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我国最出名的两个人物,那么非毛主席跟蒋介石莫属了,在他们的大半生中一直在斗争,谁也不愿意先示弱。蒋介石对于我党的称呼,很多人都清楚,那么毛主席对于蒋介石的称呼是什么呢?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在同毛主席会谈时,尼克松尖锐地对台湾提出问题:“我听蒋介石说你是土匪。那你称他为什么?”对于尼克松的试探,毛主席自然也领会到了,于是轻描淡写地回答了七个字,化解了这个难题,那么,毛主席到底是如何称呼蒋介石呢?他说了什么让尼克松发笑?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背后的故事,喜欢的可以点赞加关注。
败退台湾,一致对外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的野心越发的掩饰不住,甚至不顾全国人民和平的愿望,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发动战争,但是现实在一直告诉人们,得民心者得天下,最终经过几年的战争,终于把蒋介石赶走了。
而毛主席跟蒋介石之间的交锋也落下来帷幕,蒋介石败退的时候,仍然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反攻,所以他带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还有一路抓壮丁,等到台湾的时候,他的手下军队,加上抓的壮丁,足足有百万之多。
当时的蒋介石,看着手下这么多军队,野心依然没有扑灭。当时的解放军,完全有能力一鼓作气解放台湾,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一下子打乱了我国的战略部署,最终志愿军支援朝鲜,而等到战事结束后,也失去了攻打蒋介石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的蒋介石已经站稳了脚跟,即使最后守不住,也会给解放军造成巨大的损失,再加上国内因为多年的战争,也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毛主席这个时候就提出了新的战略,他说,收复绝非易事,要着眼长远,争取和平解决。在这之后战略上也做出了调整,而是针对特殊问题特殊解决,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来实行统一。
对于美国来说,自然是不希望我国统一的,毕竟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于是就经常在蒋介石的耳边“吹风”,就连他们当时的总统尼克松也经常去,表示想要蒋介石能够把军队从金门撤回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蒋介石自立门户,当时蒋介石虽然败了,但他也没想过搞分裂,所以面对美国一再撤军的要求,蒋介石也是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的反攻不需要你们美军参战。之后他还命令手下不要搞独立那一套。
对于这些毛主席自然是看在眼里,于是就采取了新政策,那就是联合蒋,抵抗美,之后在1958年,下令让部队炮轰金门,这一军事行动正合蒋介石的心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蒋介石一个不撤军的理由。
对于毛主席炮轰金门这一举动,有人非常纳闷,为什么不干脆拿下金门呢? 毛主席回答说:我这虽然针对的是蒋介石,但是间接针对美国,老美总是想分裂,我偏不让,金门是大陆跟台湾的纽带,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我拿不了,美国也拿不了,只能蒋介石拿。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举动,显然蒋介石也领略到了,于是双方渐渐地形成了默契,炮击的时候,只攻击沙滩,不轰炸民房,甚至还定下了单日打双日不打的策略。
金门炮战可以说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观,后来蒋介石回忆时,还评价毛主席这一举动,称不愧是土匪头子,这样的计策都能想出来。
难题出现 中美建交
虽然美国一直针对我国,但是我国也不怕,可以等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同时面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交恶。
本来苏联跟我们是同一个阵营,但是身为超级大国的苏联,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大国沙俄主义盛行,甚至还想控制我国,最终中苏关系破裂。
面对两面夹击的形势,毛主席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在1969年6月,叫来了四位元帅,分别是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以及陈毅,毛主席希望他们能够运用深远的战略眼光,协助他拨开重重迷雾,看清国际形势,为我国找出一个突破点。
四位元帅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于是经过几人长时间的分析,最终为我国找出来一个方向,最后认为,如今苏联跟我们的矛盾,要远远大于美国跟我们的矛盾,而美苏之间的矛盾,也远远大于中美之间的矛盾,四位老帅还把如今的形势比如成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意思就是我们需要联吴抗曹,也就是联美抗苏。
经过四位元帅的分析,局势瞬间明朗了起来。于是毛主席也定下了新的方向。刚好此时的美国也深受困扰,也想要跟我国缓和关系。
刚好同年10月,尼克松对在《时代》周刊说:“如果在我死前我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去中国。”
对于这么明显的暗示,毛主席也领略到了。
