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改变了香港历史的交易。
作者是华
中国商业战略原创文章,请联系客服微信:
华商战略华商名人堂ID:
图片:网络
香港经济的命脉长期被英国人把持。当时香港最大的公司,如怡和、惠德丰、和记黄埔、太古等,也是由英国人拥有。
但是到了1979年,这种情况改变了。是李嘉诚和包玉刚改变了局面。
1978年,50岁的李嘉诚和60岁的包玉刚决定共同努力完成一件大事。
当时在房地产市场上节节获胜、尝到收购甜头的李嘉诚看中了一个吓死人的新猎物:——和记黄埔,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英国资本在香港的旗舰企业。
通过并购扩张是李嘉诚对长江实业的基本战略。因为香港各行各业已经处于相对充分的竞争中,没有空白的空间,要从零开始进入一个行业并取得巨大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收购不仅可以快速进入新的行业,而且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也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机会和速度。
李嘉诚之所以打和记黄埔的主意,是因为和记黄埔有机会。
哈奇森惠姆波公司由英国家族齐德孙创立,由哈奇森外汇公司和惠姆波造船厂两个公司组成,以香港和欧洲为业务基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基本上已经是全球性的企业,是香港最大的公司。但在成为香港最大的公司后不久,齐德顺一家就遇到了很大的财务困难,最后无奈之下将和记黄埔抵押给了汇丰。
汇丰银行接管和记黄埔后,聘请了一位著名的经理,英国人韦斯利来管理公司。被称为“公司医生”的李玮接手并重组了和记黄埔,使和记黄埔再次成为香港最大的公司。
然而,汇丰的主要业务是银行业。它不想一直控制和经营和记黄埔,所以希望找到买家,卖掉和记黄埔。
李嘉诚与汇丰关系不错,看好这个机会。但和记黄埔刚刚被韦利带入良好的运营状态,规模确实巨大,收购难度很大。所以一开始李嘉诚的猎物不是和记黄埔。
一开始李嘉诚的目标是另一家英国大公司怡和的码头。九龙仓在香港拥有大量土地资产,由于管理不善,股价低迷。
因此,李嘉诚在股市上悄悄买了很多九龙仓的股票。他的想法是:控股码头,然后拆除码头过时的物业,重新开发房地产项目。
然而,李嘉诚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虽然他足够小心,但一名金融记者发现了他的行为,并宣布了这一消息。结果,九仓的股价成本大幅上升,九仓的母公司怡和变得紧张起来,对李嘉诚的收购展开布局行动。
当李嘉诚在九仓的持股达到20%时,他就不能再收购更多的股份了。如果他放弃了,可以赚点钱,但是收购计划会失败。
李嘉诚不是随便放弃的人。他开始计划这个计划,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新主意.
欢迎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或在喜马拉雅搜索“顶干坤”和“华商战略”,订阅华商战略与喜马拉雅合作的独家音频《定乾坤:50大华商领袖的关键一战》,收听全文。
喜马拉雅调频台:随时随地,我想听
点击阅读原文,聆听商界的大智慧()
本文始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华商策略。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贺勋立场。投资者应自担风险进行相应操作。
(主编:李先杰)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香港最新动态李嘉诚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