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曹杨带着父母去芙蓉北路。这里,曾经是曹杨父母小时候工作的长沙北站。原来总面积1820亩的北站棚区改了。现在,旧的工厂、矿山和车站都消失了。这里,正在演变成长沙金融生态区。
如今的芙蓉北路,高楼大厦刷新了城市的高度。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国际五星级酒店、时尚购物中心、高端精品住宅、充满绿色的生态走廊都将聚集在这里。这里将成为长沙又一张闪亮的名片。
近年来,长沙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创新推进了四增两减、市级统筹、有机棚改和货币化安置工作经验,形成了长沙棚改工作的典范。它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提高了城市的质量。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高度认可。
四增两减促进城市质量的提高
拥挤的窄巷开不了车;破旧的房子容纳了一家三代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沙市中心仍然隐藏着许多这样的棚户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配套设施不足,催生了亟待整治的城市病。
质量是城市的生命。长沙市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棚改是长沙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城市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长沙市棚改以四增两减为导向,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设施、分支网络密度、居民人口密度和发展强度。这样既尊重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城市的现有文脉,又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记者了解到,桐梓坡大板房、清水塘后街等棚改项目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育配套用地、停车场、支路、绿地广场,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棚改,长沙五区新增公益事业用地公顷。
有机棚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长沙棚改模式除了四增两减之外,还包括有机棚改的经验,这是长沙的特色。长沙市住房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坚告诉记者,长沙棚户区的有机改造不是单纯为了改造,而是将改造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芙蓉区都政街,是一条改造前环境较差的窄巷子。余东是这条街的老住户,一家三口开着一家50平米左右的店。杜正街改造前,家里月收入只有7000元,但改造后,俞东开起了食堂。每到假期,大街上都是游客。现在,余东家的家庭收入已经达到人民币/月。
装修前,都政街只有不到30家店铺,每个店铺的月平均租金收入不到1100元。改造后门店数量增至74家,平均每户租金收入增至每月3200元。更重要的是,有机棚改实施后,原本狭窄破败的都政街被修复成为历史商业区。在300米长的都政街上,詹王府、城隍庙等历史遗迹从历史的尘埃中浮出,古宅、水井、店铺都回到老街,以崭新的状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据了解,长沙今年将继续推进有机棚改革。重点实施以朝宗街为代表的棚改工程,让破旧的棚户区变成具有湖湘文化身份和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
货币化安置,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棚改长沙模式中,四增两减和有机棚改长沙两种经验提高了城市的质量
2014年9月,王俊杰所在的黄兴北路棚户区实施货币化安置政策。此外,王俊杰有资格获得15万元的棚户区改造和安置补贴,政府还组织棚改户购买商品房。因此,王俊杰立即以团购价在6公里外的市区购买了一套平方米的商品房。算上安置补偿、住房补贴和税收优惠,王俊杰买房后还剩15万元,没有搬家、装修和租房的压力。
王俊杰生活的变化是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2015年,长沙主城区棚户货币化安置比例已达89%。长沙市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市共有131个改造项目,计划改造户数,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亿元。其中,主城区将继续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确保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80%。也就是说,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王力可接君居民真正从货币化安置中受益。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欲了解更多房地产信息和行业动态,请关注房天下(微信号:房com1999)。
想了解更多关于买房的知识,更多宝典秘籍,请关注方天侠买房指南(微信号:sfzhishi)。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长沙棚改房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