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湾选举结果 台湾立委选举

admin 2788 6
2016台湾选举结果 台湾立委选举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2016台湾选举结果 台湾立委选举

2014年底,台湾省“九位一体”地方选举结束,国民党落败,民进党意外获胜。台湾省政治界由“大蓝小绿”变为“大蓝小绿”,由“北蓝南绿”变为“处处绿”。那么,这个选举结果是否意味着台湾省的蓝绿二元政治结构被打破了呢?台湾省的政治板块运动是偶然还是必然?民进党什么都不做怎么能大获全胜?这个结果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些重大问题需要深入解读和分析。

蓝绿二元政治结构被打破了吗

今天台湾省的政治结构是蓝绿二元结构。在这次台北市长选举中,以柯或第三势力为代表的“白人势力”大获全胜,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放大效应,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台湾省的政治发展开始超越蓝绿。那么,台湾省的政治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或重大的变化,第三势力是否已经成为一股独立于蓝绿之外的政治力量,都需要认真考虑。

2014年12月3日,国民党主席才真旺姆在例行会议上辞去党主席职务

2016台湾选举结果 台湾立委选举

第三势力往往被认为是中间选民。中间选民中,有经济选民,也有理性选民。所谓理性选民,就是极少数超越蓝绿,在经济和执政能力的基础上理性投票的选民。经济选民是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选民。按照这个定义,并不是所有的中间选民都会继续支持柯文哲。

事实上,作者和外界都曾讨论过以柯为代表的“白人权力”或柯现象。可以肯定的是,绿色阵营是柯文哲的基本支持者,否则仅凭所谓的第三势力是不可能赢得选举的。以民进党在上次台北市长选举中的近65万张选票来看,柯非绿党阵营的票数最多不应该超过20万(因为民进党在台北的票数有所增加)。所谓“白人势力”,其实主要是近几年兴起的民运势力,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是否属于第三势力值得怀疑。由于他们的主张和主张与民进党基本一致并支持民进党,所以只有少数与民进党政治主张不同,一般属于泛绿阵营,即极少数浅蓝色选民和部分中间选民支持柯。

根据台湾省的政治现实,台湾省第三势力很难存在和发展。关键是台湾省内任何一个政治势力或派系都无法回避台湾省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定位,最终的选择必须回到蓝绿阵营。过去,李登辉、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都曾努力打造第三种力量,但都失败了,都逃不出蓝绿色的架构。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可预见的未来,台湾的政治蓝绿色二元结构不会改变,而只是蓝绿色力量对比的反转,从“大蓝小绿”到“大绿小蓝”。一些重要的数据可以充分显示蓝绿色功率对比的显著变化。第一,台湾22个县市,国民党统治县市由15个减少到6个,民进党由6个增加到13个,党外人士由1个增加到3个;根据蓝绿结构,呈现“蓝8绿14”。其中6个城市(6个直辖市)由“蓝4绿2”变为“蓝1绿5”。第二,国民党在22个县市的总票数为499万,民进党参加选举的17个县市的总票数超过583万,超过国民党的84万张选票;根据蓝绿结构,台北市柯85万张选票中的65万张被列为绿色阵营(上届不乐观的在台北获得近63万张选票),民进党未参加选举的县市获得约20万张选票,因此绿色阵营的总票数达到668万张,比蓝色阵营多近170万张。第三,在这次地方选举中,国民党共赢得499万张选票,比2012年才真旺姆马英九赢得的689万张选票少190万张。对比以上结果,绿蓝选民差距在170万到190万票左右。第四,台湾人口2300万,民进党执政的县市人口1444万,占台湾总人口的61.7%;台湾有1850万合格选民,民进党13个执政县市有1140万人,占%,绿色阵营有70%以上的合格选民。第五,国民党县市长选举投票率由上一届(2010年)的%下降到2014年的40.7%,下降了7.18个百分点;民进党从%上升到%,台北市上升了%。

可以说,台湾这次“九位一体”选举,彻底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版图,改变了蓝绿力量的平衡,也将改变台湾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但并没有改变台湾蓝绿二元结构,很难超越蓝绿。除了少数中间选民,在重要选举中仍然是“蓝换蓝,绿换绿”,基本的蓝绿盘仍然是影响选举的关键因素。

相关阅读

  • 台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湾选举票数更新 今天台湾选举情况怎么样了
  • 了解一下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 绿营惨败
  • 台湾选举如何 台湾选举最新
  • 台湾大陆 台湾当选
  • 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 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
  • 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 台湾大陆 台湾当选
  • 2016台湾选举结果 台湾立委选举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2589.html

    标签: #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