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发布啦 0 0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在祭拜父母

前言

1957年,田云玉正在青岛服务毛主席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发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五个字:“母病重,速归“。

这样的电报,让田云玉顿时六神无主,失去了主意。然而,在田云玉告别了毛主席,急匆匆地回到老家的双城县的时候,却看到母亲没有一点儿生过重病的样子,反而红光满面地在家里劳动。看到母亲这样“欺骗”自己,刚刚20岁的田云玉,心里十分恼火,很是不能理解!

对于母爱,毛主席却是体会深刻,在倾听田云玉汇报这次回乡之行时,陷入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当中……

田母:妈没病,妈就是想你

1957年,田云玉来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已经三年多了。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田云玉感到十分自豪,似乎自己的工作,就是这天底下最重要的。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在工棚办公,田云玉侍立身后

因为毛主席对身边的卫士都非常好,大家都不怕他,只是以最高的敬意,为毛主席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田云玉心里的想法。

8月,毛主席到青岛视察,在青岛市区的迎宾馆下榻。工作之余,毛主席最喜欢的就是游泳。第二海水浴场,便是毛主席十分喜欢的去处。

这也是毛主席一生永恒不变的爱好!据说,在毛主席年轻的时候,经常喜欢到大自然中游泳,江河湖塘都有毛主席的足迹。更是在暴雨中沐浴,这种沐浴方式,被毛主席称之为“野蛮其体魄”。

正是这些方式,让毛主席的身体十分强健,成为他革命过程中的一笔巨大本钱。诚然,这些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人们还需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强身健体的方式。

这一次,作为毛主席的卫士,田云玉有幸和毛主席一起来到青岛,为毛主席提供服务。

在青岛期间,想到自己的儿子毛岸青正在青岛疗养,毛主席的心里十分挂念,便抽时间到毛岸青所在的疗养院看望。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和爱子毛岸青在一起

见毛岸青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不错,毛主席非常高兴,毛岸青也非常高兴,父子俩小声地交谈着,气氛显得亲切而轻松。

田云玉心里想着让毛主席和毛岸青多聊一会儿,便把手里的茶端好,轻轻地走进去,将茶放好后,退了出来。

田云玉刚刚退出门外,一个服务员走了过来,将一封电报交到田云玉的手里,并告诉田云玉这是他个人的电报。

打开电报一看,田云玉的心里大惊。原来电报上就五个字:“母病重,速归”。

这五个字,让田云玉的心里十分着急,顿时失去了主意,看着家里发来的母亲病重的电报,想到母亲操劳一生,拉扯着自己兄弟姐妹6人非常不易,自己从15岁便远离家乡,没有尽过孝心,再不回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但是,田云玉转念一想,毛主席这次来青岛,只带了自己和封耀松两个卫士,两个人每人每天十二个小时轮流值班,自己一走,担子就会全部压到封耀松的肩上,这根本就不行!到底要怎么办呢?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和卫士们在一起

这要是在平时,田云玉没主意的时候,可以先找卫士长请示,或者也可以找毛主席聊聊,让毛主席帮着拿个主意。

由于心里着急,这次田云玉没有找卫士长汇报,便拿着电报直接来到毛主席面前,将电报递到毛主席手里。

看完电报后,毛主席望着田云玉,问:“那么,你打算怎么办呢?”田云玉心里十分为难,便老实地说:“主席,我也没有想好。”“你母亲平时的身体怎么样?”毛主席又问。田云玉回答说:“平日很好。”

听了田云玉的话,毛主席关怀地说:“尽孝心是应该的,是必须的,你还是回去看看吧,你去准备一下。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田云玉有些磕巴地说:“可是,可是……主席的身边就没人了。”毛主席说:“这里总是有办法的,你就安心回去看看老人,你叫秘书来。”

于是,田云玉退出房间,找到罗秘书,让他进去见毛主席,自己则在外面等候。过了一会儿,罗秘书出来,把田云玉叫了进去。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右一为田云玉

见田云玉进来,毛主席说:“你这就回去,听说有北京送文件的飞机,你可以坐飞机回到北京,然后转乘火车回家。给你200元钱,你带回去,可以用作路费,也可以给你母亲看病。”

