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画漫画:零基础入门到创作 下载
利益谋划是决策的根本问题,获取最大利益是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利益谋划需要用大智慧,因为围绕利益可以用一个“争”字来概括。靠实力拼抢是一种争法,退让欺骗也是一种争法。最终如何使“利”而易得、“利”而持久,是决策谋划重点考虑的问题。
今天开始画漫画:零基础入门到创作 下载
围绕利益谋划,可以有很多对策,但最 根本的只有一条,这就是“同天下之利者得 天下”。“得天下”是利中之最大,任何战略 谋划的目标均不可能超越“得天下"之利。
“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这一理论,形成 于西周以前的战争实践中。无论是商灭夏,
还是周代商,都面临力量对比上存在悬殊差 距的考验。特别是西周,要与强大的商王朝 争夺天下,并非易事。当时姜太公分析了天
下大势,精辟地指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 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人之利者失天下” ®。与天下同利,其本意并非局限 于让利,它的实质体现了仁者的智慧。姜太公说:“天有时,地有财,能 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归之。”®能与人共之的“仁”,是一 面旗帜,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策略。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天下归之”的 一统局面。这一理论在决策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维护天下人的利益为己任,“伐不义”是决策的出发点。
汤征诸侯,从葛伯不祀开始。他认为“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葛 伯不敬天命,是不治之形,因而伐无赦。而商汤本身,却是正义者的典范。
一次汤在野外,见一张网围住四面,布网的人说:“自天下四方皆入 吾网。”汤却笑着说,能一网打尽吗?随后撤走三面。布网的人说,鸟想 往左飞,可从左出;想往右飞,可从右出,惟有不要命的,才人我网。诸 侯听到这件事,评价说:“汤的道德品性已至大境界,都惠及到禽兽了。”③ 此后,汤伐夏榮前,正值夏桀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作乱。汤首先 兴师率领诸侯伐昆吾,接着伐桀,成功代夏建立商朝。
商汤的战略决策,体现了不违天命,以正统师的道德境界,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战争观。此后,周代商的战争,也是纣王的暴虐为武王提供 了良机。
封作为帝王,他有惊人的才华。《史记》中记载纣王“资辨捷疾,闻 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可见他的思 辨和见识,智力与言辞,都在他人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统帅,纣王 力量和体魄的突出之处,在中国传统将帅形象中是少有的。但纣王的致命 弱点却是人格缺陷。他看不起人臣之能,视天下之声均在自己之下,同 时,生活上好酒淫乐,收狗马奇物于宫室,以酒为池,乐在其中;经济上 重赋税以供给鹿台之需;祭祀慢待鬼神。最后百姓怨恨,诸侯叛商,纣王 却重刑以待,实行炮烙之法。纣王渐渐失去了民心,周武王以义伐不义, 最后取代商王。
“伐不义”在崇尚“礼法”和“仁”的夏、商、周三代,具有强大的 号召力,此后在其他各代,“利”和“义”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共同利益 的前提下,“义”作为化解联盟内部矛盾的要素而发挥作用。即使在今天, 战争对利益的角逐虽然异常激烈,但在相同战略文化背景下所共守的 “义”,对联盟的巩固和扩大,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人道主义战 争”论到全球反恐战争理论,不同国家所遵循的标准并不一致,但在一定 范围内,用相同或相近的“义”、“利”标准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依然是各国对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决策的出发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