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柯解史
编辑 |南柯解史
37年前,方海鹰和胡兴龙是出生入死的好战友。在胡兴龙英勇牺牲后,方海鹰遵守承诺,照顾起了胡兴龙一家老小,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方海鹰与战友的妹妹胡桂兰产生了情愫,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这看似幸福的背后,方海鹰和胡桂兰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但要接受年龄上的差距,还要背负道德上的审判。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又该何去何从?
1984年7月,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越边境局势依然紧张,我国派遣了一批部队赶往中越边境,负责守护祖国的边境安全。而方海鹰和胡兴龙二人是同一个地方的老乡,他们也在那批队伍里。
这是一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边境地区环境恶劣,经常有恶狠的敌人埋伏在暗处搞突袭,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在去之前,每位战士都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方海鹰和胡兴龙也是如此,两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唯一害怕的就是,万一自己遭遇不幸,家里年迈的父亲母亲该怎么办?
刚到这里时,两人将心中的顾虑藏了起来,不过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两人的担心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看到前线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伤亡。
1985年2月,胡兴龙和方海鹰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一个侦察任务,要在云南的一个山坡上驻扎几天。在接到这个命令后,胡兴龙彻夜难眠,他不知道自己这一去,还能否回来。
怀着这种揣测不安的心情,胡兴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而旁边的方海鹰虽然嘴上不说,但他心里什么都明白。
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将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胡兴龙告诉方海鹰:“好兄弟,我有一个建议,如果我们其中一个能够活着回来,那么就负责照顾牺牲那一个的父母。”
几乎没有毫不犹豫,方海鹰同意了这个想法,并且和胡兴龙写了一封保证书,只见上面写道:不管是谁活着,都要照顾对方的父母。随后两人咬破手指,用鲜血在纸上按下了手印。
按完手印后,胡兴龙又向方海鹰说道:“我的父母年事已高,大姐已经嫁人,还有一个妹妹,她年龄尚小,也烦请你照顾一下。”方海鹰握住战友的手,答应了他的请求。
一切布置妥当后,两人心中的顾虑就此打消。第二天,两人跟着大部队准备赶赴前线执行侦察任务,但谁也没想到,还没到达目的地,在前进的路上就遭遇了越军的袭击,越军拿着长枪大炮,向我军疯狂扫射,战士们四处躲避,寻找防身的掩体。
情急之下,班长余斌决定留下胡兴龙一起掩护大部队撤离,方海鹰明白此时没有儿女情长,因此在和胡兴龙互相看了一眼后,就跟随大部队撤离了。
在撤离的路上,方海鹰一直在内心祈祷,千万不要出事。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余斌和胡兴龙在被越军围堵时,不肯做敌人的俘虏,于是无奈跳下悬崖,以身报国!
在胡兴龙牺牲后,昆明军区追记他为一等功,后又被安徽省政府追授为“人民功臣”的称号。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方海鹰决定履行自己的诺言,照顾胡兴龙的父母以及妹妹。
1985年的夏天,安徽铜陵县老兴村的一位老人,正在农田里干活,老人最近刚刚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他的儿子在三个月前,不幸为国捐躯,以身殉国。
老人的名字叫胡绍栋,村里人都知道老胡的儿子胡兴龙是个烈士,平时对老胡家的情况没少关注。
8月26日那天,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带着当年的承诺,来到了老人的村子里,而这个人就是方海鹰。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村委会,方海鹰一见到胡绍栋老人,上来就直接跪在地上,并且说道:“爸!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要留在你身边,给您养老!”
胡绍栋一下子懵了,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军人,大概二十多岁,和他去世的儿子年纪相仿。于是,他问道:“小伙子,你是谁啊?”
“我叫方海鹰,是您儿子胡兴龙的战友。”方海鹰知道自己的行为有点唐突,连忙回答老人的问话。
胡绍栋老人听到方海鹰这个名字,一下子明白了怎么回事。早年前,儿子胡兴龙给自己的书信中,经常提到方海鹰,常说方海鹰是自己的好兄弟。
虽然知道了眼前的男人是儿子的战友,但胡绍栋老人不明白,为什么方海鹰要问自己叫父亲?
