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发布啦 0 0

前言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女儿李敏

想起毛主席,李敏曾微笑着说:“回忆父亲是一种思念, 也是一种幸福。在父亲去世的几十年,我天天都会想起父亲。”

李敏搬出中南海

1959年8月,庐山会议一结束后,毛主席来不及欣赏庐山的美景,便立即匆匆从庐山赶回了北京,因为他的女儿李敏马上就要结婚了,他要亲自在中南海为李敏主持婚礼。

毛主席回到北京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毛主席就把李敏和孔令华叫到了他的房间,商量结婚日期,请哪些客人参加等等。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李敏曾笑着说:“婚事对我来讲是件大事,但为此给更多的老人增添麻烦我于心不忍,更何况他们又都忙于国家大事,又都公务缠身,所以参加我和令华婚礼的客人由我们提名,爸爸做主定下来了。”

最终,毛主席亲自拟定了参加婚礼的名单,其中有蔡畅、邓颖超、王季范和孔令华的父母孔从洲夫妇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李敏的同学等等。

结婚当天,一向不主张大操大办的毛主席,拿出了400元,委托生活管理员张国兴帮忙在丰泽园颐年堂摆了3桌酒席,请诸位亲友吃了一顿饭。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与婚礼现场宾客的合照李敏和孔令华结婚照

婚礼是毛主席亲自主持的,这对于李敏而言,无疑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当天,毛主席特别高兴,举着酒杯向李敏和孔令华送了祝福:“娇娇、令华,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啊!”

李敏和孔令华听到后,向毛主席举杯表示答谢。

喜宴上,一向不胜酒力的毛主席,高兴得频频向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举杯,向他们表示谢意。

随后,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客人们一起,共同举杯,为李敏和孔令华祝福,并与参加婚礼的人一块儿拍了一张大合照,饭后,毛主席又请大家在春藕斋看了一场电影,婚礼就这样结束了。

这场婚礼或许要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还要简单、朴素,但它却在李敏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这场婚礼是毛主席亲自主持的,婚礼全程洋溢着浓浓的父女情。

婚后,李敏仍然住在中南海,同毛主席住在一起,那段时光对于李敏而言是温馨且甜蜜的,因为除了丈夫,她还有父亲的陪伴。对此,李敏曾说:“和爸爸在一起的那段快乐时光,实在太短暂了。”

李敏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有自己的学业,有时实在没时间去菊香书屋,看看毛主席,每当几天没见到李敏的时候,毛主席便会主动去看看李敏,见到李敏后,毛主席总是很高兴地同她谈谈生活,说说学习,嘘寒问暖,有时候,毛主席还会让李敏陪他在院子里散散步,转一转。

当毛主席累的时候,李敏就会坐在毛主席的身旁,帮毛主席按按肩膀或者头,使得毛主席的精神能够渐渐放松,好好休息一会儿。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和李敏

1961年,李敏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宁宁,这是毛主席的第一个第三代,对于这个胖胖的小外孙,毛主席尤为喜爱,他常常会抱抱他,逗他玩,看着毛主席喜爱外孙,李敏总是露出会心的微笑,她知道这一切都源于父亲对她的爱。

如果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无论是对于毛主席还是李敏,无疑是惬意且温暖的,但事情有时往往会与愿相违......

对于李敏来说,她的个人小家庭的确是幸福且美满的,但是大家庭的复杂性却远远不是善良的她所能处理的,为了不给毛主席添麻烦,李敏总是把一切心酸苦楚放在了心里。

后来,李敏思虑再三,向父亲毛主席吐露了她想离开的想法,可是毛主席并不愿意让李敏离开他,看着李敏,毛主席有些难过地说:“何必一定要走呢,我还希望常常能见到你同小孔呢!”

李敏深知毛主席对自己的疼爱,看着父亲难过的样子,李敏最终还是妥协了,她知道父亲爱她,愿意把她留在身边。

毛主席自然也知道李敏受了委屈,最终毛主席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李敏同孔令华搬出丰泽园,在中南海另外找一处房子住下,这样他虽然不能时时刻刻见到女儿,但也总是容易些。

面对父亲的提议,李敏欣然接受了,搬出丰泽园后,李敏同孔令华单独起火,自己做饭,很少回去再同毛主席吃饭,但他们时时抽空回去看望毛主席,有时见得着,有时见不着。

但毛主席常常惦记着李敏,有机会见到面,毛主席一如过去那样慈爱,向李敏嘘寒问暖,也会逗弄小外孙玩,当李敏多日不来看自己的时候,毛主席也会主动过去看看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就这样,李敏和孔令华在中南海单独过了一段时期,他们仍然感到在中南海住着有很多不便之处,与此同时,李敏还发现了自己生活能力低的弱点,为了能锻炼提高自己,李敏决定搬出中南海。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和李敏夫妇

很快,李敏便向毛主席打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李敏提出要独立生活,一向支持儿女们进步要求的毛主席,即便是在舍不得女儿离开,也不可能阻拦。

当年,毛岸英要求去朝鲜战场锻炼,毛主席就说过:“支持抗美援朝,我们家责无旁贷。”

面对儿子上战场,毛主席都没有阻拦,如今,李敏提出要独立生活,毛主席又怎么会阻拦呢?

