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推广互联网物流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还可以增强传统经济的竞争力。在7月20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表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的深度融合,促进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就是物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今天,中国经济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物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国物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如何?未来中国物流的智能化发展会指向哪里?《中国商界》杂志记者采访中国物联网创始人贾新和。
链接打开物流业信息不对称的第二条脉络
物资交流,即货物流通,中国物资交流网是基于一站式解决航运企业货物流通问题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基于我国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发展现状,针对国内物流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问题,中国吴彤。com通过互联网平台打破了中国物流业顽固的信息不对称,通过链接,广大航运企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轻松找到各类物流企业,打开了物流业的第二脉搏,实现了物流业的信息流,解决了物流业最大的问题。
贾新和说:物流的本质是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或运输车辆大多分散在偏远城市周围。当航运企业需要寻找运输车辆或物流企业时,寻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停车场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是典型的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贾新河说: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把物流企业的网点和线路连接起来,让航运企业通过准确搜索起运地和到达地的省、地、县,轻松找到物流企业和运输车辆,直接联系物流企业把货物送到目的地,这样就轻松解决了找车和物流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商品流通领域越来越广,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样化。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物流企业的网络规模普遍较小,以前送货时找物流比较麻烦。比如北京到云南是一家物流公司,北京到山西又是一家公司,要找很多物流企业到全国发货。基于这一背景,中国物联网通过互联网系统整合了物流企业、运输车辆、海空运输、快递、搬家、车辆配送等物流服务商,通过互联网最好的链接工具打破了信息不对称,让配送企业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轻松通过中国物联网收货,从而一站式解决物流行业的信息流问题,让物流企业轻松实现业务信息化。
信息平台连接着物流和交通便利的纽带
中国Wutong.com根据企业出货量、距离等多元化物流需求,系统整合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车辆、配送等各类物流服务企业的信息;物流企业可以在物联网上发布网点,设立多个网点作为线路,形成物流线路或物流网络;通过wutong.com的平台,可以方便的搜索到所需的物流信息,清晰的看到物流公司具体的网络坐标、线路价格、运输时限等详细的物流信息;这样既解决了物流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中间环节多、成本高的问题,又起到了环节的作用,可以逐渐去中介化,这也是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价值。浅谈吴彤发展的立足点。贾新和说:中国吴彤。com应该根据航运企业的综合物流需求,先做好链接。如果你货量大,可以找长途返程车,直接找车主;送少量货,可以找直线,价格低,速度快,效率高;对于国际出口,有海运和空运。目前,吴彤。com在同一个城市开设了门到门配送服务,使整个环节围绕着配送企业的物流需求,让企业无论距离多远,都能轻松配送货物,实现配送企业物流问题的一站式解决,这也是吴彤的定位。com品牌。吴彤。com不仅解决了物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实现了物流企业物流路径信息的互联互通。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可以一起交流,也可以在网站上直接比较物流企业的服务承诺、运费价格等详细信息,从而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透明,可以有效降低航运企业的物流成本,引导物流行业服务升级和相关费用的透明。物流信息平台已经成为航运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法宝。
信息化实现了物流业的互联互通
中国吴彤。com旨在通过发布网点设置路线,使航运企业能够通过起运地和到达地轻松准确地找到物流企业,直接增加货源的推广模式,从而帮助物流企业实现业务信息化。航运企业可以通过中国物联网互联网平台、移动APP、车载终端轻松找到物流企业和网点,帮助物流企业增加货源,提升业务信息化。
为了实现对在途货物的实时监控,中国吴彤。com于2013年开发了车辆联网智能监管平台。运输车辆下载吴彤APP或安装车载终端,物流企业和配送企业通过互联网或移动APP实时监控货物状态。以及车辆的位置;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移动APP或互联网平台实时清晰地看到每日行驶轨迹、停车时间、油耗、里程统计、性能评价、行驶记录等信息。针对车辆的智能控制,物流企业可以实现智能车辆管理和控制,帮助物流企业实现运输过程的信息化。
