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发布一下 0 0

看过一句话:“活在别人的眼里,就会死在别人的嘴里。”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无限放大他人的言论,而反复缩小自我的感受。

别人给予称赞,你就立即笑靥如花,别人质疑否定,你就按捺不住去解释。

可人心难测,众口难调,无论你怎样解释,总会有人不喜欢你。

李敖曾经说过:“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需你的解释。”

懂你的人,无需解释心自明,不懂你的人,说破嘴皮仍苍白无力。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三观不同,不必解释

网友李新分享过一件事。

李新的姨妈退休后,每天闲来无事,便在小区里回收废品。

一半是为了有事可做,从而锻炼身体。

一半是想把捡废品的收入捐给慈善机构,为人生增添点意义。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姨妈总提着袋子在垃圾桶附近拾掇。

姨妈是个讲究的人,每天都会穿戴整洁去捡废品,也会在废品上喷洒酒精消毒。

也正是这份讲究,让她成为了很多人茶语饭后的谈资。

有人说,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还戴个翡翠镯子,肯定是假货。

有人指着她教育孩子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像她一样,老了还要捡垃圾。”

有一次,李新到姨妈家拜访,她和姨妈提着整理好的纸盒和矿泉水瓶刚走进电梯。

电梯里的人就捂住鼻子说:“臭死人了,小区什么人都有,保安也不管管。”

李新正准备开口辩驳,姨妈却拉住了她。

回到家后,李新问姨妈:“明明没有味道,为什么不解释一下?”

姨妈淡然一笑,说道:“有些人从心里就看不起捡废品的,你说再多也无用。”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在蜡烛的世界里,电灯泡都是有罪的。

有些人,只愿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很难与他人感同身受。

你的节俭,于他而言成了抠门;你的活泼,在他看来成了轻浮;你的无助,以他的视角也成了矫情。

三观不同,百口莫辩。

纵使你解释再多,也无法得到认同,反而成了诡辩。

鲁迅先生说过:“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同样的世界,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色彩。

人生风度,无需刻意,不必向三观不同的人解释,沉默是对轻看最好的回击。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立场不同,不必解释

郭德纲曾讲过一个顺口溜。

正月里来正月正,弟兄三人去看灯,聋子领着瞎子走,瘸子后面紧跟行。


聋子说,今年灯明炮不响;瞎子说,今年炮响灯不明。


瘸子说,你俩都错了,灯明炮响路不平。

站在不同立场的人,永远刻画不出相同的画面。

导演王家卫在拍《阿飞正传》时,曾引起刘嘉玲的极度不满。

有一幕跪着擦地板的镜头,刘嘉玲反复拍了很多条,王家卫都不满意,一直不断重来。

刘嘉玲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擦,直到汗水打湿了衣裳,她忍不住发火了:“你到底想怎样嘛?”

王家卫没有解释,只说:“不对,就是感觉不对。”

没办法,刘嘉玲只好继续擦,反复擦了27次地板,他终于满意了。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拍摄结束后,尽管刘嘉玲多次提起此事,王家卫也没有向她解释过。

直到后来《阿飞正传》爆火,那个擦地板的镜头成为了经典。

刘嘉玲才幡然醒悟,她说:“王家卫是非常注重感觉的人,他之所以不解释,是因为剧情能够解释,情绪却很难解释清楚。”

有些事,彼此立场不同,很难解释清楚。

不是所有的事都有是非对错,很多时候只是各自立场不同。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生活各自不易,个人所求不同,各自立场不一,不要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也不要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很难看法一致,每个人的立场不一,很难互相理解。

这一切,恰似村上春树所说: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别人不会懂你所求,更无法看透你的心,既然无法被理解,又何须费心去解释。”

与其把心思浪费在解释上,不如在限量版的时间里忠于自己。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格局不同,不必解释

所谓格局,其实就是你眼界的广度,思维的深度,追求目标的高度,以及你身上所体现的从容大度。

我们这一生,都在为格局买单。

格局越大的人,心胸越豁达,越自在从容;格局越小的人,内心越狭窄,越满腹黑暗。

有一位知名棋手,棋艺高超,经常会有很多人慕名来访。

有一天,他正在院子里钻研棋局,忽然有位陌生的客人到访。

客人刚进门,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听说您是世界上最懂围棋的人,那您知道,棋盒里到底有多少枚棋子吗?”

棋手听完,从容地说:“黑子181枚,白子180枚,总共361枚。”

话音刚落,客人就仰天大笑起来,并反驳道:“你错了!只有360枚。”

接着,客人伸手拿出一颗棋子摆在棋手面前。

原来,客人刚才趁棋手不注意,偷偷从棋盘里拿走了一枚棋子。

棋手的学生见客人故意来找茬,便忍不住与之争论起来。

棋手却不以为意,让学生退下,还道歉说:“您说得对,确实是我错了。”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此时,客人傲娇不已,炫耀道:“怎么样,我赢了你吧!”

随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学生不解,抱怨道:“这人明明是在捣乱,您为何不说个清楚?”

棋手解释说:“既然你知道他是来无理取闹的,为何还要与他理论,白白浪费时间呢?”

心态不同,格局立现。

站在高楼上的人,目之所及是蓝天,心之所向是远方。

而站在楼下的人,眼前皆是尘土,心中藏尽嘲讽。

格局不同,层次各异,便无需多言。

林肯曾说过:“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辩中耗费时间。”

小草因风向而动,大树从不惧怕风雨,大格局的人,从不会囿于别人的言论之中。

在静默中做好自己,远比解释证明更为重要。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作家刘同说过一段话:

“以前总是去解释、去理论,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灭了,怕那些不停蹿动的小感受。


“现在不去解释,不去理论,还是怕,怕浪费自己的时间,怕自己模糊了焦点,怕影响了品尝现世生活的胃口。”

别人的眼里,没有你想走的路,别人的嘴里,开不出你喜爱的花。

与其在别人嘴里忙不迭地解释,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

人活一世,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好一生。

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自己

作者:可沫,来源:十点读书,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读者经授权发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