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常州解除部分封控区和管控区,新冠疫情防控逐渐趋稳向好。
近三年,由于疫情反复,许多行业大受影响。其中, 教培行业遭受“双减”和疫情的双重影响,更是“难上加难”。我们采访了常州大象美术馆创始人林得东,从他口中了解近几年教培行业运营的真实经历和感受。以下为他的简介和自述。
- 林得东,80后,福建福州人,来常12年,大象美术创始人。
疫情对很多行业的影响都很大,无论做教培也好,餐饮也好,包括一些其他服务型行业。但是疫情对整个教培行业的打击,尤为致命。
疫情三年,教培真正开课运营时间也就一年多,关关停停,折腾来折腾去,整整一年时间不能经营,这一年的场地租金成本,以及所有的其他费用全部必须由老板自己去承担消化。我们还不算体量大的机构,在常州只有四家店面,所有员工加起来也就20多人,但早期经营积攒下的一些钱,基本都亏掉了。
以前外界觉得教培行业成本少,门槛低,回报率高,那是一种错觉。教培行业因为是预收款,这笔钱属于负债,不属于绝对营收,可能这个预付资金,家长会随时来退,这是最最头疼的地方。很多教培机构老板把预收款寅吃卯粮,用在其他经营上,一旦经营不善,最终导致直接跑路。
后来,国家“双减”政策下出台了新措施,预收款只能预收三个月,另外还要求增加保证金。这个从长远规划来看是好事情,至少对市场而言,我觉得是良性的,但政府如何合理化监管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很狼狈,所以很多人对这行业的信心在趋减,但是说实话,教育这东西,见仁见智。教培行业,其实底层逻辑上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专业选择问题。艺术类考生,教培时光基本贯穿了他的童年时代。
至于疫情期间,你说政府能为我们做点什么,我觉得政府其实也不需要为我们做些什么,这个属市场化的问题。也不可能让政府去协调减免租金这些。疫情之下,大家都是受害者,包括房东们,对吧?但政府把疫情防控做好点,然后减免点税收,这是可以帮到忙的。
每一次疫情后,教培都是最后复工,可能是因为想尽可能让青少年不受到疫情的侵扰,跟学校一样。但其实教培行业安全性比餐饮等其他行业高多了,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孩子一周只来一次,而且基本上是单点单线,从家到学校,学校到教培,一个班里总共也就八、九个孩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风险。
但,还能如何?
这是教培行业一个公司负责人的肺腑之言。疫情三年,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地方政府应对疫情做出的每一条措施,都是通盘考虑下的慎重选择。封控管控、有序开放,对不同行业有不同要求。虽然时间上有先后,但管理部门不可能在主观上存在偏颇。大家能够克服困难,相互理解,这是难能可贵的。社会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重要的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来源:觅渡新语 疫情下的常州老板们 | “早期经营积攒下的钱,基本都亏掉了”
作者:林得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