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赵老师钢琴课堂名曲精讲哈农拜厄巴赫车尔尼599 849 下载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最好的管理方法。有了好的管理制度,就可以充 分地激励和约束员工,调动和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企 业距离成功就会指日可待。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也体现了佛教的制度。
南宁赵老师钢琴课堂名曲精讲哈农拜厄巴赫车尔尼599 849 下载
对于唐僧团队,制度层有三种体现:首先,事成之后可以成佛,把 取经成佛作为制度化;其次,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就是员工的管 理制度,如果不遵守,就用念“紧箍咒”来处罚,即使是最优秀的人才, 也得循规蹈矩;第三,神佛界的支持,观音菩萨对孙悟空说:“假若到了 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 我也亲来救你。”
在制度中最能体现佛学文化的是因果、报应与轮回制度。“因果”是 佛教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理论,并且构成佛教各种学说的理论基础。 “因果”也称“业报”,指人的一切思想、言论、行为都必然会产生相应 的结果,它认为行善者成善,行恶者成恶。显而易见,善有善报,恶有
恶报。因果中含有报应,而报应又可以显示在轮回之中。
对于因果报应与轮回的描写在《西游记》中俯拾皆是。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中唐僧等进前听封受职。如来道:“圣僧,汝前 世原是我之二徒弟,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曼大教,故罚汝 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我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 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 力压在五行山,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 降怪有功,全始全终,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此外还有, 朱紫国国王年幼时箭中西王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一伤一死,佛 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患重病;乌鸡国国王不明就里,浸 文殊菩萨三天三夜,如来将菩萨的坐骑令到乌鸡国,推国王下井,浸他 三年,等等。
正是这些制度才保障了西天取经的成功。因为唐僧团队深深地认识 到,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就是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众生平等。在 这里“众生”不仅指人,而且囊括了宇宙万物,而“平等”则体现在六 道轮回中。今世为人,今世富贵乃是源于前世的善因;今世为物,今世 受苦亦是源于前世的恶因。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等理论给中国人建 构了一个超验的世界,借此超验世界,由他律变成了自律,在一定程度 上把人的心灵引向一种圣洁、一种高贵。
(1) 物质层:唐僧团队五人的名字
《西游记》表现了大量的佛教内容,其中主要有佛教历史、佛教人 物、佛教义理、佛教宗派等。这些佛教内容,主要是通过作品的回目、 诗歌、偈语、情节、细节、人物对话或直接引用佛经原文表现出来。这 是佛教文化在物质层表现的一部分,重点是在唐僧及其徒弟的名字上的 构建。
唐僧(唐三藏)、孙悟空(孙行者)、猪悟能(猪八戒)、沙悟净 (沙和尚h白龙马都承载着丰富的佛教内涵。唐僧又名唐三藏,佛教的三藏——经、律、论,这正是大乘佛法的内容,也是取经的目标。白马 和佛教经典联系在一起,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宗教文化符号, 是要远在玄奘西行之前的。自从汉明帝梦谒金神,摄摩腾、竺法兰以白 马驮经东来,祖庭始建于东都,清凉台开场于洛阳,白马就因寺而名, 和汉传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游记》涉及的佛教宗派,有净土、天台、唯识、华严、三论、律 宗、密宗、禅宗。纵观全文,对《西游记》的佛教内容起支撑作用的是 禅宗。禅宗讲究顿悟,所以唐僧三个徒弟的名字,都有一个“悟”字。 那么,要悟什么内容呢?悟“空”、悟“能”、悟“净”。
① 空,佛性之体。
空,是佛教基本名相之一,在佛教的修证中有重要意义。修道者须 去除我法二执,悟彻空理,进而达到“空有不二”的境界,方能真正悟 入佛法知见。因为空在佛教修证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西游记》 给予“空”以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大量反映佛教般若性“空”的内容, 也因此,《西游记》的作者给唐僧的大徒弟取名为“悟空”。正是“鸿蒙 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出家修行者,以苦行者为多,通常又多 有较高的禅定功夫。所以孙悟空又叫孙行者。
② 能,佛性之用。
禅宗在阐述佛性的体用关系时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谭 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 心殊。”禅宗称佛性为“珍宝”:“无价珍,用无尽,对物应机终不吝。” 这个珍宝的“用”——“能”,有着神奇的大机大用,它“物来则现, 物去不留” “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这就是佛性的“能”。所以 《西游记》作者把唐僧的二徒弟取名为“悟能”。佛学思想中的“悟能”, 也就是“由空到有”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