毛主席的话,让田云玉的心里十分温暖,想到这200元可是一笔巨款,田云玉的心简直就要跳出来了。

说完后,毛主席把脸转向罗秘书,说:“嗯?”这时,罗秘书说:“100元钱已经不少了,再多带没必要,主席身边的人……注意些好。”

也许罗秘书的本心不是这样,但罗秘书的话,让年轻的田云玉心里很不高兴,在心里直怪罗秘书多嘴。

罗秘书说完后,毛主席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既然这样,你就带100元钱回去,如果再有困难,还可以写信回来。”

从毛主席那里出来后,田云玉正好看到了封耀松,便发牢骚说:“罗秘书真不够意思,扣了我100元钱!”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和封耀松

田云玉的话,让正好出来的罗秘书听了去。罗秘书有些不高兴地说:“100元就差不多了,你也不要太贪心!”

后来,田云玉回到双城县家里一看,母亲哪有什么病呀,正红光满面地干活呢!这让田云玉心里十分惊讶。

看到母亲没有半点生过重病的样子,哪怕好了,也不能是这样的呀!带着疑问,田云玉问:“妈,你的病好了?!!”

见儿子回来,田母十分开心,一把抓住儿子的手,上下打量了好几遍,温和地说:“没病,妈没病,妈就是想你!”

母亲的话,让田云玉的心里很不高兴,他皱着眉头抱怨说:“妈,你看你,人家工作正忙,你就拍假电报啊!”田母说:“那怎么了,你爷爷身体不好,他怕见不上你了。”

母亲的回答,让田云玉心里十分无奈,但也挑不出毛病来,便转头退了出去,向爷爷住的地方走去。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左后方为田云玉

的确,田云玉和爷爷的关系很好。那时候,田云玉的父母结婚后,便和爷爷分开过了。后来,父母生了几个孩子,生活过得并不宽裕。相比而言,爷爷有自己的房子,还有铁匠铺,生活要宽裕一些。

所以,在田云玉出生不久,还没学会站的时候,爷爷便把田云玉要到自己家里抚养。可以说,生田云玉者父母,养田云玉的,却是爷爷。这次,田母以爷爷为借口,田云玉还真没有话说。

见田云玉进来后,爷爷一边哭,一边让田云玉来到自己的身边,上上下下地看了好多遍,好像看不够似的,还用手在田云玉的后背上不断地摸来摸去,十分怜爱。

第二天,大家就知道田云玉回来了,是从北京回来的,小伙子穿着一身中山装,倍儿精神。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田云玉

于是,那些街坊四邻和老同学,便都来看田云玉。对此,田云玉感到十分骄傲,非常有面子。想到毛主席给的100元钱,田云玉心里很有底气。他拿出1元钱,到市场里买回来一挑(两筐为一挑)香瓜,给家里留了一筐,拿出一筐分给邻居们。

对于街坊们来说,这样的阔绰,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田云玉的举动引起了邻居们的热议,大家都说田云玉有能耐,各种奉承的话,更是一句接着一句。

大娘说:“打小我就知道,这孩子不是一般人,有出息,他是要到大地方当官的!”

大爷说:“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云玉这孩子是五两九的命,顶冠束带盛威名啊!”

同学们也说:“云玉是属鼠的,她可不是一般的老鼠,人家那是红老鼠,要有不平凡的命运!”

听着一句句的奉承话,田云玉的心里美滋滋的,特别满足。好在,田云玉还是留了一点理智的,想到了保密条例,没有把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事情说出来。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和田云玉(右一)合影

就算是这样,田云玉的脸上,还是透露着志得意满的神色,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十分优越,要比这些待在家乡的人好得多。

毛主席:母爱是其他爱不能相比的

探亲结束后,田云玉回到毛主席身边,继续值班。见到毛主席后,田云玉按照惯例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当听到田云玉的母亲没有病,是发了假电报后,毛主席感慨地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吧,这就是母爱啊!你还太年轻,不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爱是其他的爱,不能相比的。”

