来,中国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院,加强了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有关部门举办“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或文物展览等。不断增强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今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黄海(渤海)候鸟栖息地(一期)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被批准列入《关于落实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轰动全国。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增加到55处,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中国的“遗产医生”也在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而努力。目前,在十多个国家,如柬埔寨、塞尔维亚、简自豪、尼泊尔等。有中国的“文物医生”在表演“我在国外修文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中法签署0103010合作修复巴黎圣母院。这些都是中国积极支持保护世界遗产的例子。
[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自驾游和家庭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今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国
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假日经济活力凸显。以国庆假期为例,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8.47%。亮眼的经济数据也表明了我国景区已从过往单一的门票收入为主导经营模式转向更具多元化、打造完整旅游产业服务链的经营模式。2019年出境旅游市场仍高速增长,且呈现“市场繁荣,消费更趋理性”的特点。《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增长到1.49亿人次,相比2017年增长14.7%。我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00亿美元,增速超过13%。值得关注的是,国人出境游玩更加注重放松身心,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等现象鲜有发生。
【旅游市场“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今年适逢祖国70华诞,全国各地旅游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满足广大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智慧旅游”“定制游”已成为媒体报道的热词。然而,在旅游市场红火的背后,一些旅游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亟待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与监管。
今年7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对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其中,给予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该事件引发舆论对“景区过度商业化”等话题的热议。《钱江晚报》指出,景区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首先要做好服务,提升旅客的体验;景区不可过度商业化,破坏了景区的原有韵味。8月中旬,上海迪士尼乐园因一名上海大三学生的一纸诉状,引发舆论关注。#上海迪士尼回应禁止自带饮食##上海迪士尼翻包现象#等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除此之外,导游宰客、旅游安全事件也受到网民关注。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旅游体验感、旅游安全、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因素“牵绊”着游客的脚步,也正是我国旅游行业需要思考、提升的地方。
当今大众旅游时代,文化和旅游更加密不可分,旅游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是人们拓宽视野、学习知识、提升文化的重要渠道。让文化牵手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合作增值。总体而言,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的消费者。因此,职能部门及有关机构需秉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理念,让我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发展有诗意更有温度、有远方更有未来。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2019文化领域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