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会战略的必选之路
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源、资金、人才。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把省内有限的人、财、物集中使用,并给足政策,这样一来,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发展了,GDP上去了,人口也快速增加了,对一省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与辐射功能。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磅文件》,文件提到要要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
国家为什么这个时候要从严把握撤县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
二、共同富裕有要求
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初心,现在正是推进的新时代,选择在经济最发达、最有条件的长三角地区做试点,设立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江浙沪结对帮扶安徽,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
可是在中西部地区,愈演愈烈的强省会,形成的“一城独大”生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已经造成区域发展失衡。七人普数据显示,四川21个地级市中有18个城市出现了人口负增长,17个城市人口深度老龄化。湖北13个地级市有9个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7个地级市人口深度老龄化。其它省份也出现了类似现象。
如果任由“一城独大”在全国遍地开花,势必会导致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扩大,这与国家倡导的共同富裕是相违背的。
三、城市负担太重
城市盲目扩张。人口和产业向优势地区集聚,带来诸多城市病。
1.城市功能负荷大,不得不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得财政负债严重。
2.随着人口集中,城市的扩张,房价快速上涨,很多人苦不堪言。
3.交通拥堵,出行困难。
4.温室效应增强,空气污染严重。
其次,疫情暴露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当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乃至战争时,所引发的危机越严重,所以宁可放慢发展脚步,也要控制城市建设的无序扩张。
四、保证粮食生产的需要
无粮不稳,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物资,一旦粮食不能自保将受制于人。而城市扩张,撤县改区,不可避免地要占用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
因为据《2022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耕地约为19.2亿亩,相较10年前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的20.3亿亩耕地,面积减少了约1.13亿亩。而考虑到土地撂荒等情况,我国的耕地损失不止1.13亿亩。
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就是要保证18亿亩耕地不被占用,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
2021年高层曾表态,避免一城独大,大城市路线面临纠偏。2021年的城镇化任务曾经提到,“稳慎把握省会城市管辖范围和市辖区规模调整”。
总之,共同富裕上升,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