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打开某款手机App,弹窗广告迅速弹出铺满屏幕,由于软件设置而无从关闭;有些弹窗显示网络故障,点击后却跳转至广告页面;在有的电商App上浏览过某种商品,进入其他App时,竟会收到同类商品的广告推送……手机App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无尽的困扰。
“不期而遇”的弹窗
在手机App中,弹窗广告几乎成为被强制观看的内容,通过各式各样的套路,广告会高频率地与用户“不期而遇”。
“打开App,经常遭遇开屏广告,有些来不及点击关闭,就会立即跳转到大屏广告页面。”市民秦先生抱怨说。这些开屏广告虽然时长有限,短则3秒,至多不超过10秒,但在有其他急切需求情况下,再短的广告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退休的李女士表示,在浏览App时发现,弹出的广告界面会设置两个“跳过键”,一个相对明显的,点击后跳转成了网贷广告;另一个不起眼的,才是真正的“关闭键”。
“上了岁数视力不好,担心遭遇电信诈骗,只能选择强行关机。这些不良App消耗流量、占据内存,还存在很大的信息安全隐患。”李女士对此表示担忧。
日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显示,在对600款App广告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六成在使用时会弹出广告,其中近七成没有“关闭键”。此外,在App个性化广告中,仅14%有关闭入口。
不少用户也提出,虽然大多数App的弹窗广告页面有跳过按钮,点击后即可跳过广告,但在部分设置页面上,没有可以取消弹窗广告的选项,因而用户根本没有办法关闭弹窗广告。
被悄悄窃取的信息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在价格战的压力下,降低硬件利润成为手机厂商不得不选择的生存路径。此外,广告业务也逐渐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饽饽”,其所带来的真金白银是商家在白热化竞争中得以胜出的关键。
一位App平台运营人员表示,与传统广告相比,手机App广告的隐蔽性更强、精准度更高、主动性更强、转化率更优,因此,其对广告主的吸引力更大。于是,广告不仅“泛滥成灾”,且不少商家还不惜逾越道德红线,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专家曾监测到,使用一款小说阅读软件时,沿着“提醒、下载、清理”的路径,短短几分钟手机就安装了“内存优化大师”“超强清理大师”“智能清理大师”等数款软件。各路“大师”“管家”貌似在清理手机垃圾,实则在后台肆意窃取用户信息,据此实现对用户精准画像,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紧跟其后,被悄无声息推送到手机上。
北京警方官方微博曾透露,通过收集到的隐私信息,App广告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侵犯用户权益。
部分页面会以虚假信息诱导用户点击跳转。打开App后会出现“内存已满,立即清理”“电池过热,立即降温”“拦截到木马,立即查杀”“您有百元话费补贴,请领取”等宣传,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虚假方式诱导用户点击,实则向用户推送一些未经审核的广告产品,甚至违法内容。
更有甚者,当在某一款手机App中不慎点击到某类广告后,便会在其他App中接收到大量相同类型的广告推送。
某些手机App甚至出现违背用户意愿,肆意下载安装或开启第三方应用、页面等。
治理“在路上”
实际上,近年来手机App弹窗“泛滥成灾”且关不掉、App超范围收集、强制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且侵犯用户权益等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行动紧锣密鼓展开,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已陆续出台。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国家工信、网信等相关部门也专门针对手机软件弹窗广告发起了多次专项整治。2020年10月,国家网信办针对手机App弹窗广告乱象,出台了首批专项整治名单;2021年7月,工信部开展手机App专项整治行动,收效显著。
据统计,2021年第二季度,手机App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虽然整顿广告乱象成效显著,然而治理工作依旧任重道远,还需久久为功。
在互联网时代,植入广告、流量变现成为诸多App盈利的主要手段。在利益驱使下,商家难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同时App种类繁多,不同类别的App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发布主体不尽相同,这也给治理增加了难度。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可尝试引入“黑名单”制度,提升违法成本;另一方面,也应善用新技术。比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和监测手机App平台的广告投放,强化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消除App广告乱象,需要监管部门发挥作用,更需平台把好“内容关”。用户选择手机App,有实用性的考虑,更有安全性的衡量。只有赢得口碑,才能赢得市场。App运营商要放眼长远,加强用户意识。将用户权益置于首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不二法宝”。
来源:人民法治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