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闲篇二:明朝灭亡的原因

发布啦 0 0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的目光。有人说是亡于朝廷内的官员之间的党争之祸,也有人说是亡于嘉靖跟万历两位皇帝,还有人说是因为崇祯刚愎自用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明朝灭亡以后,清朝的皇帝也曾经去探讨过明朝灭亡的原因。康熙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万历,另一个则是“明朝国事全为言官败坏。”

雍正认为,明朝铸钱都是铜铅各半,币制上有太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民生。这也是明朝铜钱很少存世的原因。

历史闲篇二:明朝灭亡的原因

一代大师梁启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那就是明朝亡于一场争风吃醋的事件。

毛羽健在京为官,纳了一房小妾。远在湖北老家的发妻利用当时的先进交通工具----驿站,快速赶到京城阻其好事。毛羽健把怨气撒到了驿站上,上书裁撤驿站。导致了很多民工失业,而失业大军中有一个人名叫李自成。

详细的资料读者可以自行搜索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更靠谱的说法。

朱元璋闹革命的过程中有三大对头,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一个是元朝统治者。

历史闲篇二:明朝灭亡的原因

张士诚占据的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且深得民心,很受老百姓的拥戴。在朱元璋和张士诚对峙的过程中,给了张士诚很大的支持。尤其令朱元璋难以接受的是在朱元璋胜利以后,当地百姓还是怀念张士诚。睚眦必报的朱元璋,下令对江南六府(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杭州)征收重赋,达到全国平均税赋的四倍多。而且是民收民解----就是老百姓自己收缴自己解送京城。

如此高压盘剥之下,江南地区的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起了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到明朝后期,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点在中学历史课本上都有记述)。

江南科举本自南宋开始非常兴盛,元朝是更甚。大批江南士绅和江南官员形成“东林党”利益群体,在魏忠贤死后,执掌朝政,先是废除了手工业税和商业税,到崇祯十五年又废除了江南地区的农业重赋。直接导致明朝末期的财政枯竭。

亲爱的读者朋友有什么看法,或者别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