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报告由《物流新闻》和《蔡京资本》联合制作,来源为交通部、国家邮政局、中国工业信息网及相关公司公告。
一、2018年10月物流整体运行情况
2018年10月,水运和公路运输总货运量为42.7亿吨,增长率为%。整体情况略高于第三季度0.4%的平均水平,整体货运量趋于良好。2018年10月,水运和公路货运总周转量为1.5亿吨/公里,增长率为%。整体情况略高于第三季度平均水平1%。整体货运成交趋于良好,今年拉开了旺季序幕。
1.汽车运输
道路货运量:10月份道路货运量362870万吨,累计3227175万吨,同比增长%。
道路货物周转量:10月份道路货物周转量65257,080万吨/公里,累计完成578,286.3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
2.水运
水路货运量:10月份水路货运量64022万吨,累计575.847万吨,同比增长%。
水路货物周转量:10月份,水路货物周转量86128.084万吨公里,累计完成809492.08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9.0%。
其中,2018年1-10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109.306万吨,当月全国完成112.551万吨,同比增长%;其中,1-10月外贸货物吞吐量347679万吨,当月34198万吨,同比增长%。
沿海合计:2018年1-10月,货物吞吐量770533万吨,当月完成76671万吨,同比增长%;其中,1-10月外贸货物吞吐量310702万吨,当月30424万吨,同比增长%。
内河:2018年1-10月,货物吞吐量338773吨,当月完成35880万吨,同比增长99.4%;其中,1-10月外贸货物吞吐量36976万吨,当月3774万吨,同比增长103.3%。
此外,2018年10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当月为2124.38万标准箱,年初以来累计20741.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5.1%;从货物重量计算,当月全国完成20879.81万吨,累计完成202341.16万吨,同比增长106.1%。
沿海地区:10月完成1,882.65TEU,累计完成18401.83万TEU,同比增长105.1%;按货物重量计算,10月沿海完成18134.23万吨,累计完成176607.37万吨,同比增长105.4%。
内河:10月完成241.73万标准箱,累计完成2340.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5.1%;按货物重量计算,10月内河完成2745.58万吨,累计完成25733.79万吨,同比增长111.1%。
注:TEU是二十英尺当量吨的缩写,以长度为20英尺的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为国际标准单位。TEU通常用于表示船舶的集装箱装载量,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和换算单位。
3.铁路运输
2018年1-10月,全国铁路货运量继续高速增长,累计完成33.28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10月份全国铁路货运量达3.546亿吨,同比增长10.1%。装车方面,10月份国铁日装车14.9万辆,打破了9月份刚刚创下的日装车14.83万辆的历史纪录。集装箱运输继续快速增长,全月每天全路装载车辆21837辆,同比增长36.4%。
今年1-10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6331.29亿元,同比增长1.2%,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这
此外,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运行态势。1-10月,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014.8745亿元,占去年同期的100.6%。其中,公路建设完成176378502万元,同比增长99.9%;内河建设完成4689.695万元,同比增长104%;沿海建设完成4433.924万元,同比增长79.8%;其他建设完成4646.624万元,占去年同期的197.9%。
二、2018年10月电子商务快递整体运营
根据国家邮政局披露的数据:1-10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394.3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4780.5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89.6亿件,同比增长23.9%;异地业务量累计295.9亿件,同比增长27.1%;国际/港澳台业务总量8.8亿件,同比增长38.4%
。10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6.9亿件,同比增长25.2%;业务收入完成534.2亿元,同比增长19.6%。
