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河南
在——(环境日)之际采访副省长张维宁
2015年6月5日来源:河南日报编辑:严楠
今年6月5日是新环境保护法在中国实施后的第一个“环境日”。环境保护部确定的主题是“实践绿色生活”,旨在形成人人倡导生态文明的新的社会潮流,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值此“环境日”之际,记者就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任务和主要措施采访了副省长张维宁。
记者: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环境问题。请简要介绍一下我省目前的环境状况。
张维宁:环境是民生。治理环境污染,净化水质,是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十八大以来,坚决向中央到地方的污染宣战已经成为共识。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号文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定,颁布《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将环境保护纳入“四个河南”建设的总体布局,不断加强污染治理的政策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我省被列入京津冀及其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区,给我省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力期、公共环境的高需求期。这一时期环保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部分地区空气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虽然多年积累的老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雾霾天气在一些城市频频出现,PM10等新污染问题相继凸显。因此,全省必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工作,加倍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记者: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和资源约束收紧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环境与发展矛盾的解决?
张维宁: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模式。关键是要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牢固树立“青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化协调发展。加快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体系,着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使用控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治理、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加快建设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美与发展齐头并进。
记者: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河南,应该怎么做?
张维宁:生态环境保护取决于行动和成果,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各级政府要肩负起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负责保卫土壤,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农村清理工程,建设美丽河南。企业应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自觉减少污染排放,努力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人心,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促进全民从自身和身边小事做起,加快向节俭、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服装、食品、交通、旅游方式转变,促进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实现绿色生活方式。
聚力无敌,聚智不可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三严三实”,深化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蓝天碧水、可持续发展的美丽河南,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记者许东坡、通讯员宋德勇、陈信永)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河南最新环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