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admin 2451 3
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徐家勇

11月25日凌晨,台湾省“九位一体”选举结果揭晓。在备受瞩目的县长选举中,民进党惨败,原13位县长只剩下6席。国民党大获全胜,县市长由6席增至15席,尤其是从民进党手中夺得高雄、台中、彰化等重要县市的执政权。没有党员身份的台北市长柯文哲以3254票的微弱优势再次当选。这次选举是蔡英文政府的“期中考试”。选举结果主要反映了台湾省人民对民进党执政两年多的高度不满,特别是表达了改善经济民生、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的强烈愿望,这将对台湾省政局产生重大影响,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仍面临风险和挑战。

选举结果分析

蔡英文政府的失败引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民众改变了他们的惩罚性投票,这是民进党惨败的根本原因。2016年,民进党凭借“全面执政”的优势上台。在国内为所欲为,经济发展不好,政策纷争不断,打压异己,制造对抗,夺权占空间,吃相不好,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在两岸和对外领域,他们针锋相对,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推行“新南下政策”,企图“联合美日反大陆”。海峡两岸的僵持对台湾省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台湾省人民深感忧虑。两年来,民调一再显示蔡英文政府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屡创新高。但蔡英文政府不反省自己,依然一意孤行,导致民怨堆积。最后在这次选举中找到了一个发泄口,民众以惩罚性的方式投票,导致民进党遭遇雪崩式的惨败。

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韩愈效应”帮助国民党取得了重大胜利,反映了台湾省人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强烈愿望。民进党自重新执政以来,一直致力于国民党的政治清算,试图彻底击败国民党,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以“台湾省独立”意识形态绑架选民,制造来自大陆的“威胁”和海峡两岸的对抗,凸显自身对台湾安全形象的维护,增加其行政的合法性,争取政治而非经济,成为其行政的“特色”。然而,这违背了台湾省人民改善经济和民生的愿望,不仅未能维护台湾省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而且陷入了更严重的治理困境。民进党的“绿色独裁”也违背了台湾省人对“民主”价值的坚持,加剧了台湾省人的失望。国民党高雄市市长候选人韩余以亲民、务实、草根的作风,理解台湾省人民的不满和愤怒,揭露高雄“又老又穷”的真相,用老百姓的语言,提出了明确的争取经济的政治主张,触动了人心,吸引了台湾省人民的热情支持,并尽可能地影响了全岛,形成了一波“韩流”。“韩流”的出现,暴露了民进党的谎言,激发了民众对创新和变革的希望,最终冲下了几十年的绿色思想墙,一举扭转了高雄的选举局面。“韩流”泛滥,也刺激了各县市国民党候选人的斗志,提振了国民党的整体人气,使国民党在选举形势胶着的许多县市大获全胜。

两岸关系在这次选举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这次选举的投票,是大众对蔡英文两岸对峙线的否定。台湾省主流舆论希望双方和平发展,分享大陆的发展红利,但不希望双方陷入僵局。将才真旺姆政府时期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蔡英文上台以来两岸的僵局和对抗相比较,人们深刻认识到两岸关系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但大陆推动实施“31措施”,给予台湾省同胞平等待遇,极大增强了对台湾省人民的吸引力,有效改变了台湾省人民对两岸关系的理解和期待。在这次选举中,蔡英文当局多次强行统一“独立”和“主权”牌,试图激化两岸对抗,谋求选举利益,但均以失败告终。相反,韩国的俞在选举中公开承认“九二共识”,主张利用大陆的发展机遇,赢得了民众的支持。韩的当选表明,台湾省人民对通过和平发展两岸关系来改善经济和民生抱有很高的期望。

选举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青年和新媒体技术在竞选中的重要作用,政治更替的频率明显加快。从2014年的“九位一体”选举可以看出,年轻选民对选举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发出声音,扭转舆论势头。此次大选中,韩国的俞专注于“北漂”回家的问题,引起了南方年轻人的共鸣,网络量不断攀升,导致传统媒体跟风,将“空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年轻选民的急转弯导致选举结果大反转,削弱了过去蓝绿色基本盘在选举中的作用,导致政治反转频率明显加快。

观察选举结果的影响

民进党在选举中惨败,导致其在一年多后的台湾省领导人选举中明显处于劣势。选举结束后,蔡英文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接下来,民进党将进行权力重组,并对路线进行审查。内部派系矛盾可能趋于公开,2020年“大选中”谁代表民进党值得怀疑。国民党用新的舆论和“公投”的结果来监督和平衡民进党政府,会更有力量。无论是政治清算还是公共政策的推动,民进党政府的合法性都进一步下降。从过去县市长选举和台湾省地区领导人选举之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来看,民进党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扭转舆论趋势是相当困难的,在2020年维持政权将面临艰巨的挑战。