毛主席在收到报告几天后,把李敏和孔令华找来,对他们说:“你们要自力更生,锻炼提高,我不反对,支持你们的行动,娇娃现在还在读书,我仍然负担你的生活,每月给你60元生活费。”

说到这里,毛主席轻轻叹了一口气,难过地说:“我也知道你们在这里的日子不好过,离开了也好!”

李敏看着毛主席的样子,心里十分不好受,她拉着毛主席的手,安慰道:“爸爸,我们走了也会经常回来看您的。”

1963年,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带着儿子宁宁,搬出了中南海,然而,她此后想要常常回中南海的想法,也落空了......

毛主席逝世,李敏要求守灵遭拒

对于搬出中南海的决定,李敏至今不无惆怅,她曾声泪俱下地说:“如果当时我不坚持要搬出去,再忍一忍,我就可以留在爸爸的身边,更好地照顾他......”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和李敏

李敏搬出中南海一个星期后,她便回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走进中南海的大门后,李敏一步都没有停留,她飞奔到毛主席的卧室,门开了后,她一下子扑到了毛主席的怀里:“爸爸!”

“娇娃!”毛主席用温厚的大手紧紧地抱住了李敏。

李敏听到了毛主席那颗慈父的心在“咚咚”地跳,她的眼眶不禁红了起来。

“娇娃,爸爸想你呀!”父女二人拥抱过后,毛主席仔细地看了看女儿,又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

“爸爸,我也想您,想您......”李敏强忍着泪水,仔细地看了毛主席许久。

就这样,父女二人坐了许久,也谈了许久,期间,毛主席曾笑着多次看李敏的脸,又摸摸她的手......

毛主席很想把李敏留住,李敏也不想走,可她终究还是走了,当李敏迈出中南海的大门后,她回头望了望,看着那道红墙,李敏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般,往下落.....

此后,李敏回中南海看望毛主席的次数越来越少,从一个星期的一次,到后来半年都难见毛主席一次。

在李敏搬出中南海后,毛主席也经常想念她,据李讷回忆:“爸爸曾经几次派我去看姐姐,了解她的近况,因为姐姐好久没有去中南海看爸爸了,爸爸很想念她,便叫我去看看姐姐生活得怎么样,对于爸爸叫我去看望姐姐,我坚决执行,按照爸爸的意思去看。”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

从李敏内心来说,即使再忙,她是很想多去看望毛主席的,妈妈贺子珍也曾多次嘱咐她要多照顾爸爸,但无奈的是,中南海的大门,就如同死河的界线,生生把她和爸爸隔开了。

每次来到中南海,不管李敏怎么说,都没人把她放进去,让她去看望毛主席,最终,李敏只得眼圈发红地离开。

虽然在毛主席晚年的时候,鲜少见到自己的孩子,但是亲情虽然可以被时空阻隔,不能常相见,但却深藏于心灵之内,这种真挚之情,是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

1976年8月下旬,李敏从中央的一份文件中看到了父亲毛主席病危的通报,看到这一消息的那一刻,李敏奋不顾身地又来到中南海的门口求见,这次,她进去了,见到了毛主席,但这一次,毛主席未能紧紧抱着李敏说上一句:“娇娃,爸爸想你啊!”

李敏走进毛主席窗前时,她看到父亲仰卧在床上,面容十分憔悴,她的眼泪不自觉落泪下来,这时,原本双目闭着的毛主席,微微睁开了双眼,他看到了自己床边站着的是自己的女儿。

毛主席颤颤巍巍地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拉李敏的手,李敏会意了,忙把自己的手放进了手中,毛主席的手依旧十分温暖,他很想像过去一样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可他始终使不上力气。

“爸爸!”李敏看着毛主席的样子,十分心疼,她轻轻地叫了一声。

“娇娇,你来看我了?”毛主席的声音虽然十分微弱,但神智依旧清醒,他仍然习惯叫李敏的小名。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毛主席晚年照片

李敏点了点头。

“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毛主席望着李敏,目光中充满了怜爱和惦念。

李敏的眼泪差点涌了出来,但她始终没有哭出来,她没有说话,只是捧起自己握着的毛主席那只无力的大手,紧紧地贴在了自己的脸上......

“你今年多大了?”

“爸爸,您忘啦?我今年39了。”

“不,你今年38。”毛主席听到李敏的回答,连连摇头。

毛主席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李敏,她的眼泪又一次涌上了眼眶......

