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图卡
这些天,美国都在为能源的事情操心,一来是为了阻止俄罗斯利用能源反制欧洲,二来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地控制欧洲,三来也是为了平息国内物价;为此美国找过很多国家帮忙,其中就有世界主要的产油国沙特,但是沙特方面直接挂了拜登的电话,然后该国的石油生产设施很快就遭遇了袭击。
据媒体报道,在沙特境内吉达和吉赞两处石油设施当天遭遇导弹袭击,也门胡塞武装很快就认领了此事,并且宣布将发动更多的攻击。从网络上流传出来的视频照片可以看出,当地的火势很大,这两处石油设施恐怕短时间内是不能用了;沙特的经济财产损失很大,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针对民用设施进行袭击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因为这将严重扰乱国际市场秩序,不管沙特还是中国或美国,都谴责了这种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谴责针对沙特炼油厂等石油设施的袭击。中方一贯反对针对油田等民用设施的袭击,支持沙特维护自身安全稳定的努力,呼吁有关方面避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的行动。
其次,油田和炼油厂设施遭遇袭击,对此感到头疼的不止是沙特,还有美国。前些日子,美国以俄乌冲突为借口,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随后拜登四处活动,试图说服欧洲也采取激进政策、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这个禁令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一度陷入恐慌,油气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通胀的问题;拜登在释放战略储备石油的同时,不得不找到其他产油国寻求帮助,甚至包括伊朗、委内瑞拉这样的死对头。
经过一番努力后,国际能源价格一度回落。但是普京宣布“不友好国家”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只接受卢布结算的消息,让欧洲天然气价格就地上“蹿”34%;现在沙特石油设施也遭到袭击,很可能会让美国此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不得不承认,这次袭击的时机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正好就在沙特拒绝美国的请求、并公开发布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一律跟沙特无关的声明之后;前两天,美国还特地向沙特提供了一批“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华盛顿当然是怕夜长梦多,然而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胡塞武装的导弹随即就到。
这就让不少网友吐槽,不知道是“胡塞蛮子导弹无双”,还是“美帝导弹费拉不堪”,甚至有人怀疑“沙特和胡塞是不是有什么交易”。
胡塞武装针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扰乱国际能源市场。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国并不是受益者;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中国也不可能赞成这样的行为;但是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确实也打击了美国的全球霸权野心。
就在3月25日,拜登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达成了天然气供应协议,尽管两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唱一和,描绘了一个“美妙且光明”的前景,但是媒体很快就泼来了冷水,因为短期内美国根本无法取代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
但是这姑且算是美国取得的一点进展,然而沙特石油设施的熊熊烈焰,很快就吞噬了美国这点“小成绩”。
摁下葫芦起了瓢,这就是美国外交面临的现状;俄乌冲突的现实,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美国已经没有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实力地位,妄图掌控世界的野心,注定无法实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