终于在1970年的时候,毛主席抓住机会,邀请斯诺夫妇访问中国,而斯诺就是当年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全世界都了解到了我党的真实情况,所以斯诺跟我党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等到斯诺到了我国之后,毛主席还邀请他一起登天安门,而这件事也被人民日报报道出来,甚至标题还明显地写着:全世界的人,包括美国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对于这样再明显不过的暗示,美国当时并没有领略到,甚至后来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还这样写道:当时毛主席的这种暗示,显然高估了我们的能力。
就这样双方示好的相互暗示,没有了下文,但是种子已经种下了,开花结果是迟早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双方也是积极地在寻找合作的机会。
没有领略到毛主席意思的尼克松以及基辛格,自然不明白,毛主席早就回应过了,所以他们也非常焦急,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会也将会越来越渺茫。最终在1971年4月,双方都等来了这个机会。
当时以为美国的乒乓球员,由于大意上到了中国队的车上,而我国的乒乓球员也是非常友好的接待了他,临别的时候,双方还交换了球衣。
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的毛主席,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就邀请美国队员访问中国,借着这个机会,两个国家终于找到了破冰点。
自从抗美援朝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可谓是降到了冰点,毕竟志愿军一战打败了军事强国美国,让他们的面子不好过,双方可谓是老死不相往来,在此后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双方都陷入了僵局,但是如今通过乒乓球,终于找到了一个破冰的时机。
1971年7月,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问巴基斯坦,之中改道来到中国,受到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双方就合作和外交关系进行了数小时的讨论,会议结束时,毛主席向基辛格发出邀请,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亲自会见。
尼克松访华,询问毛主席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也知道,这次尼克松来访,很大的可能会使得双方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所以邀请发出之后,就开始召开会议,做好充足的合作准备。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抵达北京,周总理亲自去机场迎接,随后中美开始对话,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谈到了台湾以及蒋介石的问题,尼克松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他问毛主席,蒋介石称呼你为土匪,那么你是如何称呼他的。
对于这么重要的场合,尼克松有这样的提问,显然是有深意的,就是在故意试探毛主席,想要知道毛主席对于蒋介石的态度,对此,毛主席的回答是七个字:“我们也叫他土匪。”听了毛主席的话,两个人都笑了,尼克松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这个问题之后,毛主席向尼克松提出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之后毛主席表示,这是我们自己的内政,希望美国能够从台湾撤军。
而这次尼克松访华,显然也知道这个问题绕不开,也是欣然同意,之后同年2月28日,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公报发表后不久,美国从台湾撤军。 此后,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
在这种场合中,一言一行都有很特别的深意,这一点在1976年尼克松又一次访华中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尼克松已经卸任了总统,但是我国依然以最高的规格接待他,当尼克松再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有问起了这件事:你还记得我当时问主席了什么问题吗?而毛主席也是哈哈大笑,当然记得,不就是称呼老蒋土匪这件事吗,如果没深意的话,两个人也不可能记得这么清楚。当年对于尼克松的询问,毛主席也是非常快的就明白了过来,并且轻描淡写地应付了下来。
毛主席不但有极高的军事战略素养,就连政治眼光也非常敏锐,尼克松曾经就对毛主席做出过这样的评价:他对于国际上的形势看得比谁都长远,是杰出的军事家以及战略家。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的围剿,毛主席数次指挥部队化险为夷,包括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带领队伍一步一步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开辟出了新的道路,这正是他军事方面的显现,而不论是重庆谈判还是后来面对苏美的交恶,依然寻找到了突破点,这不正是政治以及战略上的眼光长远吗。
都说千年才出一个毛主席,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强敌环绕,国力贫弱的那个时代,还有谁能带领部队杀出重围呢?对此你怎么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