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老师】外刊超精读

admin 2610 0
​【磊老师】外刊超精读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磊老师】外刊超精读 下载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有感悟,并 把自己的感悟付诸笔端,就有了写作。“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想,书读到一定程度 就想用,书读到一定程度就能写。” “写作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是对思想边际的

挑战,是对读书和理论的反刍,是对教学行为的修正。

【磊老师】外刊超精读 下载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具备高 尚的师德;以德立教,为人师表,与时俱进,锻造不朽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 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笔者认为,身为教师,要力争做一个 “三好”(思想好、身体好、业务好)教师,这也是师德问题。

“思想好”主要是指做教师的要有思想。

有思想,通俗地说就是做事、说话不跟风,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独立 思考。苏格拉底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笛卡尔说:“我思故我 在。”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 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 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

”①坚持阅读,不断地吸收 新鲜空气,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自己的思想与教学、写作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 提高。教学见证写作,写作促进教学,写作与教学有机统一,形成良性循环。

回忆自己所写的文章,有的是为了评职称,有的来自市、区的年会论文评 比,有的来自阅读的体会或灵感。以《〈国史概要〉与高考选择题》一文为例, 笔者读了樊树志教授的《国史概要》,感慨良多,觉得这本书无论是对历史爱 好者,还是对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也是史学论文写 作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无论是对教学教研、论文写作, 还是对高考备考,作用尤其重要。此外,笔者在文中对解答近五年(2006一 2010年)高考历史部分选择题(含港澳台地区全国联考试题)谈了一己之见, 认为该书:①直接提供答案。②成为试题的题干。③隐含试题的答案。文章刊 登在《广州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上。

通过阅读,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思维与理论水平,教学、写作能力 有较大的提高。任教的历史课效果优良,所带毕业班高考成绩多次名列省、市、 区前茅,多次获得学校“高中毕业班工作突出贡献奖”。先后发表了《让历史 教学畅游在文学中》《研究性学习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的渗透》《高考作文与历 史的交融》《历史教学运用对联渗透德育浅议》《浅谈诗词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 运用》等文章。笔者曾在市、区、校教研经验交流会上讲了三句话,获得了大 家的热烈掌声:第一句是多看书;第二句是多看书,多看专业书;第三句是多 看书,多看专业书,尤其是多看专业杂志,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 考》等。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通过阅读《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还了解了很多本人所敬 重的老师的情况,如赵亚夫、冯一下、梁励、姚锦祥、叶小兵、朱煜、任世江、 任鹏杰、魏恤民、齐健、黄牧航、何琼、何成刚、戴军、陆安、郑流爱、朱可、 傅元根、梁仁华、林桂平、曾凡国、刘俊利、邹樱、庞友海、张汉林、夏辉辉、 毛经文、胡军哲、邓兴国、彭禹等老师(恕不能一一列举)。笔者拜读过他 (她)们的文章,久闻大名,深感敬佩。他(她)们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 教研员,有的是中学老师,有的年长于笔者,有的年轻有为,都为笔者所敬重。

总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朱永新语)。 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阅读效益的反馈;写 作是教学得失总结的见证。阅读促进教学,教学反馈阅读,教学见证写作,写 作促进教学,教学与写作反过来对阅读又是一个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阅 读•教学•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部曲”。

①束鹏芳.像水一样——历史的倒影.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