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闫科望
“感谢法官、感谢调解员,30万赔偿款一次就拿回来了。”最近,拿到工伤赔偿款的金华市婺城区塔石乡村民苏某心情激动。此前,他在村民傅某承包的公路工程项目中从事运输工作,不慎被砸伤,出院后多次与傅某协商赔偿费用,但未达成一致,于是到村里的“共享法庭”寻求帮助,最终在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的联合调解下,双方对赔偿款达成一致并当场付清。
这起案件的顺利解决,得益于婺城法院汤溪法庭在塔石乡试点推进的“无讼村居”建设,将诉源治理延伸至乡村。今年以来,汤溪法庭通过调研摸排、实地走访,与塔石乡探索建立“乡镇呼叫、法庭响应”联动机制,根据乡镇实际需求,通过党建引领、普法宣传、风险预防等举措,实现走出法庭、靠前治理。
该庭和塔石乡20余个村党支部合作共建“党员先锋队”和预备党员孵化地,并选派驻村法治员,一方面与派出所、司法所等协同打造“法庭+派出所+司法所+N”纠纷化解新模式,精准对接基层网格,加大对民事案件化解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法官进网格筛查治理问题,整合普法需求,打造基层普法矩阵,通过以案释法形成“剧场效应”,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社会效果。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婺城法院充分发挥多元解纷力量,通过大力推进‘无讼村居’建设,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用司法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汤溪法庭庭长吴松玲说。据悉,今年以来,塔石乡的纠纷比去年同期下降75%。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