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山脊升起的时候,把明媚的蓝天给了花缘里。也给了花缘里随处可见的绿色草坪和房前屋后的各色玫瑰,就连满寨子的风,闻起来也都是青草和花的香。
“花气袭人知昼暖”,花缘里寄居了许多人的田园梦,这梦似乎只有古诗文里才有。青瓦土墙,青草间石板或碎石蜿蜒的小路隐藏在转角人家的玫瑰花影中。干净、漂亮是第一眼就有的感觉,原来乡村也可以不是一身污泥的样子。
在阡陌栖吃过稀豆粉,我们走过每一条小巷。寻留在雨露记忆里那些玫瑰的芬芳。各色的玫瑰给人不同的心情,红色艳丽,如烈火般热情;黄色清纯,似耀眼骄阳;粉色柔美,如糖果甜入心间……像极了生活的无数种模样。
每一户人家都愿意把大门打开,好让门外的花香飘到家里去。屋内有烟火温暖:家家的生活器物一应俱全,摆放有序;房梁上挂了腊肉和香肠,还有成串的玉米依然捆在栏杆上,南瓜也还傻傻地躺在某一个角落里;大人们许是劳作去了,只有孩童在家安静地写字、看书、画画……屋外是诗情画意:盛放的玫瑰尽情舒展,摇曳生姿,一步一景;鸟鸣伴着玫瑰照亮心情,身处其间,静而雅,清亦幽,让人心神安宁。
牵手寨子的静谧和温馨,我们在蝶恋花缘为大树上的几串风铃而驻足。叮当作响的风铃就是风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美妙,清脆悦耳,如同来自天籁。于是想起纯子的“那些年,我在花间读书、写诗只为遇到最美的你。”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吧,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花间漫谈时光。聊天、听古筝、悟太极、起舞、唱歌……
我们的心很随意地定在了某一刻,这一刻不偏不倚,便是花瓣伴着琴音飘落书里的时候吧。寨子里的几位老者被这氛围吸引了,站在远处的花间眺望,他们是那般安静,静静地看天边云卷云舒,看我们这些来了就不想走的外乡人。
或许我们中那几个读书的孩子,才是老人家顶喜欢的,循着他们的眼神,任谁都能看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挂在树梢上,隐于花间。还有那只叫做球球的小狗,平时在书院听惯了书声。在老人们的眼里,球球也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小狗吧。其实真是这样,当大家都分享时,它便趴在花树下,很投入地静静聆听。
离开蝶恋花缘,我们爱上了一条绿意盎然的小径。景很深,帘幕堆烟无重数。踩着沙沙响的碎石,步入柔软的草坪,以一面土墙为背景,硕大的花朵更是芬芳。草坪上,那个舞动水袖的女子迎着风旋转。似有漫天飞花片片落下之感。飞花舞影动,何又惊醒少女梦?
“花草”自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便成为了某些象征。在中国文化中,花草除了作为观赏、吟咏之对象,也是可入馔的天然食材。花缘里随处可见的玫瑰不止观赏,还可食用。
春天在五行属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天肝气会比较旺盛,春季养肝,应该疏肝理气。恰好玫瑰花性微温,味甘略含苦味,有疏理肝气、行散解郁的作用。所以春天吃玫瑰很有益处。比如玫瑰花酱、玫瑰花饼、玫瑰花茶都不错,就像现在这样也行,在一桌傣味手抓饭间撒上玫瑰花瓣,点缀的不止是食物,还是我们的味蕾和心情。
羡慕花缘里的人家,一天里任何时候都在享受。享受阳光温暖,享受雨天浪漫,享受虫鸟言欢,享受花香徐来。这些人家的梦想如玫瑰绽放,等待一个暗香倾城的未来。
文:朱丽萍
图:东山书院 张晓帮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