为了实现航运企业的在线物流跟踪查询,根据目前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粗放式管理的现状,中国吴彤。com根据物流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开发了TMS(运输管理系统)平台,帮助物流企业轻松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通过TMS物流管理系统,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轻松管理和控制各个地方的每个网络。实现全公司实时信息管控,全面提升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营利润,全面提升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中国梧桐
网从2008年开始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先做物流链接,让企业发货、找车、找物流更方便、更快捷、更简单,实现了物流信息对称化,并逐步延伸至O2O(即,线上下单、线下上门接送)的服务模式,同时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物通网认为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帮助物流企业低成本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逐步提高中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实现做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服务专家的公司定位。车联网实时跟踪轨迹、在线监控、实时智能考核管控整个运输过程,车上还能对接温感、温控设备,对特殊的货物可以做到实时掌握货物的温度、湿度等情况。这称之为运输过程的信息化。运输过程信息化可以提升车辆的运输效率、增加透明度、降低车辆的管控成本,达到节流增效的作用,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物流行业虽然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有着后发优势,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也逐步从销售、采购为主的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现在逐渐向第三方物流转变,且发展势头一片良好,第四方物流也有萌芽之势。
中国物通网近几年陆续开发了互联网平台、PC端配货软件、手机APP软件、车载终端、车联网平台、在线投保、SAAS物流管理平台、发货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等,物流企业通过和中国物通网合作,不仅可以通过网上接单实现业务信息化、车辆管控信息化,CTM(,协同型运输管理),还可以把业务流管理起来。现在的数据单号跟物通网平台联系在一起,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就可以随时查看货物的情况,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化。
台子搭好还需要角儿把戏唱好,那么物通网是怎样保证在平台上的物流公司服务到位的呢?贾信河说道:企业在网站上注册会员要有一套严格的准入门槛,需要企业提供营业执照、道路运输许可证、运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件。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存在跑路的现象,这个很难把控。我们公司的审核是当前国内物流平台最严格的,物流企业要证件齐全,车辆需要行驶证,必须提供车辆所有人的身份证,公司要有营业执照,还有和公司签订协议,确保这些后,为了保证货物安全,还要进行在线投保,比如丢失险、破损险等,这样大大降低了货物的安全风险。
转型升级为物流行业注入新活力
由于近几年实体经济发展放缓,现在物流行业也到了一个产业整合、转型升级的时期,那么物流行业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在回答《中国商界》记者问题时贾信河说道:目前的市场环境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人力成本、车辆成本、房租成本等运营成本一直上升,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日子比较艰难。以前的物流行业现状为小、散、乱、差,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物流行业由以前的手工作业逐渐变成了互联网机械化作业。通过平台展现服务,让服务、价值更透明,让整个运输过程接受大量的评价,这样会促进服务标准的完善,提高整个行业信息透明化。
谈及平台的作用时贾信河说道:接下来几年,一定是物流行业进行产业整合、转型升级的时间。但是中国疆域辽阔,产品分布广,物流需求市场大,但是比较分散,中国物流市场很难形成一家或两家物流企业占据整个市场较大份额的局面,整个市场还会是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主的市场格局。而且,这些中小型物流公司会做的更专业、价格更低、效率也会更高,对降低物流成本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将来中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还是会很大,但是都做的很专,效率很高,大的就是以做高端客户为主,比如德邦、华宇、百世汇通等企业,他们的货物运费价格较高、服务较好。那么这些做中小干线的就是大众类的,比如食品、家具等日常类的产品承接量很大,效率很高,价格也很便宜,对生产型企业有着关键的作用。
所以中国的物流业态还是一个立体型的,即高、中、低端都有,这个低端不是指服务,而是做的更专,形成专业的分工,信息化管控更透明,服务更标准、更专业,效率会更高,成本会更低。
近阶段物流企业的经营想要做大做强还比较困难,现在物流企业很多的运营成本都在增加,但是物流的运费,这几年都是在下降的。所以说要实现集约化,要实现服务升级、效率更高,要从时间效率和运营效率上入手。因为物流的信息化、时效性、交互性很强,物通网能帮助企业开源,让发货企业找到,从而增加更多的货源。通过管车控车,原来运输可能需要10辆车,现在7辆车就可以完成配送,降低费用。通过TMS(,运输管理系统)平台,实现集约化管控,效率更高。原来一项工作需要3个人完成,现在2个人就可以完成。网点也可以实现异地信息化管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实现中国物流智慧化任重而道远
