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5日,即俄乌冲突两天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波多利雅声明:乌方已准备好与俄罗斯开启谈判,但乌方需要得到安全保证。
显然,自此时起,俄乌冲突将进入下一阶段。俄乌冲突不断之际,依旧有一个假设的声音不断响起:如果与普京有“私交”的美女总理季莫申科,在2019年的竞选中当选为总统,俄乌冲突会被缓解吗?
季莫申科究竟是什么人?她与普京有过怎样的“私交”?她为何被认为“是能减缓俄乌冲突”的人呢?她若当选,真能缓解“俄乌局势”吗?
季莫申科与普京
季莫申科于1960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两三岁时,她的父母就离异了,她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因为早熟,加上争强好胜,在学校期间,她就已经是出了名的“女头子”了。
上学期间,季莫申科不仅带领女生和男生对抗,还在一次争斗后,为了逼出躲在男厕所的男生们,在厕所周边放了一把火。
季莫申科的口头禅是:“我永远不会比任何人差!”这句口头禅背后折射出的是她超强的自尊心,也是她超强“领导欲”的体现。
对于自己打小就暴露出来的“领导欲”,季莫申科从来不觉得它是坏事,相反,她对此感到自豪。她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曾写道:
“我从小就有当领袖的欲望,尽管我是一个女子,但我性格中天然具有男孩子的特性,我喜欢和他们玩,也总能和睦相处……事实上,在学校里,我指挥过所有的男孩”。
任何年代,平民女子要出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若你有一副出众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那就不一定了。
18岁那年,出落得分外娇美的季莫申科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一个惊天逆转。她因一个打错的电话结识了后来的丈夫亚历山大·季莫申科,此人,正是当地有名的官二代加富二代。
仅仅一年后,季莫申科就如愿嫁入了豪门。女人一生的第二次“投胎”机会,她成功抓住了。
季莫申科结婚照
婚后的季莫申科并未放弃学业,她显然是个明白人:一个平民女子,要在豪门立足,非得自己有过硬的实力。大学毕业后,她一路攻读,直到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才罢休。
乌克兰允许私人经商后,季莫申科果断辞去了经济分析师的职务,在公公根纳季·季莫申科的帮助下,创办了一家录像带租赁公司。两年后,她又创建了一家汽油公司。工作能力得到公公赏识的她,还顺利接管了公公的家族企业。
也从此时起,季莫申科的人生迎来了第二次惊天逆转,她迅速在商界立稳了脚跟。后来,经过各种摸爬滚打,她还成为了“石油女皇”、“天然气公主”。
在掌管乌克兰百分之二十的生产总值时,她年仅36岁。功成名就后的她,开始步入政坛。相比闯荡商界,季莫申科的政治生涯并不平顺。
1997年,季莫申科当选为乌克兰议员。1999年,她成立了名为“祖国”的新党团,后来“祖国”联合其他政党组建了季莫申科联盟,同年12月,季莫申科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主管能源部门的工作。
从“议员”到政坛“一枝独秀”,她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可就在她飞升副总统仅仅两年多后,她就因上台后实行的经济改革触动了寡头利益,进而被以乌克兰总检察院以走私、行贿、偷漏税等罪名。
这次劫难给季莫申科带来了42天的牢狱生涯,虽然后来指控被撤销了,但这次教训后,她着实蛰伏了一段时间。
强势的女人从来不怕劫难,她们只会越挫越勇。
蛰伏,从来只为“惊艳”,蛰伏期过后,这个漂亮、时尚的女人踩着高跟鞋发起了一场影响整个俄罗斯政局的“橙色革命”。
所谓“橙色革命”,是以季莫申科、尤先科等领导的弹劾“亲俄党”库奇马的革命。这次革命后,尤先科当选乌克兰总统,季莫申科以压倒性优势,正式登上乌克兰总理宝座。
“橙色革命”后,乌克兰亲美派粉末登场,俄乌冲突也在此后不断加剧。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先科与季莫申科一直以“政治夫妻”的身份出现。然而,政治上从来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两人很快由于权钱和政见问题出现分歧。
尤先科与季莫申科
季莫申科与尤先科在政见上的不和,主要体现之一是:他们对俄罗斯的态度。
尤先科是乌克兰历史上第一位亲西方派总统,他本身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他的妻子甚至还是美国人。
季莫申科却一次次用她的行动表明:她对俄国很友好。
当上总理后,季莫申科第一时间访问了俄罗斯,她那次访问的首要议题便是与俄讨论“建立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四国统一经济区”。她还计划跟俄工业家和企业家见面,讨论合力为两国谋利的问题。
谁都看得出来,季莫申科想促进乌俄之间的友好合作。
之后,她又数次与普京会面,每次会面时,她的眼神里流露出的都是善意、友好。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她和普京“私交”甚好。
碍于尤先科是亲美派,季莫申科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她“亲俄”的言论,但她对俄的友好态度经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她脱口道:
“没有俄罗斯,乌克兰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将更加复杂难解”。
2005年9月8日,对季莫申科忍无可忍的尤先科随便找了个由头,解散了季莫申科政府。所谓的“由头”之一是:季莫申科政府工作不力、缺乏团队精神。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怕挫折,两年后的议会选举中,做足了各种准备的季莫申科再次出任政府总理。
季莫申科
2009年1月19日,再次出任总理一年多后,季莫申科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合同:《俄乌2009年至2019年天然气购销合同》。这份合同,为俄罗斯恢复过境乌克兰对欧洲输送天然气创造了条件。
作为回报,普京政府不仅向乌方让利50亿美元,而且免除了此前所有的债务。俄乌天然气十年购销合同的签订后,当时的官方报道标题为:《俄乌终于可以通气》。
这份合同被签订后,季莫申科却遭到了反对党的质询,但这些并未影响她继续执政。可两年后,她却因为签署乌俄天然气供应协议的问题,再次坐牢了。
这次,季莫申科的罪名是:因在2009年因反对派起诉签署乌俄两国天然气供应协议中滥用职权。因为这一罪名,她被判7年监禁。
季莫申科被关进了哈尔科夫州卡恰洛夫斯基女子监狱,在监狱里,她被安排到了一间居住面积仅为31平米的牢房。这个牢房本是七人间,但里面只有她和另外一名囚犯。
几个月后,季莫申科的女儿对外界声称:母亲入狱后,被强行转移,并遭到了监狱人员的暴打。暴力造成她腹部血肿,手上淤青。
暴力事件发生后,年已51岁的季莫申科在牢狱中绝食,以示抗议。就是在这次事件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公开对季莫申科狱中生活表示关切,这也被认为是两人“私交”甚好的体现。
2014年2月,亚努科维奇倒台,季莫申科被最高行政议院无罪释放。入狱两年多的她早已不是昔日光彩照人的模样,她面容憔悴、身材臃肿。
可当她拿着话筒,用颤抖而坚定的声音向广场上的民众和全世界喊出那句“英雄永远不死”时,人们确定:她依旧是那个“铁娘子”季莫申科,没错,她回来了。
季莫申科出狱演讲
“战士,是不会屈服的。”这是季莫申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她的座右铭。
出狱后的季莫申科迅速重整旗鼓,她的巨大政治野心,丝毫没有因为牢狱之灾受到影响。可此时,世界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了,就在她出狱一个月后的3月18日,俄罗斯事实接管了克里米亚。
某种意义上而言,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的背后,也是“亲西方派”登场之后的必然结果。
俄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后,与普京“私交”甚好的季莫申科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此时的她,似乎已经全然不是以前的她了,她对俄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她对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实际控制乌东顿巴斯地区持严厉抨击俄罗斯的立场。她还说:
“如果普京不拿出点干货表示友好的诚意,比如将顿巴斯地区的控制区交还给乌克兰,俄乌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正常化,俄乌之间的仇恨只会愈演愈烈……”
就在此间,季莫申科的电话被监听后,她被德国媒体曝光出的一句话:“我个人已经做好准备,用AK47把这个可恶的家伙(普京)暴头。”
季莫申科的种种“反俄言论”出来后,有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她的本意,她是为顺应主流民意,另一方面,她这样说是故意的,毕竟,此前有很多政客批评她“对俄罗斯态度不够强硬”。
但无论如何,季莫申科与普京的关系,已经不可能回到以前了。
季莫申科与普京
2019年1月,季莫申科正式宣布参加乌总统角逐。竞选时,她表示:要夺回克里米亚领导权,并加快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
如果此前季莫申科发表“反俄”言论仅仅是“说说而已”,那么此时:她已经较之前更进一步了。但依旧有人说了:季莫申科说这番话,仅仅只是一种竞选策略,并不是她的真实态度。
季莫申科对俄罗斯的真实态度,实际藏在她的竞选议题中。从她的竞选议题来看,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上。而要搞好经济,与俄罗斯关系继续搞僵,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听过季莫申科竞选演讲的人一定知道,她在表态“要夺回克里米亚领导权,加快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的同时,也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她说:
“乌克兰人不能承受国家分裂,也不能承受成为大国争端的牺牲品”。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她认为与俄罗斯交恶是充当“大国争端的牺牲品”。由此不难猜测,她反对与俄罗斯交恶,所以,她若做了总统,绝不会一味亲美。
由此,本文文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若2019年的总统竞选中,季莫申科成功当选,俄乌关系一定会得到缓和。无论如何,其局势绝不可能如现在这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