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庐山。时当盛暑,虽是避暑胜境庐山,也免不了让人热的心烦。蒋介石正在看一份刚刚呈上来的空军作战部署图。
一旁待命的周至柔,浑身汗出如浆,背心衣服早已湿透。不过他的汗可不是热出来的,而是吓出来的。此人身份是国民党军航空委员会主任,空军实际最高长官。
果然,蒋介石大致看完后,脸部表情骤然间变得可怖,张嘴便吼道:“为什么只有305架飞机?一年前你不是说能凑齐1000架飞机吗?飞机都哪里去了!”周至柔吓得浑身一哆嗦,双腿抖了一下,硬着头皮说:“卑职无能。”
蒋介石怒火冲天,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周至柔只是唯唯诺诺,却不敢解释。蒋介石眼看他神色不对,突然想到一件事,他顿时明白了什么,也就没再骂下去。
一、“真司令”与“假司令”
蒋介石想的事,乃是周至柔尴尬的官职。
当时国民党还没有建立空军总司令部,负责空军指挥与建设的最高机构是航空委员会。当时蒋介石名义上担任航空委员会委员长,但他并不管具体事务,而由周至柔实际负责空军,是当时空军的最高长官。
也就是说,周至柔的角色相当于空军总司令,只不过没有挂名而已。要说这也是大权大握的官职,执掌一个新兴的军种,手中经费无虑千万元,无论如何也说不到尴尬二字啊?
然而事实真相是,他虽位居高官,却掌握不了真正实权。真正的大权掌握在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手里。当时的秘书长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对军事一窍不通,蒋介石为何让她当秘书长掌权呢?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蒋介石对空军极为看重。空军是新兴军种,对纯步兵的对手来说可以形成绝对优势,用现在流行的话术叫降维打击。所以必须由极为得力的人来看住这个领域。论亲近,没有人比老婆儿子更亲近。当时长子蒋经国刚刚从苏联回来,年轻识浅,还需要锻炼。于是,就由夫人宋美龄来掌管空军。
其二,空军大部分装备采购自美国,一直以来对美外交、商贸等事务,都由宋子文、宋美龄兄妹掌握,尤其是宋美龄凭借其优雅形象与娴熟英语,与美国政府高层交情很好。所以,空军采购之事由宋美龄掌管,乃是情理之中、最合其宜。
其三,宋美龄的权力欲很大。宋氏三姐妹个个具有鲜明特色,老大宋蔼龄最富经济头脑和心机,一生汲汲于攫取财富,成为名符其实的民国第一富,据说其家族在美国的资产都数不过来。老二宋庆龄追随中山先生进行革命,终成一代革命家。唯有宋美龄最有政治心机,她迟迟不嫁待价而沽,三十岁成老姑娘了终于钓得金龟婿。结婚之后更是深度参与政治,远远强过了两个姐姐。这样一个权力狂人,遇到空军这么个新兴事务、政治空白区,又有老公支持,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把所有大权都抓在手里。
宋美龄统管航委会全部人事、财经这两项最核心的大权,她想让谁进入航委会谁就能进,她想怎么处置空军经费就怎么处置。名虽秘书长,却是当时国军空军的真正总司令。后来有人为美龄夫人送上“空军之母”之美称,正是因此而来。
可想而知,周至柔这个角色实在是尴尬。
二、1000架飞机计划为何成泡影
现在我们回过头说文首的那件事,国军空军原本要购置1000架飞机,结果只有305架,这么大的缺口是怎么造成的的呢?这个锅不是周至柔的,而是美龄夫人的。
原来最早蒋介石打算自己造飞机,命令航空委员会研究研究怎么办。周至柔请示宋美龄,开办了两家飞机制造厂,准备开启自己的生产线。
受制于落后的科学技术,所谓生产线根本没有从零开始制造飞机的能力,只不过是购买外国零件进行组装。而且就算是组装能力也非常差劲,因为中国根本没有足够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买回来一些外国老旧飞机拆拆玩一玩还可以,想重新拼装起来都难。就算拼起来,谁也不敢上天。
但厂子开工之日,美龄夫人仍然大笔大笔地为之筹措经费,数百万上千万地往里投。现在我们富有了,觉得上千万的项目也不是特别大啊。但在当时这个数字却非常可观。要知道,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国军各军种在1937年的经费总预算,陆军为1亿1900万元,空军为7000万元,海军为228万元。美龄夫人不惜投入百万甚至千万规模的经费,却如公鸡孵蛋,吭哧半天就是不见东西。
所以周至柔一开始就明白,这两个飞机制造厂,就是美龄夫人的“白手套”。
1936年蒋介石让周至柔呈报空军建设计划,当时国军中吹惯了牛皮,周至柔为了哄老头子高兴,便上报说,以现有财力,大概可以购置1000架飞机。蒋介石听得心花怒放。
但是转回来和美龄夫人商量怎么解决1000架飞机的事,周至柔傻眼了。美龄夫人不光不同意在两个制造厂开造飞机——她心里明镜一样,根本不敢去揭这个盖子,真要揭了,两口子夫妻就没得做了。
那怎么办呢?能一直挺着不落实吗,到时见不了飞机,老头子一怒杀人,可不会去砍夫人的脑袋,他周至柔是要顶包受死的。周至柔也有些着急,力请夫人一定体恤下情,没有飞机,他们无法交待。
美龄夫人安慰他说,我也不是不同意造飞机,而是现在世界各国飞机技术发展特别快,现在我们买别人的零件来组装,到时刚刚列装起飞,别国的新型飞机又问世了,我们岂不是落伍了?倒不如把钱先存着,等美国新飞机投产了,再去一股脑飞他一千架回来,岂不是又省事又快捷?
