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的总体分析
台湾省所谓“九位一体”选举,是指台湾省所有县市的九位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将在一天之内进行,其中包括“直辖市市长”、“县市长”、“直辖市议员”、“乡镇长”、“乡镇公民代表”、“村长”、“直辖市山区原住民区长”、“直辖市山区原住民代表”。在2018年“九位一体”选举中,共有22个县市报名参选,争夺席位。根据台湾省选举机关的选票统计,在22位县长中,中国国民党赢得15席,民进党赢得6席,另一位是非党。这次“九位一体”选举有什么特点?民进党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1.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特点分析
纵观2018年11月24日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与2014年“九位一体”选举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韩流”造成的溢出效应,激起了台湾省人,尤其是高雄人前所未有的投票热情。所谓“韩流”指的是韩国的余,他只带着一瓶矿泉水走遍高雄,让原本属于民进党铁板一块的高雄疯狂,成功推动了整个国民党的选举,变成了“一人救一党,一党救高雄”。所谓“一人”是指韩愈,第一个“一党”是指国民党,第二个“一党”是指民进党。为了挽救高雄的选举,蔡英文、赖清德、等民进党重量级人物都前往高雄为民进党候选人陈参选。高雄选举失利震惊民进党,让全岛关注。
韩国宇是谁?其实韩余也不是政治业余爱好者。他再次当选为台湾省第二、第三和第四任“立委”。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上闲了18年,被民进党激活的韩国余。这是因为韩国人俞被他的朋友柯文哲聘为台北市农产品行销公司(以下简称「北农」)的总经理。但民进党在2016年台湾省全面夺权后,消灭了国民党,甚至免去了北农总经理的职务。首先是“新动向部”的段奕康将军,极力包围韩国的于,两人在网上交换了意见。此后,民进党“立委”围攻骂是“菜虫”,迫使韩国人俞辞职,由蔡英文的密友吴银宁取而代之。有人说“这是民进党上台以来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事实上,如果韩国的俞没有被民进党炒鱿鱼,她应该还在北农卖菜。就连台北市长柯也说:
【“以前韩国的于在北农是个不错的总经理,为什么要捅这个马蜂窝?今天去高雄很危险。”。】
下台后,韩国余于2017年1月12日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在5月20日的投票中仅获得5.84%的选票,在五位候选人中仅排名第四。此时的韩国于在党内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9月7日,国民党主席任命韩愈为高雄市委书记。2018年4月9日,韩国余在将户籍迁到高雄后,代表国民党宣布参选高雄市长。5月21日,他被国民党正式提名。至于韩国余参选高雄市长,台湾省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不可能的选举。第一,韩国余是从外省空降到高雄的。没有政党的奥运援助,也没有选举基金;第二,高雄是民进党的铁票区。在高雄,民进党运作了二三十年,挖的三尺是绿的。民进党不能失去高雄;第三,民进党候选人陈不仅获得满贯
据台湾省舆论报道,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最激烈的选区高雄的热度,远超各方预期。台湾省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了,狂热和激情全面爆发。在高雄的凤山、冈山、岐山等关键指标地区,韩国人余以“秃头”、“卖菜”为荣。他以诚实、朴实的语言和蓝绿不分的理念,深深打动了曾经是绿色阵营铁杆支持者,现在感到绝望和无助的农民的认同。“三山”的胜利为他赢得市长宝座铺平了道路。“韩流”席卷新北、台中和贾云,一路横扫数千大军。的确,没有“韩流”的外溢效应,国民党既不会有如此辉煌的战绩,也不会重新燃起对国民党和党外势力及人民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韩国人战胜陈的原因探究如下:
第一,南韩的俞虽然是高雄党部主席,但他不是传统的国民党候选人,他也有独特风格的选举策略。正是他的个人特质和魅力,造成了“韩流”。韩余的个人特点和选举风格是:没有竞选总部,没有干事,没有旗帜,没有嘉宾,没有票,没有抹黑,没有擅自集资,没有人身攻击等。对此,台湾省《联合报》表示:
【“韩国的于独自深入高雄.他的勤奋和热情,不仅激发了高雄人的变革意志,也点亮了国民党的前景。这种赤膊奋斗的燃烧精神,比起国民党流行的“花轿文化”和“洁身自好”的自私自利,实在是少见。】
