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HKU医学院的50多名校友身着白袍举行集会,抗议该校的校名“李嘉诚医学院”。HKU的管理层一直希望以低调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安抚校友,但最终以高调的方式进行了反击。20日,HKU网站首先刊登了李嘉诚写给校长的信,然后发表声明反驳反对这个标题的校友。反冠名的始作俑者郭嘉琪批评了李嘉诚的言论,这进一步反映出冠名决定是一项交易。他质疑冠名决定并非如HKU所指由大学提出,而是李嘉诚所要求的。
在给HKU的一封中英双语的信中,李嘉诚第一次开口支持HKU总统许立志。开始时,他指出“没有必要讨论标题”,他还对许立志的宽容表示钦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人对你的责难(许立志)."
《苹果日报》在给HKU总统许立志和“HKU之友”的信中引用了李嘉诚的话:“你不用担心一些侮辱性的嘲讽会困扰我,对我来说毫无价值.作为一名公民和企业家,我尽了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
李嘉诚在信中还说,在过去30年里,他并没有选择说出80%以上的捐赠项目的名称,近几年,他一共向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大学捐赠了8亿元用于医学技术研究。他说,这一次,我们必须坚持HKU给的命名机会。“在任何高压和高调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为了超脱和自由而损害理事会和HKU总统的尊严以及大学的国际声誉。发起反点名行动的郭嘉琪指出,李嘉诚的态度是强硬的,他在上个月初表示,没有向HKU捐款的要求,态度大不相同。他说会继续争取撤销命名。
明报继续报道,有校友批评李嘉诚没有拒绝职称安排,怀疑他是在求名。20日,李嘉诚给出了两个接受称号的理由,称“我相信,这位国际上广受欢迎的个人与大学之间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会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此外,他认为,通过他对其他国家的捐赠,香港学生可以踏上国际交流平台,在国外著名学校学习,从而增强香港的核心竞争力。
HKU总统许立志通过发言人表示,他非常感谢李嘉诚的支持和鼓励,不会辜负李嘉诚的期望,努力把HKU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名校。香港大学20日发表声明,高调驳斥对该称号的反对。比如有校友指出,医学院可能与长江集团成员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声明称,“部分校友称之为交易或出售,完全是对捐赠和命名的误解。对于大学捐赠来说,保护学术自由是道德底线,所以捐赠和命名并不意味着收购或商业联盟。
5月18日,HKU理事会决定将HKU医学院命名为“李嘉诚医学院”,并感谢李嘉诚基金会捐赠10亿元人民币。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支持和反对这个标题的校友在报纸上发表联合声明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此外,《东方日报》报道称,李嘉诚基金会向世界学术地位第二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赠40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个健康科学研究中心,这是该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捐赠。柏克莱大学校长鲍新乐19日来港后会见了香港大学校长许立志,20日会见了李嘉诚。
基金会发言人指出,连同伯克利和即将向加拿大一所著名大学捐赠2500万加元,李嘉诚基金会自2003年以来已捐赠超过18.7亿港元,在全球六个地区建立医学研究网络,其中香港大学医学院捐赠的10亿元是最大的。
在最新一期的《》(
鲍新乐校长还指出,该校一直与香港和中国的大学有联系,希望收到这笔捐款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中国和香港的大学在同一平台上合作,让更多有资质的研究人员一起参与研究。
新建的伯克利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大楼耗资1.6亿美元。预计2007年开工,2009年竣工。中心有一个脑成像中心,科学家可以在这里研究癌症、老年痴呆症等脑部疾病,艾滋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干细胞生物学等。初步设想十年后李嘉诚基金会捐赠4000万美元,具体细节仍有待基金会与高校讨论。
肖李泽指出,加州去年通过了进行干细胞研究的全民公决,并通过州政府发行30亿美元债券资助干细胞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基金。学校这次收到了4000万美元的捐款,以后申请研究基金的时候胜算更大。
为了感谢李嘉诚,伯克利大学决定将研究中心命名为“李嘉诚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鲍新乐多次强调,在世界各地的名牌大学里,指名一个中心或学院来感谢捐款是一种普遍现象。他认为,这是一个文化教育问题。随着大学接受私人捐款成为全球趋势,香港可能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经验。
鲍新乐昨天遇到了李嘉诚。他援引李嘉诚的话说,去年他会见伯克利的前校长时,伯克利的研究和医疗成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指出,与李嘉诚的每一次谈话都觉得“他最感兴趣的是用科学来帮助人,而对是否命名最不感兴趣”。
鲍新乐还指出,学校的命名标准不仅仅是以钱的多少来衡量,还要看捐赠是否有利于学生和培训。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副标题已经得到了医院工作组和学校董事会的批准。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香港最新动态李嘉诚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