周至柔一拍脑袋,要论这眼界,还真是夫人高!
于是,购买飞机之事就这么一直搁置下来,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空军也没添置一点家当,还是之前七拼八凑起来的305架飞机,真正能用于作战的只有200多架。
蒋介石不用猜也知道,这么大的事周至柔断然不敢自己做主,无奈,只能默认不再追究。
如今我们都看到了,宋美龄浪费的这一年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如果在战前的大半年时间里真的购置一些先进战机,正面战场怎么会打那么惨?上海、南京怎么会丢那么快?
三、空军经费成了宋家摇钱树
在上世纪30年代,世界空军大国的实力中,美国作战飞机多达2800架,法国3000架,苏联1600架,英国1600架,意大利1350架。日本到1937年也扩充到1200多架,日军的空军实力是我们的5倍多。
巨大实力差距面前,国军自当努力追赶,奈何主持空军者缺乏应有的眼光,空军发展异常缓慢。
不仅如此,宋、孔两个家族,仗着有美龄夫人这棵大树的遮挡,在航空委员会中为所欲为,贪了不少钱。
宋蔼龄的二女儿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素来受美龄疼爱。美龄夫人无子无女,早年流产过一次,后来几经努力也没怀上孩子,40岁后放弃了努力,便把孔二小姐视若自己的亲女儿一般,让她负责到美国购置飞机的事宜。孔二小姐性格古怪,常梳着男人发型,穿一身西装,戴墨镜,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男人。
她表面上古怪,实际上却是一个异常精明的生意人,在敛财上全部继承了父母的长处。她在上海、南京等地开办了几家商行,打理生意打得得井井有条。美龄夫人看准了她这个长处,便派她去美国买飞机。孔令伟也经常去美国居住,还和美国总统见过面,和美国军火商打交道自然毫不怯场。
她干过的最丧良心的一件事,便是克扣买飞机的经费。有一次她和美国商人洽谈飞机价格,居然硬生生把每架10万美元的价格,压低到每架8万。有道是,无商不奸。美国商人一肚子坏水,表面上把价格压下来,实际上一点亏也不吃。他们把飞机机发动机的功率从1000马力降到了800马力,飞机性能直接降低了一个水平。
蒋介石对飞机动力的事一无所知,周至柔虽然知道也不敢说。
宋美龄不管空军具体事务,也知道没法管,飞行员训练、作战部署、机场建设等她认为的“杂事”,都交由周至柔来办。
周至柔,生于1899年,浙江临海人。最早出身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蒋介石的小校友。他于1924年加入国民党,成为孙中山麾下的军官。蒋介石崛起后重用浙江人,周至柔进入他的浙江乡籍圈子,逐渐提拔为师长、军长,1936年时已经当上了陆军中将。
蒋介石之所以选他主管空军,主要是他曾出国两年,考察欧洲军事强国的空军建设,比国内那班纯陆军将领略懂一些空军建设的东西,因此矮子里拔将军,让他充了空军的大头目。
但这位周将军治军的水平确实乏善可陈。
举几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例子。
1935年5月,时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的周至柔,曾经满怀着愧疚之心向蒋介石上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报告:5个月时间里,航空学校的学员进行飞行训练,竟然发生38次失事、坠毁事件。其中有一件事尤为可笑。有两名毕业的学员进行结业考试,两人各自开了一架飞机上天,结果后面学员的飞机把前面的飞机机尾打掉,导致前机机毁人亡。
蒋介石愤怒地回电,要他好好注意,好好操练。
周至柔回电一定注意一定注意,但怎么注意?他自己一点办法没有。
到了1938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空军飞行员训练水平仍然很低下。美国派来的观察员向本国大本营报告说,中国飞行员训练,每天不出一点事故,那可真正了奇闻。1938年3月最高的一次纪录,一天之内出现4次飞机失事。
客观上来说,这是当时中国空军被日军消灭太多,航空学校急于培养新的飞行员,训练密度加大,这才导致了飞机不断出事。但更主要原因在于周至柔治军无方,只知道提要求而不知道教方法,学员们只凭着一腔血之勇在训练,能不出事故吗!
