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谈及死亡——写在清明节的话题

发布一下 0 0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禁忌,很少在家人、朋友之间开诚布公地谈及。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这个不敢谈论的禁忌。为了不让他们困惑与迷茫,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死亡,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死亡教育必不可少。


孩子在3岁之前并不能理解死亡,他们觉得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死的。4-5岁时,他们会突然变得对跟死亡有关的事情充满兴趣。但一般来说,孩子要到9岁左右才能真正明白死亡的后果。



下面两种情况,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契机。


死亡敏感期


和身体发育一样,孩子的心理机能发展也不是匀速的,而是有一个个的特殊时期,称为敏感期。死亡敏感期出现在大约4-5岁,孩子会突然开始经常询问父母跟死亡相关的问题。



爷爷去哪里了?爷爷是死了吗?

妈妈你也会死吗?你什么时候会死呢?死了以后谁来照顾我?

我也会死吗?

人为什么会死呢?

人死了之后会去哪里呢?



当我们听到小小的孩子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本能地感到不安、担心、害怕、恐慌,或者觉得“晦气”。然而,当孩子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正是我们进行死亡教育的时机。


我们要怎么去回答孩子的提问,怎么去面对孩子的恐惧呢?


https://www.meipian.cn/56up2a8k


1

直接、真诚、简要地

回答孩子的问题


面对孩子稚嫩却又认真的提问,我们不要说谎,不要编故事。不要说死亡就是睡着了,这样说会使得孩子害怕睡觉。不要说死亡就是爷爷出了远门,因为孩子会经常追问,爷爷什么时候回来?还会导致以后爸爸妈妈真的出远门时,孩子担心爸爸妈妈回不来。


不要斥责孩子。孩子提出有关死亡的问题,说明他们的认知在健康地发展。询问有关死亡的问题并不会带来厄运。如果家长大惊失色地责怪孩子,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恐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既不要淡化死亡,也不要妖魔化死亡。


不要含糊其辞地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如果不知道孩子问题的答案,那就真诚地说不知道。


可以用以下方式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



爷爷病得很重,医生也没有办法救回他。

爷爷死了,不会再吃饭,不会再说话,不会再动,不会再回来。

是的,妈妈也会死,但是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妈妈会一直照顾宝宝长大,等到宝宝长大了,就不需要妈妈照顾了。相反,那个时候妈妈就老了,是宝宝照顾妈妈呢。有一天,妈妈很老了,也会生病,也会死去。

是的,动物会死,人也会死。最终,我们都会死去。

大部分人死亡都是因为很老了,生了很严重的病。

宝宝也会死,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我们现在不用担心。

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可能是要给自己所爱的人腾出地方吧,毕竟地球上空间是有限的呀。

老实讲,爸爸也不知道人死了以后去哪里。

人死了以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看着亲人。

人死了以后会去天堂。



2

正确面对孩子的恐惧


孩子会本能地害怕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害怕失去重要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哭泣。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表现出共情、关心和理解。让孩子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表达与宣泄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宣泄过后,给孩子拥抱、温暖,帮助他们缓解恐惧。


恐惧死亡,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担心失去所爱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安慰孩子



妈妈永远都会爱你。

爸爸保证会陪你很久。

我们一家人都会在一起。



https://www.meipian.cn/56up2a8k


居丧反应期


面对自己所爱的人、亲人离世,很多人会有居丧反应,出现茫然无措、悲伤焦虑、痛苦自责等心理反应。当孩子面临所爱的人、宠物等死亡时,也会产生居丧反应,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这时,我们作为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1

接受孩子和自己的情绪


如果是家里的亲人去世,我们和孩子一样,都会遭受很大的冲击,可能都有强烈的情绪。接受自己的难过,也接受孩子的悲伤。坦率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他的感受,一起哭泣,都是健康的表达情绪的方式。但也要告诉孩子,我们要一起共度难关,调整自己,在没有这位亲人的世界上一起生活下去。


2

允许孩子参与悼念活动


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允许孩子参加合适的悼念活动。要提前告诉他在悼念活动中会发生什么事情,让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一首歌、一枝花、一封信,都是好的表达方式。一个恰当的告别仪式,可以帮助孩子消化自己的情绪,给这段关系正式画上一个体面的句号。


https://www.meipian.cn/56up2a8k


3

提供支持,让孩子用

自己的方式度过居丧期


我们每个人度过居丧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支持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居丧。有时候孩子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要耐心地陪伴。每个孩子可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打断这个自然的过程。


除了悲伤以外,有的孩子可能会体验到其他情绪,例如愤怒、埋怨。要允许他们有这样的情绪。如果居丧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者程度过于严重,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4

用游戏、艺术、绘本帮助孩子


孩子,尤其是低龄的孩子,体验、表达、消化情绪的方式,可能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别。游戏、艺术、阅读,都是特别适合孩子消化情绪的方式。


可以用角色扮演游戏,例如让孩子扮演过世的爷爷;可以用绘画,例如让孩子画全家福或者爷爷的照片。让孩子在游戏和绘画中表达和释放情绪,促进疗愈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适合孩子读的,关于死亡的绘本,推荐给大家。




《毛弟,再见了》

《我永远爱你》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

《收藏天空的记忆》

《你可以更靠近我》

https://www.meipian.cn/56up2a8k




与其让孩子对死亡充满恐惧与未知,不如努力以孩子的视角,温情而智慧地告诉他们生命的意义和对死亡的解释。帮助他们理解生命与死亡,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接纳对死亡的恐惧,同时“向阳而生”,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阅读

1.寄思清明,怀旧亦安心 ——如何应对亲人离世

2.抚慰亲人离去之痛的四个锦囊

3.亲人故去,如何告诉和支持孩子


https://www.meipian.cn/56up2a8k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周亮 殷炜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