智慧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没有信息化就无从智慧化,物流行业最新动态消息对于广大的中国物流企业而言,当前如何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是首要的任务,逐步实现运输过程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化之后才能逐步向智慧化递进,贾信河如是说。现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提出了智慧物流的概念,中国物流业正在逐步实现物流的信息化与智慧化,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真正做好了信息化,逐步使用一些感知终端、智能终端才能逐步向智慧化过渡,智慧化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智慧化还较远。
对于未来信息化与智慧化的发展方向,贾信河说道:对于实干的物流企业家来说,还是要先做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信息化做通才能逐步实现智能化。由于整个物流行业市场巨大,形成多平台无缝对接、系统链接、PC端、手机移动端、车载端等形成多平台全部一个账号互联、互通、互融,现在还没有其他平台做得到。因为我们从2008年开始做,这么多年,我们200多人的团队一直在做这件事,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与财力。我从2007年开始筹建这个项目,从36岁到现在的45岁,人生最宝贵的十年都献给了物流这个行业。所以说这个事我们可能还要俯下身子再做10年,才能做得更大更好。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解决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化等问题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较大的投入,在物流业智慧化的道路上,每位物流人身上都肩负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物流行业的智慧化,任重而道远。
中国快递公司排名2018 物流行业2018利润率
注:本报告由《物流新闻》和《蔡京资本》联合制作,来源为交通部、国家邮政局、中国工业信息网及相关公司公告。
一、2018年10月物流整体运行情况
2018年10月,水运和公路运输总货运量为42.7亿吨,增长率为%。整体情况略高于第三季度0.4%的平均水平,整体货运量趋于良好。2018年10月,水运和公路货运总周转量为1.5亿吨/公里,增长率为%。整体情况略高于第三季度平均水平1%。整体货运成交趋于良好,今年拉开了旺季序幕。
1.汽车运输
道路货运量:10月份道路货运量362870万吨,累计3227175万吨,同比增长%。
道路货物周转量:10月份道路货物周转量65257,080万吨/公里,累计完成578,286.3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
2.水运
水路货运量:10月份水路货运量64022万吨,累计575.847万吨,同比增长%。
水路货物周转量:10月份,水路货物周转量86128.084万吨公里,累计完成809492.08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9.0%。
其中,2018年1-10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109.306万吨,当月全国完成112.551万吨,同比增长%;其中,1-10月外贸货物吞吐量347679万吨,当月34198万吨,同比增长%。
沿海合计:2018年1-10月,货物吞吐量770533万吨,当月完成76671万吨,同比增长%;其中,1-10月外贸货物吞吐量310702万吨,当月30424万吨,同比增长%。
内河:2018年1-10月,货物吞吐量338773吨,当月完成35880万吨,同比增长99.4%;其中,1-10月外贸货物吞吐量36976万吨,当月3774万吨,同比增长103.3%。
此外,2018年10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当月为2124.38万标准箱,年初以来累计20741.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5.1%;从货物重量计算,当月全国完成20879.81万吨,累计完成202341.16万吨,同比增长106.1%。
沿海地区:10月完成1,882.65TEU,累计完成18401.83万TEU,同比增长105.1%;按货物重量计算,10月沿海完成18134.23万吨,累计完成176607.37万吨,同比增长105.4%。
内河:10月完成241.73万标准箱,累计完成2340.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5.1%;按货物重量计算,10月内河完成2745.58万吨,累计完成25733.79万吨,同比增长111.1%。
注:TEU是二十英尺当量吨的缩写,以长度为20英尺的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为国际标准单位。TEU通常用于表示船舶的集装箱装载量,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和换算单位。
3.铁路运输
2018年1-10月,全国铁路货运量继续高速增长,累计完成33.28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10月份全国铁路货运量达3.546亿吨,同比增长10.1%。装车方面,10月份国铁日装车14.9万辆,打破了9月份刚刚创下的日装车14.83万辆的历史纪录。集装箱运输继续快速增长,全月每天全路装载车辆21837辆,同比增长36.4%。
今年1-10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6331.29亿元,同比增长1.2%,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这
此外,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运行态势。1-10月,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014.8745亿元,占去年同期的100.6%。其中,公路建设完成176378502万元,同比增长99.9%;内河建设完成4689.695万元,同比增长104%;沿海建设完成4433.924万元,同比增长79.8%;其他建设完成4646.624万元,占去年同期的197.9%。
二、2018年10月电子商务快递整体运营