良久后,毛主席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他拉着李敏的手也松弛了下来,李敏知道毛主席累了,需要休息,她轻轻地把毛主席的手放进了被子里,才缓缓的退出了房间。

然而,让李敏没想到的是,这竟成了她和父亲毛主席的最后一次见面,9月9日清晨,中央办公厅突然给李敏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去看望毛主席。

中办派来的汽车把李敏接进中南海,一路上李敏都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然而当走进毛主席卧室的那一刻,李敏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李敏看到毛主席静静地躺在床上,输氧的罩子已经被撤掉了,一条洁白的担子,一直覆盖到了毛主席的胸口,而毛主席那双亲切和蔼的眼睛,也已经紧紧地闭上了,这时,李敏意识到伟大人民领袖、自己最爱的父亲毛主席已经仙逝了......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李敏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毛主席遗体告别

那一刻,李敏四肢发软,面无血色,她一下子扑到了毛主席的床前,拉开单子,她紧紧拉住毛主席原本温暖的手,却发现爸爸的手早已冰凉。

李敏哭着、喊着:“爸爸,您的娇娃来看您了,您睁开眼看看我.....”

可不管李敏怎么哭喊,毛主席都没能睁开眼,紧紧拉着她的手,亲切地叫她一声“娇娃”,她也始终没有听到毛主席再对她说一句:“娇娃,爸爸想你!”

最终,李敏伏在毛主席床前,无助地失声痛哭了起来,这一天是1976年9月9日,人们告诉她,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是零时十分与世长辞的。

一时间,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失去领袖的哀痛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人民大会堂设灵,祭奠毛主席。

在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曾要求为父亲守灵,但却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李敏只能一连几天,站到长长的人流中,跟随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群众排队进入毛主席的灵堂,向毛主席作最后的致意和告别,在走到毛主席遗容旁时,李敏久久不肯离去,但她最终还是离开了......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丨李敏、孔令华率子孔继宁在毛主席遗体前默哀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常在梦里梦到毛主席,据她回忆:

“有一次,梦境像我重演了我刚从苏联回国在香山双清别墅见到爸爸时的情景,爸爸向我慈爱地笑着,用他那浓重的话喊我‘娇娃’。我一激动,醒了过来,眼前的现实告诉我,那是梦,我的爸爸已经与世长辞了......”

中央派人在李敏在家中设置毛主席灵堂

自毛主席逝世后,党中央十分关怀毛主席的后代,当时中办负责人感念李敏在吊唁毛主席时,所受到的压抑和限制,不能充分表达女儿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便致信中央,汇报李敏未能守灵之事,并要求在李敏的住所设置一个毛主席的灵堂,对此,中央表示同意。

很快,中央派人在李敏的家中,为毛主席也为她设置了一个毛主席的灵堂,墙上是深紫红色的丝绒帷幕,在帷幕前紫红木的半高立柜上,放着毛主席的遗像和李敏一家人敬送的小型花圈,上面还罩着一个很大的长方形玻璃罩,这个灵堂至今仍然保留在李敏的家中。

非常敬重毛主席和贺子珍的胡耀邦,也非常关注李敏,他曾主动找到李敏,对她说:“你搬出中南海后,见父亲很难了,为了纪念毛主席,你愿意搬回中南海去住吗?”

李敏摇了摇头,婉拒道:“胡叔叔,爸爸一直希望子女们独立生活,我是因此才搬出中南海的,现在爸爸不在了,我更没有必要回中南海去住了。”

毛主席生前曾一再告诫儿女们要艰苦朴素,他生怕孩子们在自己身边娇惯坏了,以后无法适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李敏在离开毛主席后,始终秉承着父亲的生活作风......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李敏

李敏自从搬离中南海另辟住所后,就是自己做饭吃,她有了工作和工资后,就停止领取父亲给她的60元的津贴,始终靠工资过着与普通干部一样的生活。

李敏生活的节俭,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冬天的熬白菜吃了一顿、两顿、三顿还没吃完,她也舍不得倒掉,下一顿热一热,接着吃。

李敏穿衣服也不讲究,无论是屋内屋外,常年就是一套布军装,女儿不穿的运动衫,她拣来穿,有一次,有亲戚来看望李敏,发现三九寒天李敏身上穿的不是纯毛毛衣,袖口和衣边也已经破了,对此,李敏解释道:“好衣服我有,平时没舍得穿。”

的确,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是李敏穿得最好的两天,因为她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看望爸爸。

李敏平时花钱很少,她都是一角一分地往出攒钱,当她得知湖南的父老乡亲要为毛主席铸造巨型铜像时,她立即向湖南捐助了3000元。

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得知李敏未能守灵,特意为其设置主席灵堂

图|李敏与毛主席铜像合影

当孔冬梅得知此事时,十分惊讶:“妈,您平常总说没钱,要省吃俭用,怎么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呢?”

“我是毛泽东的女儿,这是我的本分,我怎么能不出点力呢?我要为爸爸尽一份心啊!”李敏的眼眶微微发红。

一代伟人毛主席就这样永远活在他女儿的心中和生活中......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