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固趋势(ID:)| S博士,甄家子
大国对游戏摩擦充满激情,但11月黄金周期间,美国居然进入中国出境旅游热门目的地前五?
这半年来日元升值幅度极高,日本一举超过泰国占据第一?
——,曾经中国人最喜欢的游客之一,这次竟然跌出了前十。统计错了还是不爱是真的?
……
总之,大数据很可怕。在它面前,黄金周还没有开始,人们的运动早已反映在纸上。
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人玩的热情。
经济不允许下滑,中美摩擦也不允许。除了没钱加班,还有……你懂的。
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更难得能叫上朋友,一起扶老携幼。只要不危及安全,动荡的国际关系似乎没什么。
特别是那些需要提前三到五个月甚至一两年计划的“大行动”,目标更加明确,意志更加坚定。
2019年11月11日,预计游客人数近8亿。那么,八人全球运动中隐藏着哪些秘密呢?真的有一些人不知道,但是说出来就震惊了。
01
中国人真的很有钱吗?
假日经济正在一步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说出来,今年这个黄金周,中国人的出行有点夸张。
根据各种旅游工具和产品的预订统计,中国人出国旅游的比例大大增加。(本文主要数据来自携程《2019国庆旅游趋势预测报告》)
确实如此。现在国内旅游成本比国外高,体验更差。擅长预算的中国人在这个时候玩得开心,有点奇怪。
然而,仔细看看前十名的统计数据,最贵的占了全国的一半。
看表,前十,依次出现的是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这些高价目的地,还有半贵不贵的日本、澳大利亚在帮忙。
千言万语翻译成三个字:——“不差钱”。
旅行的方式也在解释中国的崛起。
坐火车去欧洲旅行很受欢迎,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体验过去。携程平台上,欧洲火车票销量同比增长60%,日本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倍。意大利、英国、法国是海外火车票预订量排名前三的目的地。
国内旅行流行的包机需要避免人无处不在的感觉。《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北京、上海、广州前往海拉尔、青岛、三亚,北京、上海前往东京、曼谷、大溪地、马尔代夫、塞班、巴黎、伦敦等相对热门的包机,出港包机费用超过百万。
有普通人不去,所以去的人少。因此,传统的小众目的地成为打卡的热点。比如捷克,奥地利,克罗地亚今年都榜上有名。更有甚者,有的人拼“十一”最长21天,去南极。还有一堆人辛辛苦苦干了18天,去了——个国家,南美——个国家。
现在就连土豪沙特也在今年9月27日宣布了第一个旅游签证政策。从现在开始,旅游签证将正式发放到49个国家,包括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这也是沙特阿拉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对游客开放。
看旅游目的地,一线城市约40%的人选择出国旅游,而新一线城市的游客主要去上海、三亚、广州。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新一线比一线更“新”了吧?
所以,请相信媒体关于这一点的报道。如果中国人不去哪个国家玩,那个国家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和政府官员真的很焦虑。
02
比如韩国,就有点急。
这是2018年中国第十一届出境旅游的数据。当年韩国排第七,日本排第二。而今年的预测数据显示,日本在更高的杠杆中位居第一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估计国民情绪还是有一定影响的,2016年的“萨德”后遗症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除。
其实中国去日本旅游也经历过,中日关系冷淡导致中国去日本旅游一段时间增长乏力。
但是,如果你想问为什么2014年中日关系因为“买岛”而陷入僵局,而当年及随后几年中国赴日游客却直线上升?
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当中国人开始在欧洲坐火车旅行,在中国租飞机旅行的时候,在韩国旅行的优势除了近在咫尺和购物之外并不明显。
不过韩国的数据有点奇怪。
根据11日前中国出境签证申请情况,日本排名第一,韩国排名第三。
而且根据携程海外火车票订票数据,国庆期间亚洲最受欢迎的火车线路是东京-京都,其次是首尔-釜山、东京-大阪、大田-首尔、东大渠-首尔。
所以不能排除携程最终数据出错的可能性。
当然,中国人的出境旅游更多的是受大环境的影响。相对来说,最近日韩的相互抵抗,更多的是民间的,纯粹的。
自今年下半年日韩贸易摩擦开始以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在国民情绪的影响下,今年8月韩国通过仁川机场赴日旅游人数下降了20%,中秋假期同比下降了40%。
03
当中日关系紧张时,日本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但来日本的游客增加了。这一幕在今年11月再次出现在美国。
2018年,美国在中国出境游客名单上
还只能排在第10位。但是今年预测的数据显示,美国的位次将会有较大的提升,将会上升到第4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自由行也就是消费能力最高的一类游客的人气出游目的地,美国也排在第4位。
事实上,自从2018年中美出现贸易摩擦后,中国游客赴美旅游持续了5年的高速增长在2018年,直接从过去的两位数降到了4%。
普遍认为,随着中美关系前景悬而未决,中美之间的小摩擦在各个领域逐渐累积,今年的美国在中国十一黄金周中本不该受到中国游客如此青睐的。
其实,这也可能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光返照”。
前文我们说过,类似赴美游这种高花费项目,中国大多数家庭往往需要提前1、2年作出规划安排,比如可能是对父母的一个心愿、是对孩子的一个奖励或者是对爱人的一个承诺等等,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大容易受到小小不然的国际风云的影响。
而且,大家都注意到了中美关系的变化,也注意到了美国在收紧签证,这反而会让一部分的出游计划提前,因为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去,会不会去了。
更何况,中国官方基本对当下的中美关系保持克制,并没有让民间去刻意表达。
对于美国,中国人还是蛮有兴趣近距离去看一看的。
只有当2019年中国赴美旅游数据最终出来,我们才能知道,中美关系的波折到底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深。
从报告看中国民众的国际交往,折射中外关系的变化——中国与东南亚继续保持热度、中日关系在升温、中俄交往更频繁,中欧在接近、中韩关系相对平淡……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90后已经成为了新的旅游大军的主力,他们的兴趣、爱好,恐怕会重塑中国的旅游力量、消费格局。
变化,就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十一旅游数据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