是呀,母爱,那是任何其他的爱,不能比的。说着,毛主席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是一个心地十分善良的妇女。她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在穷人们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常常给他们饭吃……

据母亲讲,在她13岁的时候,便嫁到了毛家。在母亲20岁的时候,第一次有了孩子,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不好,前两个孩子都没有活下来。对此,母亲的心里十分担心,越来越信佛。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的母亲

在母亲26岁的时候,毛主席降生了。想到前两个孩子,母亲想让这个刚出生的儿子好养活一些,便抱着儿子到观音庙里叩拜,并给儿子取名为“石三伢子”。

在毛主席记事的时候起,便经常看到母亲从来不会浪费一粒粮食,遇到家中缺衣缺粮的,还会送一些粮食和衣物。韶山冲里的人都很尊敬她,说她是个大善人。 受母亲的影响,毛主席从小便养成了同情和帮助贫苦人的高尚品德。

在上私塾的时候,毛主席看到私塾里的一个孩子吃不上饭,就把自己的饭食分给那个孩子吃。

在那些天里,母亲发现儿子带的饭食越来越多,但在晚上回到家里后,依然显得十分饥饿,便问他是怎么回事。见母亲十分担心,毛主席只好说了实话:

“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没有午餐吃,我就带午饭去和他匀着吃。”

毛主席的话,让母亲放下心来,只要孩子没有生病,其他的都好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便多给儿子带一些饭食,保证他俩都能吃得饱。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的旧照片

1910年,毛主席离开韶山冲,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因为学校离家太远,毛主席需要住校学习。

临行前,母亲含着眼泪,在夜里给儿子准备了行李,往包内装了好些衣服和吃食,生怕孩子在外受苦,冻着、饿着……并再三叮嘱,让他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毛主席知道,这次离家求学,与以往不同。他思虑再三,改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放在桌子上,仔细地放好,并擦了擦封面。这首诗是这样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毛主席离开的那天早上,母亲早早地便起了床,给他做了早餐,并煮了几个鸡蛋,塞到毛主席的书包里,嘱咐他路上吃。

看到儿子吃完饭,母亲将书包拎在自己手上,一手拉着儿子,一直送到村口的路上。在村口,母亲含着眼泪把书包给儿子背在身上,嘱咐了好一会,才挥着手,目送儿子离开……

望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母亲的眼睛逐渐模糊了起来。好一会儿,她才意识到儿子已经走远了。就算这样,母亲还是在村口呆了好久,才转身回到家里。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故居

后来,毛主席第一次离开湘潭,到长沙读书,见识外面的世界。从这以后,毛主席可以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母亲的牵挂却越来越多了,她不时地让毛主席的父亲给儿子捎信,寄钱、寄物。

在毛主席离开后,母亲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佛前为儿子祈祷,祈祷儿子在外面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1918年,毛主席从学校毕业后,收到了恩师杨昌济老师的来信,希望他组织新民学会的会员前往北京,积极参加蔡元培等人组织的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活动。

恰在此时,毛主席接到了来自家里的消息:母亲患了重病。接到这样的消息,毛主席心急如焚,把事情交代好后,便立即赶到家里,去看望亲爱的母亲。

见到儿子回来,母亲十分开心,虽然病体虚弱,但仍然露出了笑容。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毛主席心里一阵一阵地疼。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等人的旧照

在家里一段时间后,看到母亲被舅舅们照顾的很好,脸色恢复了不少,毛主席便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去北京的事情上。几天后,毛主席离开了韶山,前往长沙。在去北京前,毛主席给舅舅们写了一封信:

“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前在府上拜别,到省忽又数日。定于初七日开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此行专以游历为目的,非有他意也。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连护送之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

1919年3月,在北京工作的毛主席,又一次接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由于忧心母亲的身体,毛主席决定回到湖南,这样离母亲近一些,便于就近照看。

回到长沙后,毛主席一边主持新民学会会务,一边在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赚一些生活费。后来,毛主席担心母亲的身体,想到长沙的医疗条件要比老家好一些,便让毛泽民和毛泽覃,把母亲送到长沙治病。

