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云测雨56载 一生不倦气象情》

admin 4761 17
南海观云测雨56载 一生不倦气象情》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在三沙气象局,有一位60多岁的老同志。他的工作足迹覆盖西沙珊瑚岛和永兴岛。他经历过荷枪实弹的战备,遇到过强台风的袭击,在三沙呆了34年,成为在岛上驻扎时间最长的气象员。现在退休后继续留在西沙永兴岛,充分发挥南海气象事业的余热。他舍不得离开这片守护了大半辈子的热土,觉得没有这里舒服。他是原三沙气象局后勤站站长、海南省第四届道德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魏奇强。

韦奇强在西沙永兴岛上名气很大。三沙市委的同志指他说,劳伟是三沙市先进工作者的代表,他的精神值得发扬;老渔村的渔民说他是我们村民,想修东西找劳伟;三沙气象局的同事说,劳伟是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事实上,劳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很少告诉别人自己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平常工作中应该做的事情。敬业奉献是他的工作理念;放弃家庭,照顾好每一个人,是他的原则。

对于他的家庭,魏奇强深感愧疚。34年来,他平均每年只在家呆两个月。对他来说,三沙就是他的家。1979年,因工作需要,新婚不久,被派往西沙珊瑚岛气象台。是一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岛屿,没有电话也要一个多月才能收到电报。接到通知后,他一言不发,收拾行李,离开新婚妻子,匆匆出发。他在岛上呆了八年。为了坚守岗位,他没能回去看到孩子的出生,没有见证孩子的成长;他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无法分担家庭的沉重责任;他不能侍候生病的父母的床,给他们端上一杯温开水和药汤来成全他们的孝心。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劳伟只能独自坐在海边的岩石上,默默地抽烟。第二天,他隐藏了自己的担忧,专心工作。

对同事来说,魏奇强就像一股神奇的凝聚力。1988年海南成立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云南、江西七省支持南海气象建设,每两年轮换一次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口音不同,习惯不同的兄弟姐妹,刚来的时候总觉得怪怪的。岛上的生活很艰难。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只取决于平均每月的运输船舶。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每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供应一次生活物资;“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的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把岛民的皮肤“染”成了青铜色;基础设施薄弱,供电和通讯经常中断;娱乐设施少,生活单调。但是很快,每个人都在业余时间找到了一个好地方,那就是劳伟的宿舍。劳伟在这个岛上待的时间最长,对西沙了如指掌,为人开朗大方。大家都喜欢聚在他宿舍里和他聊天,听他讲老西沙的故事。在狭小简陋的宿舍里,大家可以通过谈笑风生来摆脱孤独的时光,快速的互相了解,生活上互相帮助,工作上团结一心。

至于工作,魏奇强是敬业的典范。1987年换雷达,调到西沙永兴岛当石油船员。为了尽快熟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咨询老师,把柴油机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尽可能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在恶劣天气下,电缆短路导致办公楼主电源门跳闸。知道这个时候业务不能中断,他经常组织同事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拉电缆,及时启动柴油发电机,恢复供电,整夜呆在轰鸣的柴油机舱里,保证正常供电。

作为著名的象人,魏奇强用生命守护着珍贵的气象观测资料。2006年10月2日,台风玉特登陆永兴岛,最大风速41.7米/秒,树被扫到地上,屋内人不敢出门。然而,劳伟带领气象台的三位同事,带着记录工具,冒着暴风雨,冒着生命危险,一步步向观测场进发,为台风预报收集第一手气象资料。在过去的34年里,劳伟和他的同事们从未停止收集气象数据,并向世界气象组织和上级气象部门提供了200多万套水文气象数据,创造了连续几年“零误差”记录的奇迹。

岛上缺少青菜,长期吃罐头和冷冻食品,使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白发苍苍,常见的有风湿、关节炎、口腔溃疡、胃肠疾病。作为后勤站的站长,韦其江看着他的眼睛,焦急万分。他从小就耕地,自己掏钱种菜地,建大棚,建猪圈、鸡圈,获得的蔬菜、肉类、家禽全部免费提供给单位。单位同事说:“有老魏,就有青菜吃。”2008年,他光荣地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者。在海南省跑完第39届火炬传递后,他激动地说:“希望更多的光照亮更多的同志。”

34年来,三沙迎来并送走了一批气象学家,但魏奇强却像一棵抗风的老树。在他的精神影响下,女儿魏珊珊也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了三沙,成为永兴岛上一名光荣的气象学家,与一代又一代的新一代年轻人分享着三沙的气象精神。

南海气象观测站建设

中沙群岛西南部共有18个气象站,包括2个国家基准气候站、12个岛屿自动气象站、1个高空气象站、1个新一代多普勒雷达、1个闪电定位站和1个酸雨站。

西沙国家参考气候站:建立于1957年7月1日,已连续观测56年。建站时叫西沙气象站;1959年8月更名为西沙海洋水文气象站;1961年更名为西沙海洋水文气象服务台;1962年更名为西沙海洋水文气象站;1974年更名为西沙气象台。2003年12月,自动气象观测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地面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降雨量、蒸发量、日照、地温、草温、太阳辐射、紫外线辐射、酸雨、闪电位置等17种。观测数据参与全球和区域交流,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GCOS站。

珊瑚国家参考气候站:197

5年1月1日建站,原为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1月1日升级为国家基准气候站,至今已连续观测38年。1983年5月9日,该站开始使用对讲机通信,2002年3月1日安装芬兰公司生产的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地面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10种,观测资料参加全球和区域交换,为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站点。

海岛自动气象站:2007年1月,气象部门首先在南沙有人值守的渚碧礁、永暑礁、美济礁建成自动气象站;2010年1月,再建南沙南薰礁、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自动气象站。2010年4月西沙中建岛、深航岛、北礁、金银岛和东岛自动气象站建成,由于岛礁地理条件以及高温、高盐、高湿的气候条件限制,目前该站的观测项目主要有气温、气压、湿度、雨量、风向、风速。

西沙海岛自动站:包括中建岛、深航岛、北礁、金银岛、东岛等自动站。

南沙海岛自动站:包括渚碧礁、美济礁、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华阳礁等自动站。

西沙高空探测站:1957年7月建站,为国家二级探空站。观测项目为探空、大球经纬仪测风,1974年4月改为探空、大球701雷达综合测风。2006年3月,该站使用电子探空仪和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进行观测。

西沙天气雷达:1972年5月建站开始使用843雷达,1987年7月开始使用714雷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于2009年11月底通过中国气象局现场验收,在2010年6月1日正式投入到业务运行中。

(来源:中国气象报责任编辑:苏杰西)

南海观云测雨56载 一生不倦气象情》

相关阅读

  • 海洋气象学 山东气象
  • 广州长隆湛**海洋天气最新动态天气预报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 北海海洋天气预报 防城港市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 广西海洋天气预报
  • 世界气象日 申城再燃世界气象日科普热潮
  • 湛**海洋天气最新动态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 广西海洋天气预报
  • 北海海洋天气预报 防城港市天气预报
  • 南海观云测雨56载 一生不倦气象情》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3524.html

    标签: #湛**海洋天气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