国民党士气大振,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但也面临着创新与团结的新问题,需要解读台湾省新的舆论,做出新的调整。国民党的伟大胜利颠覆了当地的政治版图,声势起而不降,为一年多以后台湾省领导人的选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国民党大获全胜的重要原因是韩流逆转了选举格局。仔细分析“韩愈现象”,最重要的特点是韩愈不同于国民党的传统形象,其新的打法引起了台湾省人民的热情和期待。其实是延续了2014年以来岛内想要“超越蓝绿”的社会条件和舆论,所以选举结果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国民党的胜利。从国民党在2014年“九位一体”选举中的失败到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的失败,反映了选民对发展民主政治的期望

人不选党”“做不好就下台”的心态得到放大。对照现在的国民党,其形象仍然与民众的期待有落差,现在民众对韩国瑜的认可并不等于对国民党的认可。如果国民党仍以传统思维解读这次选举的意涵,以为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券在握,不思变革回应民意,甚至为争取提名而陷入内斗,那么未来的胜选就未必是理所当然。如果国民党能汲取“韩国瑜现象”的成功内核进行深入改造,則必然有重生再起的机会。这都要看国民党能否回应民意新期待,展现改革新气象。

“第三势力”在蓝绿的夹缝中生存,但仍具有民意基础,其成长空间与国、民两党对“超越蓝绿”民意趋势的回应息息相关。选举结果证明台湾政治格局仍被国、民两党所垄断。在两党主导格局下,选民不满民进党执政,大部分选票还是投到国民党身上,“第三势力”暂时难以成军。柯文哲票源的主体基础仍在绿营,在民进党候选人分食绿营基本盘的情况下,其险胜除了绿营选民一定程度的“弃保效应”发挥作用外,不满蓝绿的中间选民和青年选民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此次选举当选的县市议员有近1/3是无党籍,越往基层,无党籍占据的版图越多。这反映岛内不满蓝绿,要求淡化意识形态、改善经济民生的民意趋势,对“第三势力”仍有所期待。将超越蓝绿、团结拼经济作为主要诉求的“韩国瑜现象”延烧,一定程度上与过去“柯文哲现象”一脉相承,说明“第三势力”仍具有民意基础。只要国、民两党对台湾民意变迁反应迟钝,政党恶斗、治理低效、空转内耗的局面没有显著改善,“第三势力”就仍占据一席之地,影响力不可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柯文哲惊险获得连任造成声势下滑,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可能性总体下降,但仍要看届时国、民两党和民意情况,仍不能完全排除其参选可能性。

选举反映台湾民众对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愿望,民进党两岸政策面临调整的压力增大,但“台独”冒险仍是可能选项,两岸关系发展仍面临风险挑战。选举结果清楚反映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两岸对抗路线的否定,对通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分享“红利”、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愿望。民进党当局如果采取进一步挑战大陆的两岸路线,只会加速其下台,其两岸政策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调整压力。如果民进党两岸政策不改弦更张,只能进一步背离民意、加剧困境,不会有出路。蓝营地方执政县市的增加,为两岸城市交流提供新机遇。但民进党仍然在台湾当权,台湾局势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两岸关系还不会根本改观。面对选后的两岸形势,民进党无牌可打,基于过去一贯主张,打统“独”牌、操弄两岸关系维护绿营基本盘、获取选举利益的一贯手段,可能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两岸政策上走向激进,作困兽犹斗。民进党可能会认为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次选举只是地方性选举,统“独”意识形态本就不是主要议题,如果到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形势将不同。可能会在选举中激化统“独”矛盾,试图以此塑造對民进党选举有利的社会环境。还可能误判中美关系,加大“拉美抗陆”,升高两岸对抗。民进党内部权力如何改组,“独”派势力是否扩大在党内的影响力,由谁代表民进党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美国或因不甘心对台影响力的相对下降可能加大力度插手台湾问题、介入台湾政局等,都是影响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可能的变数。因此,两岸关系仍面临挑战和风险。对此,两岸同胞都应保持高度警惕。

(作者系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相关阅读

  • 台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湾选举票数更新 今天台湾选举情况怎么样了
  • 了解一下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 绿营惨败
  • 台湾选举如何 台湾选举最新
  • 2016台湾选举结果 台湾立委选举
  • 台湾大陆 台湾当选
  • 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
  • 别样幸福城蹊跷转让土地 当时买的时候已经丰顶
  • 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
  • 台湾选举2018最新消息 2016台湾选举结果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2587.html

    标签: #台湾九合一台北选举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