韩国于的举动,
【“不仅走出一条新鲜的路,还能打动老百姓,让对手找不到攻击点”。[1]】
其次,韩国语余抓住了高雄人的症结:“高雄又老又穷”。要让高雄人「发财」,就要让渔农业产品「适销对路」。这些口号简单平实,没有任何花腔,却能掀起千尺浪,因为那是当地人最基本的愿望。台湾省《中国时报》评论:韩国的俞以惊人的气势夺得高雄市长宝座,证明人们的观念已经改变,“为经济而奋斗”是大多数高雄人的期待。其实“老穷”不只是高雄,台湾省也有。台湾省人民也希望回到“发财”的旧时光。因此,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关注民生问题,重视基层福利,这是赢得选举的关键。
第三,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强调不分蓝绿一起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未来的竞选活动
就是网络战,谁能够善用移动互联网,谁就能够赢得选举票数的最大增量。美国2016年大选特朗普赢就赢在善用互联网。韩国瑜善用网络还得益于民进党的助攻。此话与“北农”事件相关联:由于韩国瑜继任者吴音宁在经营管理上表现得极其幼稚无能,被称为是看不懂财报的“高级实习生”,却坐领250万新台币的年收入,饱受社会各界挞伐。民进党和亲绿媒体则极力偏袒吴音宁,就连蔡英文都披挂上阵护航吴音宁。正是由于吴音宁事件的持续延烧,使得韩国瑜得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韩国瑜乘势而为,主动出击,博取媒体关注,引发社会热议。人们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韩国瑜的确是一个能干、亲民、清廉、口才的干才。加之韩国瑜在网络直播的同时,强调不分蓝绿,共同打拼的喊话,最终战胜了刻板、木讷的陈其迈,赢得了广大高雄选民的多数认同。第二,台湾两大政党对决的格局虽未打破,但政党政治趋向弱化,意识形态已经不能左右选情。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之后,第三势力崛起,其势头之盛,似有打破蓝绿两党高墙的希望。然而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显示:两大党体制的政治环境依然根深蒂固,尽管新竹县的“民国党”徐欣莹声势虽高,依然不敌国民党提名人选;柯文哲虽然人气甚高,又掌握行政资源,但竞选末期仍然受到两大党夹杀,连任之路充满艰辛。《中国时报》认为:“台湾政治运作,绕了一大圈,仍难摆脱蓝绿两党的操控”。但是民众已经厌倦了蓝绿两党的意识形态恶斗与政治操弄,普遍的认知是“顾经济,要民生”。所以在这次选举中民进党过去最善于使用的“省籍牌”“统独牌”“悲情牌”“中国威胁牌”通通失效。事实表明:意识形态已然不是万灵丹,不仅无助于选情,而且会加速民进党的惨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选举表面是国民党赢得大选,实则不是国、民两党的决战,而是台湾民众为保饭碗同民进党进行的一场决战。
第三,在选举方式上,网络、直播取代了政党标签,台湾地区的年轻世代的政治参与度更显积极。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的“柯文哲现象”和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的“韩流”现象,都说明网络和直播的极端重要性。韩国瑜团队就那么几个年轻人,没有经费来源,照样打得虎虎生风。在今天的台湾,年轻选民数量的增多和参政意识明显增强,年轻选民已经成为蓝、绿等政党争夺选票的群体,年轻世代已经成为左右台湾未来政治动向的关键。同时,超越“蓝绿”、打破“蓝绿”高墙,已成为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理诉求。事实证明:谁不懂网络和失去年轻人,谁就会失去未来。
第四,此次选举仍然是混乱与各种烂招充斥其间。选举乱象之一就是“九合一”选举与公投案捆绑。与上一次“九合一”选举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不同,这次投票,除了“九合一”选举地方公职人员,居然有十件公投案,堪称台湾选举史上最为复杂的选举。众所周知:利用“公投”获取私利一直是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用以绑架民意、推动“台独”、挑衅大陆、骗取政治私利的工具。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时期陈水扁就曾经两次强推“公投”,其结果均被台湾民意所否定。这次“九合一”选举因公投门坎降低导致公投案“大爆发”。对此,绿营把持的台湾选务主管机构秉承“上意”精心“护航”。就连亲民进党的《自由时报》都批评“中选会”未能预做妥善规划处理,以致选民大排长龙,不仅长时间等待,还闹出“边投票边开票”“边等投票边看电视”的场面。《自由时报》认为:民进党已经“失去多数民众支持,不只在一个县市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体执政出了问题”。[2]其实,民进党当局之所以在公投案门槛方面放水,其目的就是混淆视听,为未来进行“统独”公投试水。
