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智能光存储设计研讨会上,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要实现碳峰值目标,必须解决三大矛盾,即:解决发展与减排的矛盾;解决近期、中长期矛盾;解决转型与安全的矛盾。总的来说,在实现碳峰值和碳中性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科技发展和数字支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是风电和光伏产业实现全面平价的第一年。由于产业链节点多,风电光伏产业量大,其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长远来看,在碳中和政策的影响下,光伏和风力发电将成为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国家长期政策引导和市场支持的推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并有望实现战略复兴的新兴产业。据此前媒体报道,中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世界第一。十三五期间,光伏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2.07亿千瓦。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2.53亿千瓦,同比增长24.1%,比去年同期增长6.7个百分点。在谈到光伏产业未来的变化时,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总裁周桃园告诉记者,一是光伏电站的核心诉求从减少LCOE转向减少LCOE,提高并网能力;二是光伏平价正向轻储平价迈进,传统储能必然向智能储能迈进;第三,绿色电力必然导致成千上万的商家,成千上万的家庭。零碳发电,零碳数据中心,零碳网络,零碳家园,最终形成零碳地球。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华为数字能源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碳中和的影响极其广泛,不仅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是生活方式的革命。光伏与农业、畜牧与渔业、通信、交通、医疗、教育、商场、工商制造等行业都在合并。周桃园坦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推动能源行业进入大时代,华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成本下降,产品升级速度加快。大力发展集风电、光伏、储能于一体的蓄光充电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形式,将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发挥巨大作用。(人民网)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光伏产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