1-10月,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7%、75%和2.2%;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1%、51.2%和10%。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1-10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9.9%、12.2%和7.9%,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11.2%和8.8%。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1-10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1.3,较1-9月下降0.1。
10月快递数据简评
10月行业数据显示,行业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客单价仍在下降。进一步验证目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认为快递行业目前有一喜一忧。一喜在于,整个行业正在向头部集中,新进入者及小型快递企业越来越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一忧在于,对于加盟制快递,头部企业面临因杀价竞争而导致的客单价下降,进而延伸到毛利率的下降,在双十一我们甚至看到部分商品3元包邮,客单价的进一步下降,对于整个行业长期发展不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双十一,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宣布将对全国各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送费上调,上调幅度为0.5元/票,10月1日起执行。
以下为当月部分上市快递企业经营简报,在此一并汇总,供读者参考。
顺丰控股
10月快递业务营业收入72.99亿元,同比增长21.06%;业务量3.01亿票,按年增长18.04%;单票收入24.25元,增长2.58%。
圆通速递10月快递产品收入20.70亿元,同比增长18.09%;业务完成量6.29亿票,同比增长31.02%;快递产品单票收入3.29元,同比下降9.87%。
申通快递10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47.09%;完成业务量5.11亿票,同比增长44.60%;快递服务单票收入3.25元,同比增长1.88%。
韵达股份
10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29.75%;完成业务量6.64亿票,同比增长43.41%;快递服务单票收入1.69元,同比下滑9.53%。
10月份,通达系快递公司业务量保持平稳快递增长,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各家尽不相同,申通快递受益于管理变革,10月业务量增速环比提升4.4pct至44.6%,今年以来首次领跑行业;韵达股份得益于精细化管理,10月业务量延续高增长趋势(环比提升0.7pct至43.4%);圆通速递受益于内部管理机制理顺及服务品质提升,10月业务量增速环比提升5.8pct至31.0%。
需要提醒的是,单票收入并不同于快递单价,各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财务报表统计方式不同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顺丰为直营模式,营收为全网快递,圆通、申通、韵达营收为总部收入,其中申通、圆通业务收入含派费,韵达业务收入则不含派费。
三、2018年10月物流科技动态
1.阿里将发射两太空飞行器,服务双十一
最新获悉,双十一前后,阿里巴巴将启动“一站一星”计划,向太空发射“糖果罐号”迷你空间站和“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
据项目组人士介绍,该计划能更好地实现双十一期间线上、线下互动,届时全球消费者可以收到诸多来自太空的惊喜,分享快乐。
此外,阿里还将通过“一站一星”计划,和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探索相关空间技术及无人驾驶技术的行业落地。
2.菜鸟未来园区首次投入天猫双11
今年是第十个天猫双11,也是物流行业迎来的首个IoT技术双11。菜鸟网络于10月25日宣布,位于江苏无锡的中国首个IoT未来园区正式投入服务天猫双11。该园区内的近700台机器人也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机器人智能仓库。菜鸟用IoT物联网技术打造的未来园区,加上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相当于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物流园,把人工作业模式,变成了实时在线和自动化作业。
菜鸟方面表示,随着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的不断连接,通过技术创新,骨干网的节点枢纽变得更加智能,将带动整张物流网络的效率明显提高。
物流园区的IoT智能设备可以自动识别人员进出,指引货车行驶和装卸,也能对周界安全、消防通道,甚至抽烟等细节行为进行识别和自动报警。目前,整个园区运营效率相较于传统园区提高20%。
菜鸟无锡未来园区的机器人仓库也刷新了行业新纪录。当天,近700台菜鸟AGV“小蓝人”正式上岗,组成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军团,成为天猫双11的仓内主角。据介绍,无锡未来园区的高密度自动存储仓库储量是普通仓库的5倍。包裹生产后,进入智能分拨系统,自动被分往华东地区的200多个路向。
3.