选举乱象之二就是各种烂招充斥选举期间。在此次选举中,由于受岛内长期劣质选举文化影响,低俗文宣、各种抹黑、抹红、抹黄,无所不用其极,其结果根本无法实现一场干净、公正的选举,这就使得一直标榜为“亚洲民主灯塔”的台湾“民主”大打折扣。连非蓝非绿的台北市长柯文哲都说:台湾政治常常搞得每个人都在违法边缘,不选举的话就安居乐业,一选举你就惨了。
第五,包藏祸心的“东京奥运正名公投”最终遭台湾民意否决,说明“台独”分裂活动注定不得人心。谁都知晓,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国际社会的根本准则。早在2018年7月间,东亚奥委会以台湾推动“以台湾为全名申请参加所有国际运动赛事及2020东京奥运”,认为是政治干预运动,取消了台中市2019年“东亚青运”的主办权,引发台湾社会极大震动。然而在民进党当局支持和纵容下,台湾岛内极少数“台独”分子仍然操弄所谓“东京奥运正名公投”案。对此,国际奥委会曾经三度致函台湾当局,表示不会核准改名,且有可能中止中华台北会籍。台湾社会主流声音明确表达强烈谴责,台湾多位运动员在投票前站出来表达反对立场,发出“我要参加奥运会”“政治不要介入体育”的强烈诉求。对此,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明知不可为却仍一意孤行,足见其无视国际规则、以政党利益凌驾于民众利益、以民粹手段行政治骗术的真实面目。[3]“东京奥运正名公投”失败的结果表明:这不只是民众决定保护选手的参赛权,更重要的意义是,民众不再信那套悲情恐中牌的假话了。过去绿营擅长利用台湾地区蒙受大陆打压,国际处境孤立,民众对大陆心怀忧惧,只要大打“恐中牌”,挑拨台湾民众的悲情,撕裂族群煽动分裂,再把对手戴上中共同路人的帽子,就能牢牢抓住选民的支持。[4]事实再度说明:“东京奥运正名公投”未能过关,是台湾民众高度认同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向台湾当局进行分裂活动发出的明确警告。
以上五方面是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特点。
2.民进党惨败的原因分析
当“九合一”选举开票结果出炉后,蔡英文在得知败局已定的当晚,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蔡英文动作之快,可见用心之深。从表面看是告诉社会她要承担起败选的责任,其真正用意则在于为其败选止血,以免冲击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寻求连任。随后,蔡英文在检讨败因时,两度学外国领导人谈话形式发表“回廊谈话”,同时在社交网站发表长文。蔡英文宣称:“我们在往‘进步价值’前进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社会大众有没有跟上”。蔡英文的意思是,民进党的改革是正确的,只是民众没有跟上,从而将败选的责任推给民众。在“回廊谈话”中,蔡英文针对选后民进党内派系蠢蠢欲动,强调三点:面对逼宫,她强调民主政治不是宫廷剧,党在困难时斗争不是解药而是毒药;面对赖清德、陈菊动向,她说自己跟赖清德是紧密工作伙伴,相信未来也是;对于白绿合作,她也递出橄榄枝说,我们下一阶段就是要集结最大民意的支持。[5]
蔡英文之所以坚决慰留赖清德和陈菊,一是确实是民进党内缺乏人才;二是要把赖清德、陈菊两人紧紧和自己绑在一起,共同承受败选责任;三是以寻求2020年“蔡赖配”而打压党内让赖清德代表民进党参选的呼声。由于赖清德在宣布请辞后又立即接受蔡英文的慰留,招致社会各界特别是国民党的强烈质疑,就连民进党内对此也有不同看法:民进党内“新潮流系”大将段宜康对“慰留”事件颇多指责;民进党创党元老、“独派”大佬林浊水宣称“现在遭遇这么惨重的选举挫败,人都不动是完全不能交代”。当12月13日晚民进党中生代跨派系推举出台湾行政部门“秘书长”卓荣泰参选党主席时,民进党大佬吴乃仁宣称“忍无可忍”,随即辞职。上述事实足以表明民进党内在2020年大选候选人问题上的斗争已经正式登场。
与蔡英文相比,赖清德在检讨“九合一”选举败选原因时还算相对具体,他称:选举结果明白显示民众对施政并不满意,并归纳5项施政缺失:“政府施政未能体会人民生活辛苦”“政策规划不够周延完善”“改革引发重大争议和不满”“假讯息攻击来势汹汹,政府欠缺有效、快速的因应能力”“立法与行政的互动要领及政府用人皆有待改进”。[6]对于赖清德的检讨,民众同样不买账,因为他和蔡英文的共同特点都是将败选原因归咎于民众,而不从自身政策根源进行检讨。对于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的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
