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有云: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我们要学会,凡事向内探寻,在自己的心中寻觅那无上菩提。
当我们改变自己,让自己的注意力发生这两次转变之后,生活就会获得幸福与平静。
第一次转变:
从物质转向精神
我们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而物质无论多么坚硬,都有灰飞烟灭的一天。
当然,物质也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无法生存。
但是仅仅如此却是不够的,在你完成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一定要把心思从物质转向精神,因为那才是你完成高尚人格的基础。
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内战,一方面又签订诸多条约,在中国获取了很多特权。
当时的社会,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美国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激”它,不反对它。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看清了美国的野心,认为美国的救济就是对中国的侮辱。他和许多学者一起,在一份坚决拒绝美国援助的宣言上庄重签下了自己的姓名。
当时的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但他拒领救济面粉,两个月后,不幸去世。他舍生取义,展现了中国人伟大的尊严。
如果在物质和精神两者之间抉择的话,我们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只有物质,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有了精神,才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第二次转变:
从他人转向自己
孟子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人在做事不顺的时候,如果去责备他人,而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话,只能让事情更加恶化。
你没有办法去改变别人,你唯一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所以要把注意力从别人转向自己。
宋朝有一个男子,看上了隔壁家的姑娘,姑娘对他也有意,但他家境贫寒,女方父母不同意,就向他索要高额彩礼。
为此,他整日愁眉苦脸,也想不出什么解决之法。
于是他跑去请教附近最有名的禅师,禅师对他说:“你无法改变别人,何不先试着改变自己?福祸有门,种善因得善果,人生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自己福德深厚,财运自来。”
他顿时大悟,日日行善,急人之所急,久而久之,他成了众人心中的善人,而那个姑娘的父母,也对他平添了几分好感。
善良终有好报,县令听闻了他的善举,便招他去做了一个管事,至此,他身价大增,最后,县令还亲自上门为他提亲。
女方父母看县令都这么看重他,再加上他人品也好,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将心爱的姑娘娶回了家。
人生遇到不顺之事,懂得反躬自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后往往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人生的成败也都是自己决定的,把责人之心转向责己,才能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
我们的成功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而是拥有什么样的心境。
你想要改变环境,必须先改变自己,你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
鸡蛋从外面打破,只是食物,从内突破,就是重生。
涅槃重生,从心灵的两次转变开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