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修行,在修行的路上有三重境界,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境界中。
佛家认为三种境界为: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境界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极其纯洁,感觉这个世界的都是新鲜的,
带着童真看待这个世界,眼睛里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
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内心感应的真实的东西。
第二重境界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经历了世事锤炼,一切如雾亦如电,似醒亦如幻,
感受到这个世界和人心的变幻,似梦非梦,亦真亦假。
仿佛处在一个梦幻里。
面对这样的世界,彷徨,痛苦,挣扎,山也不再是山,水也不再是水。
徒增了很多疑虑和妄想。
自己不再单纯,而变得心性复杂多变,懂得了伪装和趋利避害。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里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再经历过岁月洗礼,经过坎坷磨难,经历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再受贪嗔痴的毒害,能洞察世事,反璞归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你正处于哪一重人生境界里?
通过你的为人处事便能看得出来。
所谓为人处事,也就是为人和做事两方面。
也可用善和不善加以理解和观察,也像行善一样,有善心和有善行。
做善事的人可不一定有善心,有善心的人也不一定做善事。
有时候,有善心的却做不成善事。
做了善事的人也不一定有好心。
为人处事中可以见善恶
也有四种境界
来看看你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属于哪一类人?
第一类人,落井下石,此类为大恶之人;
第二类人,伤口撒盐,此类为小恶之人;
第三类人,锦上添花,此类为小善之人;
第四类人,雪中送炭,此类为大善之人。
为人处事忌讳:慈心泛滥,母爱爆棚。
如果善良被滥用,那就会演绎出各种可怜的悲剧故事,例如:农夫与蛇的故事。
善良的人如果没有智慧,便会好心办坏事。
如果一味的善良,不仅得不到感恩,还会惹别人嘲讽。
善良必须和智慧相伴。
俗语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没有智慧的慈悲是害人害己的。
居高临下,说话狂妄。
自我感觉有身份优势,不懂为人处世当谦卑礼让,不与人争抢。总以为自己的身份高人一等,让人敬而远之。
越是自恃身份的人,越让人鄙视。
办事拖泥带水。
没有人喜欢一个窝囊的人,没有人喜欢和窝窝囊囊的人一起共事。
窝囊的人办事拖泥带水,各种理由和借口,都能成为他不守信用的托词和借口。
到点该做的事情,却故意拖延怠惰,这是最伤害朋友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