看着众人的目光,方海鹰把自己的背包放在了桌子上,从里面拿出了一封信、一件衣服和一块手表。看到这些儿子生前的衣物,胡绍栋老人瞬间眼泪婆娑。
随后,方海鹰将自己与胡兴龙的故事,以及两人之间的承诺,讲给了胡绍栋老人和在场的人。
听完方海鹰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替老胡高兴,他们认为老胡以后也算有人照顾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胡绍栋老人并没有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儿子,他告诉方海鹰:“你回去吧,我们二老不需要你照顾。”
听到老人的话,方海鹰并没有失望,他坚定地表示:“你是胡兴龙的父亲,也是我的父亲,我要遵守诺言照顾你,我是不会回去的。”
在胡绍栋老人再三地拒绝下,还是没有将方海鹰赶走。接下来的几天,方海鹰白天替老人干农活,晚上睡在村委会里。
与胡绍栋老人的态度不同,胡兴龙的老母亲对于方海鹰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她觉得方海鹰与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太像了,在方海鹰的身上他能看到儿子的身影。
于是,在胡兴龙母亲的帮助下,方海鹰住进了家里的偏房。不过,此时胡绍栋老人依然不肯认方海鹰为儿子。
方海鹰在胡绍栋老人家里一连住了三个月,一次都没有回过自己家,每天除了去电厂上班,就是在胡家做家务、干农活,而他的工资全部用在了改善胡家的生活上。
虽然方海鹰为胡家做了很多,但胡绍栋老人依然态度强硬,始终不肯认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为儿子。
对于方海鹰的做法,他的亲生父亲一直很赞同。在出发前往胡家时,方海鹰曾问过父亲: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照顾战友的父亲?
而方海鹰的父亲以前也是一名军人,他知道战友情是多么的珍贵,于是他给了儿子一笔钱,让方海鹰好好照顾二位老人。
1988年,是方海鹰在胡家的第三个年头,虽然胡绍栋老人一直没有承认他与方海鹰之间儿子的身份,但也没有反对方海鹰住在自己家里,而村里的村民早已接纳了这个不速之客,走在街上总是会说,这是胡家的儿子。
胡兴龙的妹妹叫胡桂兰,方海鹰刚来胡家时,她才初中毕业,在听说了哥哥在部队的英勇事迹后,她也梦想有一天,能够参军报国。
胡桂兰称呼方海鹰为哥哥,在方海鹰的身上,她能看到二哥的影子,每次在方海鹰的身边,她能感受到安全感。而在方海鹰的帮助下,胡桂兰也成了一名女军人。
方海鹰与胡绍栋老人的关系转变,源于一次突发事件。一个冬天的晚上,胡绍栋老人胆囊炎犯了,方海鹰在听到老人的痛叫后,连衣服和鞋子都没来得及穿,立马冲进屋子里,只见胡绍栋老人口吐白沫,疼痛难忍。
方海鹰见此状,赶紧背起胡绍栋老人,狂奔4里地,把老人送到了当地的卫生所。到了医院后,方海鹰的脚上磨得全是血。
胡绍栋老人在看到满是鲜血的脚后,瞬间流下两行热泪,他把方海鹰叫到身边,决定从今天起,正式认方海鹰为儿子。
不久之后的一天,胡桂兰从部队放假回来,正好看到方海鹰在家里干活,她赶紧过来帮忙,而方海鹰觉得自己是大男人,不应该让女生帮忙,连忙说:不用!不用!
而这一切,正好被胡绍栋老人夫妻俩看在眼里,当时,老两口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把女儿嫁给方海鹰。
其实胡桂兰对方海鹰早已心生情愫,在部队里,她就经常写信给发方海鹰,而方海鹰自然明白胡桂兰对自己的爱意,只是碍于情面,他迟迟没有主动。
这天,胡绍栋老人找到了方海鹰,问他对自己女儿有没有想法。而方海鹰告诉老人:“照顾你们两位老人和胡桂兰,是我为了兑现战友的承诺,如果真娶了战友的妹妹,不就成占便宜了吗?”
听完方海鹰的话,胡绍栋老人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帮了我们家这么多忙,娶了我的女儿后,就是我真正的儿子了!”
有了两位老人的撮合,事情就好办了许多,方海鹰也决定和胡桂兰在一起。不过当时,胡桂兰还在部队服役,两人不能经常见面,在那段时间,小两口总是通过书信来往,表达心中的爱意。
1995年,胡桂兰从部队退伍,两人决定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那天,认识他们的人都来了,虽然人群中还是有一些议论声,但方海鹰和胡桂兰一点也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
结婚之后,方海鹰在县城买了一套62平方米的房子,只为方便照顾胡绍栋老两口。随后,两人的儿子也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句承诺,成就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邻里街坊的热议中,方海鹰与胡家的事迹被更多人熟知,2011年,方海鹰被评为安徽省道德模范,2014年5月底,方海鹰一家又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的称号,2017年,方海鹰又先后被评为《中国双拥》年度人物提名奖、第二、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如今,方海鹰在电厂担任项目总经理,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平时,他总爱看战争片,因为在这些影视画面中,他总能想到当年与战友胡兴龙一起战斗的日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