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给我评论留言说“加博士,长了肌瘤怎么驱寒祛湿,有没有简单易操作的方式?”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对肌瘤患者比较友好的养生穴,能驱寒祛湿,让血管更通畅。
1、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脚内踝尖上7厘米左右小腿胫骨后缘的地方,用手按时较其它部位敏感,也称“妇女三阴交”。
这个穴位可治疗多数妇女疾病,像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还有健脾益血、调补肝肾、安神的功效,肌瘤患者可多按按三阴交穴,有很好的祛湿、保健的功效。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小指的下边靠在内中踝尖上,从内踝尖向直上量取4横指,食指上缘所在的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便是此穴。
2、次髎穴
在臀部尾椎附近,妇科问题都可以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使痛点逐渐减轻,相应的病症也会缓解。
本穴能将逆上之气下降,有益肾扶正排瘀之功效。常见对子宫内膜炎、不育症、月经不调等妇科病,以及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疾病,还有直肠炎、痔疮、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有效。还可以治疗失眠、头晕、耳鸣、眼花、呕吐、胸闷等上冲之证。头寒足热为古来健康的要则,这个穴位也正好是为“这件事”服务的。
取穴方式: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处取穴,脊椎骨的末端 向上数第三骶,大约三横指处。
3、关元穴
关元穴是女子藏血,男子藏精之处。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还可以回元阳。取穴方式:在人体下腹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
4、气海穴
气海穴是人体元气汇聚的地方,大补元气。常按此穴可治疗脏气虚惫、真气不足和下焦气机失调所出现的小腹疼痛、脐下冷痛、遗尿、阳痿、崩中带下及四肢乏力等病症。
取穴方法:气海穴的定位在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取穴时,一般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肚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将其分为十等分,肚脐下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5、中极穴
此穴可以缓解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子宫脱垂等妇科病症。对于男性来说,长按此穴能缓解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尿闭等病症。要注意的是,孕妇是不能针灸此穴的。
取穴位置:中极穴位于体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4寸处。取穴时正坐或者仰卧,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两个3横指处,即是中极穴。
6、推腹
最后,建议每晚推腹,至到排出体内浊气。
肿瘤的产生就是跟体内的湿寒淤阻有很关,排出了体内的三浊,就可以起到化有形为无形的功效。
除了按摩穴位之外,还聊一剂名方,可驱寒祛湿,能解决肌瘤患者下焦顽固性寒湿问题。
温毋湿颗粒其主要成分有小麦胚芽,能补肝脾肾,兼生发和藏精之力;黄精、覆盆子、代代花、小茴香籽、肉桂、黑芝麻、桃仁能补肾疏肝,行气温肝肾,润肠活血通阳;扁豆、山药、茯苓能祛湿,固冲任,益气补中;燕麦,味甘性平,能降血脂,防癌。此方的调理思想来源于傅青主女科经典名方—温脐化湿汤,结合三大瘤女性体质及2022年五运六气岁木太过的特点而研制,能肝脾肾同调,强化祛湿驱寒暖宫作用。
最后总结:肌瘤犹如潮湿木头中长出来的木耳,只有人的寒湿体质改变了,才能断肌瘤后路。要赶走肌瘤患者顽固性下焦寒湿,除了做好日常穴位按摩之外,还要改正平时的坏习惯,比如熬夜、贪食寒凉、滥用药物等,这些都是寒湿袭体的根源。我们常说“九分养一分治”,对付肌瘤囊肿增生这样的慢性病还是需要我们好好的去保健去养生。
我是医学博士加秀凤,专攻中医女科@中医妇科加博士 , 每天花了很多心思及精力来撰写科普,码字不容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说法,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分享给需要的她们,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加博士##中医##女性健康##子宫肌瘤##祛湿#@头条健康情报局@头条健康@头条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