第一,民进党败选的根本原因在于否认九二共识、挑动民粹和全面推行“去中国化”。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放弃“台独”理念,是民进党和蔡英文的一贯主张。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称:“我们也将致力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两岸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我们也将努力维持现有的机制。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蔡英文在台湾2016年“双十节”庆典的演讲中只承认“九二会谈”事实,而不承认“九二共识”和未放弃“台独”理念;不同之处在于又制造了迷惑天下人的“新四不政策”:“承诺不会改变”“善意不会改变”“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然而在9月29日《给民进党党员的信》中又呼吁民进党人“要力抗中国的压力”。原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说她的“5.20”就职演说是“一张没有完成的答卷”,充分表达了大陆民众对蔡英文的期许。然而蔡英文在同年7月22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明确宣称:“设定期限,要求台湾政府违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对方的条件,其实可能性是不大的”。这句话非常明确表达了蔡英文是不会接受“九二共识”的。更有甚者,蔡英文与民进党当局在其执政的两年多里,千方百计制造分裂,全面推行“去中国化”,其两岸政策的特点是:其一,在政治上,顽固坚持“柔性台独”立场,否认“九二共识”。其二,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强调摆脱与大陆交往,推行“新南向政策”。其三,在文化上,沿袭李登辉与陈水扁,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与“教育台独”。其四,在军事上,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挟洋自重,企图“以武拒统”。其五,在对外关系上,奉行亲美日抗中路线。
正是由于民进党当局与蔡英文始终否认“九二共识”与全面推行“去中国化”,才导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和全体台湾民众努力创造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被破坏。基于此,台湾民众将台湾最大的政党称之为:“讨厌民进党”,怎样教训“讨厌的民进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选票把民进党从执政舞台上拉下来。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中,陈其迈和台中市的林佳龙主打“顾台湾”与“台湾价值”,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同党获胜的郑文灿则不打意识形态牌,却能在泛蓝占优势的区域取胜。即使在深绿区的韩国瑜,在选举前夜并没有掩盖自己的政治倾向,明确宣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九二共识”,反而获得了巨大胜利,包括一些深绿铁杆都宣布支持韩国瑜。选后韩国瑜又宣称将在市府设“两岸工作小组”,在“九二共识”前提下,与大陆经贸沟通,帮助高雄经济找出口,蓝营县市长当选人亦纷纷响应。在台北,作为国民党的候选人丁守中却不敢谈“九二共识”,反让主张“两岸一家亲”的非蓝非绿柯文哲获胜,柯文哲获胜后立即启动了台北上海“双城论坛”。由此可见,2018年台湾“九合一”民进党惨败,是台湾民众高度认同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执政绩效不佳,造成天怒人怨。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遭遇惨败,就是执政绩效不佳。而民进党全面执政两年多来,连赖清德在检讨中都坦言:基层民众对经济成长无感,“政府”未实时察觉并实时改善;农产品产销失衡,“政府”没有超前部署与调控;大陆游客不来南部和东部冲击观光业;《劳基法》修法争议冲击中小企业和基层劳工生活;打击空污操之过急,引起社会不满;一边
台湾大陆 台湾当选