根据国家邮政局披露的数据:1-10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394.3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4780.5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89.6亿件,同比增长23.9%;异地业务量累计295.9亿件,同比增长27.1%;国际/港澳台业务总量8.8亿件,同比增长38.4%
。10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6.9亿件,同比增长25.2%;业务收入完成534.2亿元,同比增长19.6%。
1-10月,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7%、75%和2.2%;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1%、51.2%和10%。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1-10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9.9%、12.2%和7.9%,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11.2%和8.8%。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1-10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1.3,较1-9月下降0.1。
10月快递数据简评
10月行业数据显示,行业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客单价仍在下降。进一步验证目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认为快递行业目前有一喜一忧。一喜在于,整个行业正在向头部集中,新进入者及小型快递企业越来越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一忧在于,对于加盟制快递,头部企业面临因杀价竞争而导致的客单价下降,进而延伸到毛利率的下降,在双十一我们甚至看到部分商品3元包邮,客单价的进一步下降,对于整个行业长期发展不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双十一,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宣布将对全国各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送费上调,上调幅度为0.5元/票,10月1日起执行。
以下为当月部分上市快递企业经营简报,在此一并汇总,供读者参考。
顺丰控股
10月快递业务营业收入72.99亿元,同比增长21.06%;业务量3.01亿票,按年增长18.04%;单票收入24.25元,增长2.58%。
圆通速递10月快递产品收入20.70亿元,同比增长18.09%;业务完成量6.29亿票,同比增长31.02%;快递产品单票收入3.29元,同比下降9.87%。
申通快递10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47.09%;完成业务量5.11亿票,同比增长44.60%;快递服务单票收入3.25元,同比增长1.88%。
韵达股份
10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29.75%;完成业务量6.64亿票,同比增长43.41%;快递服务单票收入1.69元,同比下滑9.53%。
10月份,通达系快递公司业务量保持平稳快递增长,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各家尽不相同,申通快递受益于管理变革,10月业务量增速环比提升4.4pct至44.6%,今年以来首次领跑行业;韵达股份得益于精细化管理,10月业务量延续高增长趋势(环比提升0.7pct至43.4%);圆通速递受益于内部管理机制理顺及服务品质提升,10月业务量增速环比提升5.8pct至31.0%。
需要提醒的是,单票收入并不同于快递单价,各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财务报表统计方式不同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顺丰为直营模式,营收为全网快递,圆通、申通、韵达营收为总部收入,其中申通、圆通业务收入含派费,韵达业务收入则不含派费。
三、2018年10月物流科技动态
1.阿里将发射两太空飞行器,服务双十一
最新获悉,双十一前后,阿里巴巴将启动“一站一星”计划,向太空发射“糖果罐号”迷你空间站和“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
据项目组人士介绍,该计划能更好地实现双十一期间线上、线下互动,届时全球消费者可以收到诸多来自太空的惊喜,分享快乐。
此外,阿里还将通过“一站一星”计划,和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探索相关空间技术及无人驾驶技术的行业落地。
2.菜鸟未来园区首次投入天猫双11
今年是第十个天猫双11,也是物流行业迎来的首个IoT技术双11。菜鸟网络于10月25日宣布,位于江苏无锡的中国首个IoT未来园区正式投入服务天猫双11。该园区内的近700台机器人也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机器人智能仓库。菜鸟用IoT物联网技术打造的未来园区,加上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相当于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物流园,把人工作业模式,变成了实时在线和自动化作业。
菜鸟方面表示,随着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的不断连接,通过技术创新,骨干网的节点枢纽变得更加智能,将带动整张物流网络的效率明显提高。
物流园区的IoT智能设备可以自动识别人员进出,指引货车行驶和装卸,也能对周界安全、消防通道,甚至抽烟等细节行为进行识别和自动报警。目前,整个园区运营效率相较于传统园区提高20%。
菜鸟无锡未来园区的机器人仓库也刷新了行业新纪录。当天,近700台菜鸟AGV“小蓝人”正式上岗,组成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军团,成为天猫双11的仓内主角。据介绍,无锡未来园区的高密度自动存储仓库储量是普通仓库的5倍。包裹生产后,进入智能分拨系统,自动被分往华东地区的200多个路向。
3.
