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10月,考入重庆市一中法院从事审判工作起,刘娟娟就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名专业型法官,遇到疑难案件,通过加倍努力,搜集多方观点,研判不同审理思路,以专业化审判服务高质量发展。
回望十四年的审判生涯,她深深体会到,专业化审判之路没有捷径,只有“以拙之力”,才可“成卓之境”。
2018年11月,她被选任到新筹建的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工作,这家法院是全国首家覆盖自贸区全域的专业化法院。
自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成立以来,刘娟娟带领涉外庭审理涉美国、加拿大、泰国、巴基斯坦等五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外商事案件、外商投资企业案件3000余件,为重庆自贸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这其中不乏疑难复杂案件,2019年6月受理的全国首例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铁路提单是中欧班列运行中产生的新型运输单证,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对此均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这是一个产生于商业实践的新生事物。因此,案件受理后,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成立了由分管副院长做审判长、刘娟娟做承办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法官做合议庭成员,辅以资深的法官助理、国际法专业的书记员,组成审判团队。
刘娟娟与审判团队一起整理出与海运提单、国际铁路运输、多式联运相关的国际条约及其规则、域外典型案例原文等文献超过两千页。
为使这个备受关注的判决能够经得起各方推敲,他们还走访了与铁路提单相关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咨询了国家相关部委的意见;组织了专家咨询会,听取了海商法、国际运输法、物权法等各领域专家的意见。为了吃透文献资料,撰写各类报告、裁判文书,经常晚上孩子们入睡以后,她还在加班加点整理思路、打磨表述。有时深夜睡下后,对脑中突然闪现的思路,她又翻身而起、挑灯夜战。
就这样,历时一年,刘娟娟与审判团队一起反复研判斟酌,形成专家咨询报告、走访意见报告、审理报告10余份,判决书打磨20余稿,最终作出一审判决。专业化的审判、详实的论证,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本案被评为《中国审判》2020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最高法院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重庆法院2020年度十大案例。
刘娟娟说,“我愿意秉持‘以拙求卓’的精神,投身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建设中,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踏浪前行!”
人物介绍
刘娟娟 ,女,重庆北碚人,重庆两江新区人民法院(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庭庭长。从事审判工作14年来,她深耕知识产权与涉外审判一线,参与办理案件2000余件。她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承办的同德福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案例,实现重庆法院指导案例“零的突破”,办理全国首例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等十余件案件入选最高法院涉“一带一路”典型案例、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等各类典型案例。她勇于创新、谨慎实践,带领审判团队落实涉外商事“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域外法查明等创新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服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等荣誉。
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