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资本充足率14.6%;
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7%。
股市:a股市场表现出较强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李超:与海外市场相比,中国金融市场总体稳定。a股市场表现出较强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a股市场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投资者行为更加理性。
与2015年的峰值相比,股市杠杆资金总量下降了80%。
通过调查,上市公司的复工率已经超过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调查样本中,中小企业重返工作岗位的员工人数超过80%。
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股市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周亮: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允许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资产匹配状况较好的保险公司在现有30%的上限基础上,提高股权资产投资比例。
此外,适当增加理财子公司,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积极支持直接融资,努力促进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债券市场:2月份企业共发行债券7500亿,没有提高债券市场违约率
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爆发并没有直接导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率上升,也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外部影响,给中国债券市场带来巨大波动。
据统计,自2月份以来,债券市场的违约规模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首次违约的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指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迅速建立债券登记和发行的“绿色通道”,为公司债券的发行提供便利,并采取各种手段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
2月份,企业发行的债券总额为7500亿元。
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计在7: 1左右波动
陈:最近,受国际疫情影响,国际外汇市场波动较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
预计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7: 1左右波动,有涨有跌,继续双向浮动,外汇市场运行平稳,汇率预期也比较稳定。
宣长能: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将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从1上调至1.25,进一步扩大举借外债空间,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据初步测算,这一调整可以为企业产生数百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目前,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合理,外债整体风险可控。企业向境外银行和关联公司借款规模较小,借款占外债总规模的比例不高。增加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不会导致外债规模大幅增加。
价格:预计第二、三、四季度会逐季度下降
陈:今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长是结构性因素推动的,叠加了疫情对供给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恢复的有序进行,生产将逐步赶上,商品供应逐步改善。所以整体价格形势会逐渐缓解,预计二、三、四季度会出现逐季度下降的趋势。
货币政策的下一个阶段:继续推进LPR改革,引导银行体系向实体经济倾斜
陈主要把握五个方面:
一是分阶段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特别是,必须基本上匹配的增长率
第四,要加大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发行金融债券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提供信贷的整体意愿和能力。
第五,继续推进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LPR),引导贷款实际利率持续走低。要积极引导银行体系适当惠及实体经济,使“稳定经济”和“稳定金融”实现双赢。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2020国际金融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