11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记者会。新闻发言人肖就惠台实施31项措施、台湾省从美国购买军舰、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等答记者问。马晓光表示,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两岸同胞应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中新社记者张勤照片'/
数据地图: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肖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新社记者张勤照片
【台湾省向美国购买军舰,以武力对抗毫无前途】
台湾省从美国购买的两艘护卫舰上周上市时,台湾军方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对这艘军舰寄予厚望。它不仅说要努力训练战备,打造可靠的战斗力,还说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了。马晓光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保证。任何依靠武力进行对抗的企图都是没有前途的。
[在《告台湾同胞书》年的许多想法在过去40年里都实现了]
距离《告台湾同胞书》出版40周年只有一个多月了。记者问内地是否会举办相关纪念活动。马晓光说,40年来,通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已经成为现实。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两岸同胞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回应才真旺姆-全提到的“不拒绝统一”]
才真旺姆马英九最近提出了“不拒绝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的原则来维护两岸和平与发展。马晓光表示,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两岸同胞应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大陆从未干预台湾的选举。台湾当局故意捡东西]
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即将举行。民进党当局声称大陆干预镇压台湾省,主张台湾省人民对抗大陆。马晓光表示,民进党当局故意在两岸同胞之间制造障碍,挑起敌意,破坏两岸关系,以获取选举利益。企图以这种方式反复愚弄台湾省人民,低估了台湾省同胞的判断力。
在回应一名候选人关于大陆提供资金秘密帮助某些候选人的声明时,马晓光说,众所周知,我们从未干预台湾省的选举。这种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捏造,请台湾省同胞不要相信。
中新社记者杨克佳照片'/
数据地图: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例行记者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新社记者杨克佳照片
【介绍惠台31条款实施进展,台湾当局阻挠】
在新闻发布会上,马晓光介绍了“31惠台措施”实施的最新进展,并表示台湾民进党当局的阻挠和不断超重剥夺了台湾人民在就业和发展方面的权益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只会进一步失去民心。
【台湾居民在大陆参加社保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几天前,台湾事务委员会
网购节“双十一”不仅席卷大陆,也在台湾省掀起热潮。马晓光表示,台湾省人和台湾省电商积极参与“双十一”购物活动,台湾省同胞既是消费者,也是卖家。“双十一”购物活动对刺激台湾省消费、扩大出口贸易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两岸互利共赢的事情。
【介绍李明哲相关情况:今后我们会继续安排访问】
台湾省的一名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李明哲最近两次被转移到监狱,因此他的妻子不能探望他。台湾省有人很担心他的情况。目前情况如何?
马晓光回应称,李明哲已于2018年10月28日被送回湖南省赤山监狱。关于家属探视,监狱解释了暂时无法通过适当方式探视当事人家属的情况和原因。自李明哲服刑以来,监狱一直依法处理家属探视事宜,其家属也多次探视,今后还将继续安排探视。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