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2月26日,三门峡市义马市南村乡黄河大桥下,电站内看到采沙机械轰鸣,岸边水面漂浮着零星垃圾。安阳师范学院“何小青”协助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小组成员胡坤坤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
寒假开始不久,胡昆坤来到家乡附近的黄河大桥进行实地考察。引起他注意的那条河远处是蓝色的,近处是浑浊的。河上有一层薄冰和零星的垃圾,如矿泉水瓶。“可见,河上的垃圾都是人类活动的痕迹,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美丽中国见黄河,青春引领绿色时尚”。根据共青团河南省委的统一部署,大学生沿黄实践活动“回乡”结合“何小青”、“何小智”、“何小二”等7个项目载体,突出环保宣传、文化寻访、产业研究、志愿扶贫等。引导青年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围绕家乡,在黄河沿岸的社区、村庄、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形成实践。
胡坤坤等“何小青”成员分别走访了周口、郑州、三门峡、新乡、济源、阜阳、开封、山西长治等黄河沿岸城市,了解黄河现状和问题,宣讲一对一的河道保护。说服乱扔垃圾的游客和群众,写一篇专业的研究报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录制flash视频和环境微课来宣传和保护黄河知识,胡坤坤说,“环保,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坚持文化传承非遗”,通过在线云团队走访三门峡、洛阳、阜阳、安阳剪纸非遗传传承人,走访非遗博物馆,宣讲黄河文化知识;水利学院环保宣传志愿服务队的盛训基、李浩源来到黄河岸边巡视护河,检查水质,了解水情。“我们亲身体会到了环保工作者的艰难困苦,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黄河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洛阳市孟津县白河镇翠瑶村,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实习团队同时推进环保宣传、文化搜索和测绘研究。在挖掘黄河文化演变的同时,将古黄河文化融入古镇的建筑结构和模式,参与宜居、适宜旅游的黄河古镇规划,帮助乡村振兴。实践小组成员纷纷表示,“能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古镇的开发,
河南警官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何小青”实践团队赴济源、开封、商丘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向不同群体发放问卷,围绕垃圾分类标准和垃圾回收试点进行宣讲。在老黄河发了1000多份传单,向500多名参加活动的人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呼吁大家保护生态。(来源:共青团河南省委)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河南最新环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