据当时统计,89.9%的摔飞机事故,原因都是驾驶员能力不足导致的,只有10.1%的原因是飞机故障。
出现这样的惨状,周至柔又羞又气,他以40岁的年纪,拼着命带头学习驾驶飞机。老天可怜他这份心,居然学会了,他还总结出自己的一套飞行要领“起飞靠一杆,落地蹬三舵”,博得了飞行学员们的赞叹。
四、亏空8000万事件
然而光靠周至柔瞎鼓捣,空军质量根本上不来。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军的305架飞机全部升空作战,靠着飞行员们悍不畏死的血气,虽然与日军飞机打得有来有回,但终因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开战仅三个月后,国军空军力量便损失殆尽。
蒋介石速令周至柔马上向美国、英国等强国购买军机,并暗示周至柔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赶紧把飞机买回来。
谁料周至柔听闻此信更是无以应对。蒋介石等了一个月不见动静,再问周至柔怎么不办。周至柔再三不敢回答,后来被逼的没办法了,把空军的账目总明细给蒋介石递了一份。
蒋介石不看便罢,一看差点气死。三年多以来,航空委员会的空军建设经费,居然亏空了8000万元,比1937年一年的总预算都多了1000万。
按当时国际上通行的飞机购置价格,一架飞机加上附属设备,在12万美元左右。按当时中美汇率算,8000万元法币约合美元2400万,200架飞机亏没了……
蒋介石问怎么回事,周至柔颤抖着说:“这几年建设航校、建设飞机制造厂、培养飞行员、建设地勤场站、购买航油,处处需要钱……”
蒋介石明知这是在糊弄人,飞机都没买几架,反而舍本逐末搞这些没用的东西。钱肯定都被这些丧心病狂的贪污犯下属们弄走了。蒋介石怒而下令,必须彻查到底,这钱都哪里去了。
周至柔小声说:“还是别查了。”
蒋介石更怒了,大骂你这个空军司令是怎么当的。
列位,周至柔虽然职务只是航委会主任,但无论官私,大家都以空军司令相称,这是真实地位使然,倒也不必去细抠字眼。
若在往常,蒋介石一动起怒来,手下人谁都会吓得不敢言语,谁知这次周至柔却来了劲,一个劲地劝蒋介石不要再追究了,都是卑职的错,请给卑职一个机会不要再查了。
蒋介石一看这架势不对劲,他也是个颇有洞察力极高的人,周至柔这是有苦衷啊。说不定背后又是夫人的做怪。
但蒋介石这次实在压不住火了,要求周至柔必须给他一个清楚的交代,起码要搞清楚钱到底去哪了,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
周至柔苦着脸回去,给美龄夫人一报告,夫人浑若无事,让他只管去做自己的事好了。
转天,蒋介石偶然在房内看到一张旧报纸,那是1936年10月的一张报纸,上面登载着一条为蒋介石“庆寿献机”的新闻。蒋介石一看,登时心里一沉。
什么情况?
