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2月4日电(记者米娜通讯员胡乐标)2月4日,枣庄市召开2021年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计总结了我市“十三五”和2020年教育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部署了2021年教育工作。枣庄市副市长周宗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韩主持会议。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市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郝荣平作工作报告。
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20年的工作,指出“十三五”以来,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市教育取得新突破,达到新水平。全市全力打造“立党之魂,立民德”的党建品牌;大力实施德育三大行动和双培工程,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和评选省级思想政治教育“黄金课程”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十三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1亿元;“全面间伐”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全市十所学校建设全面启动,城乡学校焕然一新;“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义务教育阶段控制保护学校任务、城市居住区托幼任务”将动态清理;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全面启动;计划投资3500万元在枣庄建设高标准的智能教育云平台。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招生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推进“县管校招”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办学模式更加多样,发展活力不断增强。4.8万多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83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2020年本科生上线率达到%(全省上线率51%);共有85名中职生在全国和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62名中职生被确定为首批“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周宗安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一,发展不平衡。“农村薄弱,城市拥挤”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薄弱。第二,工作不到位。财政投入和师资力量不足、管理和监督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第三,评价不科学。教育评价改革不够深入,重智育、轻德育、轻美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周宗安强调,2021年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求教育就是求振兴”的理念,规划教育的未来,全面推进2021年的重点工作。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教育投资。确保全市十所学校在今年9月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各区(市)要明确2021年的目标任务,加大学校建设,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加快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博物馆建设,办好新时期中国优秀、巧妙文化论坛。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培训、引进和保障的资金比例,有效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效率;编辑部、教育等部门加快了教师编制的核定,以弥补不足,确保五年内解散临时代课教师;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着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让教师感受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荣誉感。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培训、交流和任用机制,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继续实施职业教育“赢未来”行动。要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深化德育三个行动,引入个性化教育案例,丰富教育模式改革。推进“四项服务”,根据2021年小学延迟放学、非寄宿制学校餐饮、非寄宿制初中向学生开放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学校公共资源假期等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配套政策和倾斜资金,确保“四项服务”真正落实。继续保证教育安全。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进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幼儿园、学校等特殊场所的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卫生代码检查、体温检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坚决保障师生安全,继续实施校园安全123工程,认真落实《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学校安全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制定安全计划,加强应急演练;围绕“学生自主、学校考勤、家校共治、社会共治、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校园欺凌预防工作。
郝荣平提出,枣庄市202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按照“3434”精神(三个面向,即市属学校是示范,区市教育促进平衡,整体工作水平;四条线,即安全是底线,质量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主线,诚信自律是高压线;前段、义务教育段、高中段三个段抓在一起;四环齐头并进(优化城区、带动郊区、提升镇街、强村),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启动“十四五”目标任务,着力深化新时期教育评估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枣庄教育文化品位、教育质量和特色品牌,为建党100周年、建党60周年献礼
红色基因,培养红色接班人”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上好理想信念“开学第一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打好底色,注重家校联手,推广枣庄十五中家校合作典型经验,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开齐开足体育课,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出台综合防控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综合防控工作机制。继续深化美育改革,大力推动传统艺术、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好美育浸润行动。因地制宜组织好劳动教育。坚持狠抓质量提升。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突出“高质量”这个关键词,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深化改革,真正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办出家门口的名校。促均衡、优布局,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枣庄要高起点编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方面,把“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5所”纳入2021年惠民实事,通过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等形式,加快幼儿园建设和认定步伐,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高枣庄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市),推动落实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和无证园治理,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和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启动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创建,实施“三优化三提升”工程,推广“四联双推”经验,推动集团化办学和结对帮扶,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快市驻地学校建设。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同时,要抓管理、促规范,全面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枣庄全面启动学校管理规范年活动,推动学校“管得好”,其中,重点强调“五个管理”,要加强作业管理,纠正作业超量超纲的问题,尤其注意,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严禁用手机布置作业。全面推进“三名工程”,确保教师“教得好”。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深化“新课堂达标活动”,确保学生“学得好”。以新课堂达标活动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推进方式,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新课堂达标推进机制。聚焦课堂变革,深入开展“三学”“三研”“三练”活动,构建起“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
另外,还要强弱项、兜底线,全面提升教育保障能力。2021年枣庄全方位增加教育投入,全方位提升学校安全防护能力,全方位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惠民服务水平。全面铺开小学课后延时、营养餐配送、初中学校研修室对学生开放、学校公共资源节假日向本校学生开放等“四项服务”,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深化“万师访万家”活动。推进教育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争创“枣庄教育,让您满意”工作品牌,建设全市义务教育网上招生平台,全面实现义务教育网上招生“一网通办”。全方位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高水平搭建枣庄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使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成为新常态。
枣庄各区(市)分管副区(市)长,教体局局长、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负责人,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县级以上干部,科室负责人以及市直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枣庄市政府副市长周宗安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枣庄最新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