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秦巴之地,到处是一片忙乱,车辆穿梭,塔吊招手,一批重大工程如火如荼;身影忙碌,机器轰鸣,产业基地发展如火如荼.
火热的生产建设场面,勾勒出十堰经济发展的美丽弧线。截至6月底,全市企业2333家,收益率98.9%;678家有限服务企业收益率100%;企业复工的税收指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动力指标在各省市州均为第二。
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展现了后劲十足的发展势头;
这是来之不易的成就,释放了稳定和进步的积极信号。
做好事,稳定经济基本面
1-6月,东风商用车销售中重型卡车,同比增长9.56%。其中,中重型卡车6月份单月销售,同比增长%;重型卡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5月16日,东风商用车厂单日生产818辆,创下东风公司成立51年来的最高纪录。
自2月25日防疫车投产以来,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各单位齐心协力,在湖北省其他市县提前15天复工。之后,我市近700家配套企业陆续复工,并迅速“重启”。到4月初,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全市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六个稳定”,巩固“六个保障”措施,以坚定的决心和热情,在经济建设上精进,加快恢复经济发展。
——建立首贷工业企业培育库,实施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升级工程,促进全零协同创新发展,引导十堰汽车零部件企业针对优秀同类企业实施能力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政府与银行合作搭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企业氧气舱”,为首批80家企业提供8项“增氧”服务,新增贷款30亿元。疫情爆发以来,全市引导发放优惠贷款15.5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延期还款分别为37.5亿元和3.6亿元。全市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中的59家企业获得贷款8.3亿元,辖区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亿元。
——年,《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 《关于人社系统稳企稳岗稳就业的实施意见》发放,免征核保的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少1万元。市税务局实施新老15大类230多项减税、减费政策,为各类企业减税8.1亿元,办理退税5432万元。
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前提下,我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大基调,经济显示出很大的回弹力。许多数据显示,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加快。5月中旬,湖北省最新“复工成绩单”发布,我市复工指标达到,居全省第二;复工动力指数达到97,居全省第一。
危险与机遇并存,稳定与进步齐头并进。
数据证实了该市经济“稳定”的决心,也揭示了“进步”的潜力。随着市委、市政府做好“六保”,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下半年全市经济会走得更快、更好、更稳。
抓住时机稳定重大项目“道碴石”
室外热浪滚滚,恒温室内的蘑菇却很舒服,从容绽放。总投资
4月21日,全市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共开工22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亿元,涉及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旅游、休闲等多个行业,以及城市排水防洪、扶贫整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污水管网改造等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
5月12日,十堰分会场在丹江口市召开,再次吹响了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疫情后经济振兴的新鼓。
5月14日,市委、市政府举行2020云招商项目签约活动。1000多名企业家在十堰主会场和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分会场参加活动,网上签约100个项目,总投资534亿元。
6月28日至29日,全市举行重点项目拉升活动。从项目规模、产出效益和发展前景来看,通过现场观察和学习赶超,重振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如果项目建设风起云涌,我们应该致力于加快速度。
我市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紧紧抓住疫情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积极争取、引进、培育新项目、新业态,不断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抓住“新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实施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项目。推动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协调发展,努力培育新机器,抢占危机中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刀片向内优化业务环境
“这个代理服务太热情了。”6月30日,十堰机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玉成在办完相关证照后开心地说。
该项目位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澳台工业园。6月23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约,6月24日投资代理中心
送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证照,实现了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我市通过开展刀刃向内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掌上可办”。出台《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工作措施》《“十必须”“十不准”》,提升服务标准,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一律“网上办”,符合受理条件要求的“一次办”,有严格程序要求的“限时办”。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招投标方式,在全省首次实行“一对多”跨多省远程异地评标。目前,已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0余次,实现“省市”“省县”“市县”“县县”等4个层级纵横交叉型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市行政审批局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涵盖6家单位、50余项政务办理事项,从资料录入到后台审批,再到证照打印,实现全流程一站式“不见面”审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推出“招商地图·云上选地”系统,通过全景影像、现场图片等,全方位展示城市全貌、区位优势、产业布局以及城区可供可用的127块商住用地和52块工业用地情况,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近日,市纪委面向社会通报查处的4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起到了极大的警示教育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公安局出台《十堰市公安机关“便民惠企”十件实事》,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市司法局制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十堰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氛围浓厚,投资发展环境优越,是卓尔控股拓展事业发展空间的理想区域。”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说。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在我市签约110亿元项目。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全市上下把疫情当成大考,用抗击疫情的团结一心和昂扬斗志,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来源:十堰日报)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十堰经济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