京东磁悬浮技术打包快递,效率提升10倍
为迎接双11大促,京东物流正式启用智能包装机,使用了磁悬浮技术打包快递,打包效率高达1000件包裹/小时,较传统的打包作业提升10倍。京东物流设备规划部负责人王琨表示:“目前,智能包装机主要用于各品牌手机、路由器、智能手环等商品,今后还将扩充到图书、个护美妆等其他品类的商品。在国内电商物流领域,京东物流此次包装结构及包装方式的应用,尚属首例。”
磁悬浮技术是智能包装机的一大亮点。磁悬浮技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电梯以及一些高精度的机械加工等,具有高速、精度高、摩擦力小、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京东物流此次使用磁悬浮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多种不同规格纸箱的快速定位,通过自动选取与商品规格相匹配的包装,节约包装耗材的使用。智能包装机采用热熔胶封口技术,替代原胶带的使用,实现了单一纸质材料的应用,方便回收和循环使用。
4.顺丰又一款大型无人机公开首飞
10月16日,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塞外某飞行试验基地共同开展了基于物流运营场景的飞鸿-98大型物流无人机演示飞行试验。本次演示飞行试验是飞鸿-98国产化大型物流无人机继首飞成功和取得国家民航局适航审定试点批复后,首次国内公开演示飞行,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该无人机具有短距起降、载重量大、货仓容量大、可靠性高、性价比优等特点。目前,国家民航局已批准飞鸿-98作为国家民航局适航审定试点项目,并将于2019年6月完成全部试点工作。该机型将在国内大型民用无人机领域探索建立适航标准、完善无人机管控、解决空域管制等方面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
飞鸿-98投入运营后,将对顺丰支线运输力量进行有效补充,对提高支线运输效率、降低航空物流成本、解决飞行员短缺及人体疲劳极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飞鸿-98可打通国内干线与支线的航空物流新通道,同时为需求日渐增长的生鲜冷链产品和医疗用品等高附加值货品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运输手段,进一步加强了顺丰“地网+天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资源优势,保障物流效率提升。
5.Geek+曝光全自动化仓库
10月9日,Geek+上传了一个3D动画,对其全流程自动化仓库进行了曝光。在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动化仓库运作的流程。
首先,通过无人叉车搬运托盘入库,随后机器人搬运托盘再进入高位存储区。叉车和机器人协作进行批量出库。其中,“订单到人”拣选由M100完成。P800可以搬运托盘进行上架,并完成“货到人”拣选,还可以自己“乘电梯”。拣选工位连接打包台,包裹进入分拣输送线。之后,包裹会被自动分拣。机械手把包裹放到分拣机器人S10上自动分拣。最后,包裹由叉车和机器人协作完成出库。
四、2018年10月投融资简报
十月物流行业共发生15起融资事件,其中国内占到7起,国内货运物流和物流信息化是投资的热点,而国外资本大量还流向了同城配送领域。国内获得融资的企业还是以早期融资阶段为主,投资规模以亿元级和千万元级为主。
(一)主要融资事件
1.九曳供应链:生鲜冷链食品供应链运营企业
九曳供应链是一家服务于生鲜冷链电商的第四方物流企业,通过冷链分布式仓储体系提供产地仓的生鲜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宅配等一站式服务。目前九曳供应链国内已经开通26个生鲜集散中心,海外已经开通15仓(其他国家及城市陆续开通中),主要提供九曳鲜仓、九曳鲜运、九曳鲜配、跨境生鲜供应链几大服务。
10月10日消息,九曳供应链宣布获得正大集团数亿元C轮战略投资。九曳供应链创始人/CEO张冰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继续扩大在IT技术和生鲜云仓方面的投入,建设智慧生鲜仓储体系,优化供应链各环节,与正大协同构建全球化的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
在冷链物流方面,九曳供应链的服务范围涵盖了B2B与B2C,可全面支持与满足生鲜全品类的仓储服务。基于九曳鲜仓打造的干支线运输线路达1000条以上,生鲜宅配次日达覆盖县市区域502个、隔日达571个。同时九曳供应链强大的IT团队自主研发信息系统“九曳供应链云平台”,实现供应链所有参与方实时互联,协同作业和优化,其信息化、移动化和可视化的技术与管理最终实现智慧供应链。
此次的投资方正大集团供应链事业首席运营官庄伟元说到,“正大集团投资九曳供应链恰逢其时,正大集团业务想要更上一层楼,需要强大供应链业务的支持,但是自己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需要选择合作伙伴,投资九曳是最好的决定。”
2.餐北斗:餐饮物流供应链品牌
餐北斗物流是一家专注于中国餐饮经营、食品加工与经销领域的物流运营商。餐北斗自主研发了一套“物流总包+SaaS”的运营模式,通过为餐饮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植入信息化系统和专业团队,实现仓储和配送的资源共享,以订单驱动冷链物流仓储的运营和冷链运输资源整合,形成低成本、可控、安全、高效的餐饮食材物流运营网络。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经过改造的物流系统效率可提高15-20%,人工效率提高30-40%,仓库的坪效提高20-30%,仓库货物吞吐量能增加约30%,车辆效果提升约20%。
餐北斗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晓波表示,此次A+轮融资具有里程碑意义,本轮融资后公司将在现有运营中心基础上继续扩充物流网络、聚集高级人才和升级信息系统,并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更多的餐饮食品物流整体成本控制、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物流行业最新动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