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市中小学生都开始了居家学习,这期间,学生在无监管状态下接触、使用网络的机会和频次明显增多,这就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为防止学生受到电诈侵害,3月21日至22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市教育局连续向广大学生和家长下发了两次防骗提醒,并转发到各个家校联系群,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提高防骗意识,提升识骗能力。






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和家长疏于学习,没有及时绷紧防骗之弦。3月23-24日,我市又连续发生8起冒充QQ好友实施诈骗的案件,其中受害人为初高中学生的达6起,被骗金额几百至两三千余元不等。相关案情1、3月23日,省中附中学生王某被冒充同学的QQ借钱,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共800元后发现被骗。2、3月23日,实验初中学生李某被一陌生人以赠送游戏道具为理由索要其QQ号及密码。李某将账号给对方以后,对方使用李某QQ号诈骗其好友,还向李某索要475元。李某向对方转账后发现被骗。3、3月23日,埭头高中学生吴某被冒充其同学的QQ号借钱,转账279后发现被骗。4、3月24日,竹箦高中学生黄某被冒充其同学的QQ借钱,通过QQ钱包转账289元后发现被骗。5、3月24日,后周初中学生徐某报警称同学QQ号被盗,对方冒充同学向其借钱,转账500余元后发现被骗。作案手法1、诈骗分子以赠送游戏装备、皮肤、免费充Q币等理由盗取QQ号;2、使用盗取来的QQ号,冒充好友向受害人发送信息;3、受害人回复信息后,诈骗分子均以好友身份以借钱、兑换现金为由,进行诈骗;4、诈骗分子只以文字形式与被害人联系,以QQ红包转账、充Q币等形式得逞。套路分析受害者以年轻群体为主,多为初高中学生,他们是QQ平台的活跃用户,社会经验较少,安全防范意识低,且信息回复率较高。受害人与QQ号码原用户属好友、同学类,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关系较好,诈骗分子盗取QQ账号后,一般是向账号内联系人群发虚假求助信息,收到联系人回复后再步步引诱上套。

部分学生的受骗了聊天截图
警方提醒 大家要做好手机的安全保护工作,增强密码强度,不轻易帮助他人发送短信验证码、找回QQ密码等;同时,面对QQ、微信社交平台上的亲朋好友的转账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多渠道,对好友身份进行核对确认,不能仅凭文字信息就配合转账。不要盲目轻信,轻易转账,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QQ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以防骗子利用实施诈骗。
该类案件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广大学生及家长如果缺少安全防范常识很容易会上当受骗,但是只要你了解这种诈骗手法,时刻提高警惕,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请广大家长务必带领孩子认真学习家校群内发布的反诈宣传内容,提升自身与孩子的识骗防骗能力。
来源:常州溧阳公安微警务

? 联系 / 18906146555
? 微信 / czly0049
? 运维 / 小掌柜之家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