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即位以后所册封的王皇后,虽是出身官宦人家,但并不是显贵,而且没能为玄宗生育子嗣,所以玄宗对她并不宠爱而武惠妃出身贵戚,她的祖父是武则天(唐玄宗祖母)的堂兄弟。按当时的惯例,她从小就进宫当了宫女,成年时出落得水灵灵一个,十分漂亮,生性温柔,又知书达礼,很有贵夫人的气质。
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唐玄宗即位时,武惠妃正十五六岁,好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引起了玄宗的注意、宠幸。不久,她为玄宗生下了第十八个儿子。就是寿王李瑁。
武惠妃很快使皇后和其他嫔妃为之失色,赢得了唐玄宗的专宠。随着得宠皇帝,她便萌生了为自己谋取皇后之位,为儿子夺取太子之位的野心,经常在玄宗面前有意无意地表露心迹。
此时王皇后失宠已久,唐玄宗经不住武惠妃娇媚作态下的诱说,就也有了废立皇后的意思。终于,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找了一个借口,废王皇后为庶人,打入冷宫。这年十月,幽禁中的王皇后忧愤的死去。
两年以后,即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正式提出要立武惠妃为皇后,但遭到大臣们的竭力反对。无奈,玄宗只得暂时作罢。
惯于揣摩人意的李林甫从这些事情中认识到,如果能够取宠于武惠妃,得到她的信任和帮助,定能取宠于皇帝,不愁做不了大官,这可是一条升官的捷径。
为了进一步了解宫廷内幕及玄宗与武惠妃的意图,他不惜重金贿赂宫中太监,为他打探消息,通风报信。不久,李林甫便探知武惠妃想立亲生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与太子李瑛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于是,李林甫便通过太监向武惠妃献媚说:“林甫将全力支持寿王为太子”。此时的武惠妃,已经从自己没能如愿立为皇后的事情中得到教训,正合计着要能实现立儿子李瑁为太子的目的。
除了继续取宠皇帝外,还必须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因此对李林甫的投靠十分高兴,将他视作亲信,在唐玄宗面前不断替他说好话。在枕边风的鼓吹下,唐玄宗对李林甫也逐渐产生了好感。不久,玄宗便提擢李林甫当了刑部侍郎,后又改任吏部侍郎。
这一时期,李林甫除了向武惠妃谄媚取宠,同时还勾搭上了当时宰相之一裴光庭的妻子武氏。裴妻是武三思的女儿,为人奸诈,计谋多端,且不安守本份。
当时裴光庭年纪已大,又身居相位,成天忙于政务,武氏常常一人在家好不寂寞。一天,李林甫到裴府拜访,裴光庭不在家,武氏接待了他。闲谈之中,李林甫觉察出武氏并不安分,便乘下人不在之机,大着胆子向武氏调情。
武氏本来就不甘寂寞,经不住年轻潇洒的李林甫的挑逗,两人很快勾搭成奸,往来不绝。从此,武氏利用一切机会为李林甫游说,还不断向他提供朝中机要大事的消息。
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裴光庭病死,武氏亲自出马,找到当时红得发紫的大太监高力士,要求他向唐玄宗推荐李林甫以代其夫空缺的相位。高力士曾在武三思专权时受过武三思的恩宠,对武氏的要求自然是诺诺唯唯,不便推却。
但选择宰相是朝廷大事,唐玄宗对此事也十分看重。高力士虽得宠于玄宗,却毕竟地位低贱,并且他一向不插手朝政,所以没敢向玄宗提出这个请求。
这以后不久,经过再三考虑,唐玄宗决定提拔尚书右丞韩休为宰相。任命韩休为相的诏书正在起草时,高力士赶忙把这一消息告知了武氏。
李林甫得知讯息,马上抢先一步,向韩休报信道喜,讨好韩休。第二天早朝时,唐玄宗果然诏命韩休为宰相。韩休感到李林甫能获悉朝廷机要,很不寻常,加上李林甫对他极力地奉承讨好,蒙蔽了他,出任宰相以后,十分看重李林甫。
后来,李林甫登上宰相高位,就是由韩休引荐的。
李林甫这次宰相梦虽然没能如愿,但是在韩休的推荐和武惠妃、裴妻的相助下,唐玄宗还是提升他做了黄门侍郎。这是在门下省中仅次于侍中(即宰相)的副长官,掌管朝廷机要文件,传达皇帝诏令。
李林甫担任此职以后,利用经常接触皇帝的机会,极尽谄媚之能事,迎合玄宗,深得唐玄宗的宠信。一年以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终于任命李林甫当了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上张九龄、美裴耀卿同为宰相。
李林甫如愿以偿,登上了位极人臣的宰相宝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