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耕色彩基础教学 网盘分享
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此言大谬,中国有着与西方 不同的宗教存在与信仰方式,在千年文明演进过程中,中国宗教充分地与伦理、 哲学融合,称儒家为儒教便是由此而来。
陈耕色彩基础教学 网盘分享
中国的宗教深受充满强烈现实问题 导向和社会政治指向的诸子哲学精神影响,人们将信仰更多地寄托于伦理的有序与情感的满足。
关于祭祀鬼神的问题,墨家信奉鬼神,却大力反对祭祀、丧葬时的繁文 缛节与大量牺牲;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鬼神果真存在。《墨子·公 孟》中的公孟子是儒家人士,曾说过“无鬼神”,也说过“君子必学祭祀”, 墨子对这种自相矛盾的论调批评道:“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
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两家看似自相矛盾的观点其实殊途同归。
对墨家来说,信奉鬼神的真实目的是为“兼爱”做施行保障,而非果真 对超验存在怀有兴趣。《墨子·明鬼下》便认为天下之所以混乱,“则皆以 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信鬼神自然行“兼 爱”,自然能得到鬼神的奖赏,这对百姓有利。而墨家奉行的“节用”“节葬” 也是为百姓的切身利益谋划。所以不论是信奉鬼神还是反对久丧厚葬,都归 结于重视现实利益的实利主义,也都有利于民众秉持“兼爱”的信仰从而实
践墨家学说,两者并不矛盾。
对儒家来说,丧葬祭祀的对象并非鬼神,而是祖先,重视祭祀也非出于 对鬼神的崇拜,而是出于对祖先的追念和自身情感的慰藉。《荀子·大略》 有言:“善为易者不占。”而《荀子·礼论》中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
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故丧礼者,无他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 而终周藏也。”这都说明丧葬的作用在于向生者表明人生与死亡的意义,以 悲痛恭敬之心送别死者是人生过程业已完成的隆重表达。所以儒家不信鬼神
的同时却强调祭祀,两者并不矛盾。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