原来,1936年10月正逢蒋介石虚龄五十,当时蒋介石为了聚敛军费好彻底消灭陕北红军,便暗示手下狗腿子们,进行庆贺五十寿辰为名,让全国老百姓集资购买飞机。当时各界士民对建设空军强大国防的热情都很高,又有庆寿这个好彩头,于是纷纷慷慨解囊捐钱集资。骗到了大批金钱后,蒋介石就秘密指示把早先买回的一批霍克III战斗机重新喷漆假装新机,飞到南京上海几个大城市去作了一番飞行表演,搪塞了事。而那笔巨资,却投入到进攻陕北红军的军费之中。
此事性质过于恶劣,除了宋美龄、周至柔、宋子文等高层知道内幕,底下的具体采买人员知之不多,也不敢乱传。
骤然间看到这张旧报纸,蒋介石猜到了夫人的意思,水至清则无鱼,不能再查下去了。如果都翻将出来,谁面子也不好看,毕竟大家都有小辫子嘛。
当然,咱们也不能恶意揣度蒋宋夫妇感情不和互相搞威胁。两口子再怎么有矛盾,夫妇家国一体,就算闹翻了,床头打架床尾和,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这8000万经费也不全是宋家人拿了,航委会上上下下狗腿子都在揩油,宋家人拿了大头,下面人拿小头。如果一查到底,那帮狗腿子们逼急了,把庆寿献机的丑事传扬开来,这恐怕就不是亏空经费这么简单了。
后来,此事果然草草而止,蒋介石不再追问,周至柔也不再汇报。
五、美龄夫人逼出绝招
但一直这么亏着、拖着,不加快建设空军也不是事,日军侵犯越来越深入,敌机在我上空肆虐,中国空军飞机战损非常大,1937年年底,200多架可战之机,已经打得只剩30架。
我国空军建设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蒋、宋终于痛下决心,好好把空军搞一搞。
然而要在短时间内把一个新兴军种建好谈何容易,那需要长期投资、系统培养人才。在日军侵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哪有这么容易。从1938年到1941年,空军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再加上美国迟迟不与日本宣战,而是骑墙两顾,不断与日本搞军火贸易,中国买不到飞机,也得不到美国支援,空军飞机数目一直维持在百架以下。
万幸当时苏联出于稳住中国战场的考虑,派出了援华航空志愿队,帮助中国抵抗日军空军。但后来苏联国内战场也吃紧,无法继续援助中国。中国的制空权几乎全被日军飞机夺取,日军肆无忌惮地轰炸我大西北、大西南,陪都重庆都经常被轰炸。
总计1940年一年内,日机进袭四川达102次,出动飞机3050架次。单是对重庆一地,就轰炸了49次,且每次使用飞机大都在100架以上。中国空军则每次都只有几架飞机升空迎敌,拼死血战。到1940年底,中国空军只剩下老旧飞机65架。
尤为气人的是,1940年10月间的一天,日机袭击成都,竟有几架日机借助空中掩护降落在成都机场,飞行员跳下飞机,纵火焚烧停放在机场边上的中国教练机。
美龄夫人也感觉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终于不走寻常路,雇佣美国人陈纳德,组建了一支外籍航空队,人称“飞虎队”,来担负中国空军的训练和防空任务。
1941年7月,由100多名飞行员和一批地勤、后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美国空军志愿队,以聘请的名义赴华参战。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派陈纳德为指挥官兼大队长,下辖战斗机125架,空地勤人员最多时曾至270多名。
“飞虎队”的飞行员都久经战阵,而且飞机性能都强过日机很多,在空战中优势极大,和日军打了几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再加上“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也无退路,向日本宣战后停止对日军火贸易,转而全力支持中国。宋美龄遂指示航委会加紧到美国购买飞机,她虽然早已卸任航委会秘书长,但多年积威犹在,宋氏亲属也多有在航委会中任职的,飞机购买一项,仍然是宋家赖以套资的重要项目。
六、国民党空军士气极为低落
由于长期风气不正,国民党空军的建设极差,高级官员忙着捞钱,底层官兵待遇无法保障。所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空军虽然力量达到顶峰,却未能发挥多大作用,抗战时打日军的威风都没了。
1946年8月19日,在进攻解放区作战中,一架国民党军飞机因为迷路,被迫在豫北解放区降落,两名国军飞行员李乐年、俞瑞辅,落地后即向解放军投降,于8月22日到达焦作市。记者前往访问,披露了一些国军空军的真实情况。
据当时报道:两位飞行员均是中尉,服务空军均已8年。据谈蒋军空军将士,多系因抗日救国而参加空军,三分之二均不愿内战,希望和平。认为国共双方势均力敌,只有和平协商为解决国内问题唯一途径。
他们提到,国军空军中思想统治极严,苦闷不堪。谈及国民政府对空军家属优待如何,俞瑞辅不禁苦笑地说:“航校教官赵凡因架机牺牲,老母竟因生活困难自杀,妻亦改嫁,其他可想而知。”说到对解放区的观感,两先生称:初来不甚了解,唯见一般人均愉快活跃,军民合作,刻苦耐劳,部队官兵平等,极表钦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蒋介石统治下的空军,在抗战中无力自存,两次最大危机,都是靠外国航空队帮助才渡过。所以到了三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挟强大空军之力量,对于纯陆军的解放军竟然无能为力,内中之深刻根源,恐怕要归因到挖自家墙角的宋氏家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