母亲来到长沙后,毛主席十分开心,在工作之余便陪在母亲身边,并抽时间约好大夫,带着母亲到医院看病。但由于母亲自身的病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年轻时的毛主席

为了感谢一年多来舅舅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4月28日,毛主席给舅舅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母亲在长沙的情况:

“七、八两位舅父大人暨舅母大人尊鉴:甥自去夏拜别,匆忽经年,中间曾有一信问安,知蒙洞鉴。辰维兴居万福,履瞩多亨,为颂为慰。家母久寓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蛾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三月十二号动身,十四号到上海,因事勾留二十天,四月六号始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肃颂。福安!各位表兄表嫂同此问候。四、五、十舅父大人同此问安,未另。

愚甥毛泽东禀”

想到这是母亲第一次来长沙,也是母亲离家最远的一次,毛主席便挤出一点时间,特意带着母亲和两个兄弟,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照片。

在长沙待了一段时间后,看到儿子整日忙碌,担心给儿子带来太多麻烦,母亲说什么也要回到韶山去。让毛主席没想到的是,这次对母亲的照顾,竟然成了最后一次,他再也不能在母亲的膝前尽孝。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和母亲等人的合影

10月4日, 毛泽覃带着老家送来的母亲病重的书信,找到毛主席。告诉他堂兄在家里等着。在家里,前来送信的堂兄告诉毛主席,他的母亲在前一天晚上就不行了,父亲希望他赶紧回去,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毛主席,一下子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母亲就要永远地离他而去了。看着愣神的毛主席,送信的堂兄大喊:“润之,你还在发什么愣?赶紧收拾东西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

当毛主席匆匆赶回家里的时候,母亲已经过世了。毛泽民告诉毛主席,母亲在临终前十分虚弱,一直在呼喊着“石三伢子”,但却没能等到他回来。毛泽民的话,让毛主席非常难过,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冲到母亲棺木前,扶棺痛哭。

当天晚上,毛主席一直没有合眼,为母亲守灵。在母亲灵位前,毛主席写下了一生中,写过的最长诗篇《四言诗·祭母文》。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母亲去世后,毛主席和毛泽覃、父亲、伯父的合影

在母亲下葬后,毛主席十分悲痛。不久后,他又给母亲写了两副挽联: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需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母亲走了,永远地离他而去了,带走了对儿子的牵挂,留下了毛主席对母亲的思念。在为母亲守灵七日后,毛主席离开韶山冲,回到长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从那以后,毛主席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奔走,极少回来。

如今,在和田云玉聊到母爱的时候,母亲的身影,一幕幕地在毛主席的脑海中出现,不觉间,已是泪眼朦胧……

毛主席怕被田云玉察觉,回过头,将强行止住的泪水擦干,继续听田云玉讲这次回乡的所见所闻。当听到乡亲们对田云玉的议论时,毛主席笑了,打趣地说:“是呀,红老鼠,你的官不大,地位可不低呢!”

1959年,在阔别32年后,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家乡的小道上,毛主席显得很兴奋,对随行人员说:“终于回到老家了!已经32年了,终于又回来了!” 罗瑞卿说:“是呀,主席工作那么忙,哪能有时间回家呀!”到了房间里后,毛主席坐在沙发上,面容有些伤感,说:“32年了,我一直也没有回来。这次回来啊,父母亲也都不在世了!”

第二天一大早,毛主席便叫了李银桥,说:“回来了,第一件事,我想到二老的坟前看看,给他们祭拜一下。”

在父母坟前,毛主席将一个同志在路上用松柏枝做成的花圈,轻轻地放在坟头上,肃立默哀,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充满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57年田云玉收到母亲病重电报,回家发现有假,毛主席:你还太年轻

毛主席在故居前和乡亲们交谈

从山上下来后,毛主席参观了父母生前住过的房间,对着父母的遗像鞠了三个躬。在卧室里,毛主席对身边人员说:

“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母亲临走的时候,嘴里一直呼唤着‘石三伢子’。她老人家的心里,一直惦记着我……”

说着,毛主席掏出手帕,擦拭着眼里流出的泪水。手帕湿了,泪水却没有擦干,一直流个不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