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奸现象

发布啦 0 0


谈谈汉奸现象

明代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有句名言:大丈夫不留芳百世,就遗臭万年。吴三桂这句话可以说是历代汉奸的座右铭。

中国从来不缺少汉奸。远的如中行悦、秦桧,近的如李鸿章、汪精卫等等,这类人往往头脑灵活,善于看风使舵,其一生最大的追求只是名利二字。只要能让自己出名,只要是能让自己得 利,不管是好名还是坏名,不管是该得之利还是不该得之利,只要能够名利双收,理想道德人格尊严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从个人角度来说是能人,从国家利益来说是逆臣,从传统衡量是小人。

这些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当汉奸不对,而是经不住当时特定环境下多种利益的诱惑。如果清朝没有特别优越的条件,吴三桂肯定不会为红颜冲天一怒;如果不是外国对李鸿章特殊的眷顾,李鸿章也不会没良心签那么多卖国条约;如果不是金国让秦桧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秦桧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害死岳飞;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以利来,天下攘攘,皆以利往。这类人只要能使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只要需要都会出卖。

任何一个汉奸自己是绝不会承认自己是汉奸的,汉奸的身份是不会由汉奸自己认定的。秦桧若自己认定,他一定自觉是大宋第一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赫赫宰相。李鸿章若自己认定,他一定会觉得他为大清国殚精竭虑,周旋于列强之间,乃世不二出功勋卓著的智谋之士。汪精卫若自己认定,他也会觉得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忍辱负重搞曲线救国也是识时务之俊杰,其苦心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

所以认定汉奸只能根据其行为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影响来认定。汉奸或许生前风光,但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