京东磁悬浮技术打包快递,效率提升10倍
为迎接双11大促,京东物流正式启用智能包装机,使用了磁悬浮技术打包快递,打包效率高达1000件包裹/小时,较传统的打包作业提升10倍。京东物流设备规划部负责人王琨表示:“目前,智能包装机主要用于各品牌手机、路由器、智能手环等商品,今后还将扩充到图书、个护美妆等其他品类的商品。在国内电商物流领域,京东物流此次包装结构及包装方式的应用,尚属首例。”
磁悬浮技术是智能包装机的一大亮点。磁悬浮技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电梯以及一些高精度的机械加工等,具有高速、精度高、摩擦力小、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京东物流此次使用磁悬浮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多种不同规格纸箱的快速定位,通过自动选取与商品规格相匹配的包装,节约包装耗材的使用。智能包装机采用热熔胶封口技术,替代原胶带的使用,实现了单一纸质材料的应用,方便回收和循环使用。
4.顺丰又一款大型无人机公开首飞
10月16日,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塞外某飞行试验基地共同开展了基于物流运营场景的飞鸿-98大型物流无人机演示飞行试验。本次演示飞行试验是飞鸿-98国产化大型物流无人机继首飞成功和取得国家民航局适航审定试点批复后,首次国内公开演示飞行,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该无人机具有短距起降、载重量大、货仓容量大、可靠性高、性价比优等特点。目前,国家民航局已批准飞鸿-98作为国家民航局适航审定试点项目,并将于2019年6月完成全部试点工作。该机型将在国内大型民用无人机领域探索建立适航标准、完善无人机管控、解决空域管制等方面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
飞鸿-98投入运营后,将对顺丰支线运输力量进行有效补充,对提高支线运输效率、降低航空物流成本、解决飞行员短缺及人体疲劳极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飞鸿-98可打通国内干线与支线的航空物流新通道,同时为需求日渐增长的生鲜冷链产品和医疗用品等高附加值货品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运输手段,进一步加强了顺丰“地网+天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资源优势,保障物流效率提升。
5.Geek+曝光全自动化仓库
10月9日,Geek+上传了一个3D动画,对其全流程自动化仓库进行了曝光。在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动化仓库运作的流程。
首先,通过无人叉车搬运托盘入库,随后机器人搬运托盘再进入高位存储区。叉车和机器人协作进行批量出库。其中,“订单到人”拣选由M100完成。P800可以搬运托盘进行上架,并完成“货到人”拣选,还可以自己“乘电梯”。拣选工位连接打包台,包裹进入分拣输送线。之后,包裹会被自动分拣。机械手把包裹放到分拣机器人S10上自动分拣。最后,包裹由叉车和机器人协作完成出库。
四、2018年10月投融资简报
十月物流行业共发生15起融资事件,其中国内占到7起,国内货运物流和物流信息化是投资的热点,而国外资本大量还流向了同城配送领域。国内获得融资的企业还是以早期融资阶段为主,投资规模以亿元级和千万元级为主。
(一)主要融资事件
1.九曳供应链:生鲜冷链食品供应链运营企业
九曳供应链是一家服务于生鲜冷链电商的第四方物流企业,通过冷链分布式仓储体系提供产地仓的生鲜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宅配等一站式服务。目前九曳供应链国内已经开通26个生鲜集散中心,海外已经开通15仓(其他国家及城市陆续开通中),主要提供九曳鲜仓、九曳鲜运、九曳鲜配、跨境生鲜供应链几大服务。
10月10日消息,九曳供应链宣布获得正大集团数亿元C轮战略投资。九曳供应链创始人/CEO张冰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继续扩大在IT技术和生鲜云仓方面的投入,建设智慧生鲜仓储体系,优化供应链各环节,与正大协同构建全球化的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
在冷链物流方面,九曳供应链的服务范围涵盖了B2B与B2C,可全面支持与满足生鲜全品类的仓储服务。基于九曳鲜仓打造的干支线运输线路达1000条以上,生鲜宅配次日达覆盖县市区域502个、隔日达571个。同时九曳供应链强大的IT团队自主研发信息系统“九曳供应链云平台”,实现供应链所有参与方实时互联,协同作业和优化,其信息化、移动化和可视化的技术与管理最终实现智慧供应链。
此次的投资方正大集团供应链事业首席运营官庄伟元说到,“正大集团投资九曳供应链恰逢其时,正大集团业务想要更上一层楼,需要强大供应链业务的支持,但是自己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需要选择合作伙伴,投资九曳是最好的决定。”
2.餐北斗:餐饮物流供应链品牌
餐北斗物流是一家专注于中国餐饮经营、食品加工与经销领域的物流运营商。餐北斗自主研发了一套“物流总包+SaaS”的运营模式,通过为餐饮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植入信息化系统和专业团队,实现仓储和配送的资源共享,以订单驱动冷链物流仓储的运营和冷链运输资源整合,形成低成本、可控、安全、高效的餐饮食材物流运营网络。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经过改造的物流系统效率可提高15-20%,人工效率提高30-40%,仓库的坪效提高20-30%,仓库货物吞吐量能增加约30%,车辆效果提升约20%。
餐北斗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晓波表示,此次A+轮融资具有里程碑意义,本轮融资后公司将在现有运营中心基础上继续扩充物流网络、聚集高级人才和升级信息系统,并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更多的餐饮食品物流整体成本控制、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物流行业最新动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