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诺老吴千川付费投流课(千川从0-1)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人的价值存在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价值来衡量。但相比较而言,个人对社会 有无贡献及贡献大小,有时不得不通过价值来说明。总的来看,对个人价值的 判断往往跟他的某些行为能力及其所参与或从事的活动和施加的对象有密切 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能够输入或提供某些足以促进社会系统效能和能效增加 的元素,他的组织系统乘数能效无疑是非常大的。这种价值往往成为社会价 值,具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效能,故而不能以一时间的效果或者成效来
断定其价值大小。
个人价值有时还表现为对某些行为的取舍。 一个人不做不当为的事,因此 没有造成对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那么他的这种行为选择也是有价值 的。所以,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对他人、对社会无过,不仅很有价值,也很有意 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他对社会来说总是处于正态状态。这与利大于 弊的价值顺差状态是有所区别的。孔子似乎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正如他自己所 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①又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他还说过:“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③所以,对个人价值和意义完善的需求,可以说是个人文明的更为高级的需求。
就如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所表白的那样,个人价值和意义的完善不是一时间 能够达成的。人的一生说短不短,要紧的是自己对于个人文明的追求要有不断 提升的目标,对各种机会要有所选择,持之以恒,不懈怠,不苟且,问心无愧,胸 襟坦荡,光明磊落,不使个人文明成长中断。这样,即使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 业,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没有留下遗憾,其意义也是完整的。所以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生于世间,没有谁不受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塑造。个人胸襟坦 荡、光明磊落,对于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正如曾子所说:“十目所视,十手所 指,其严乎!”⑤人活着总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要有一点让人值得信赖的精神指 引,要有矗立于天地之间而不觉得渺小的文化情怀。否则,连自己都无法交代, 又如何能够求得文化结构中的价值性存在?蝇营狗苟,自己都不看待自己,又 如何得到人的看待?《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诸葛亮怒斥王朗的故事,结果王朗 给诸葛亮活活激死,根本上就在于他的作为无法向自己的良心交代,存在致命 的文化心理缺陷,故而经不起正气凛然的苛责。如果人的文明性沦落,致使心
地晦暗、心智和精神世界的脆弱,又如何去求得生命的喜乐呢?
人类的文明性本身多少已经意味着人类对善有无限的向往和追求,意味着 善有无限的可能性。只要对不善多加抑制,善以及善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多。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⑥本身就含有这样的意涵:“不利于别人的事, 本质上也不利于自己。”这是因为它含有这样的辩证:“倘若你可以将不利于己 的事施加于人,别人也可以将不利于己的事施加于你。”这跟自由的意涵也是相
通的,亦即自由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前提,是无害于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行为。简而言之,个人的行为之于别人和社会应当是一种至少等于1或者 大于1的社会或组织能效乘数,只要自己的行为能效对于别人和社会总是处于大于1的状态,善已经隐含于其间。
所以,尽管世事复杂,只要通过大于1的社会或组织能效乘数来管理自己 的行为,就是善莫大焉,个人文明的价值结构就越来越丰富,价值越来越大,作 为人的意义就会越来越完善。倘若如此,人的精神和行为就会取得高度的统一 与一致,行为自由也意味着精神自由,精神自由也意味着行为自由,从而进入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人和高度自我管理的自组织人的境界。进一步说, 人可以是日日都是新的,“作新人”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有进 步,就是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有新的自我,不断有进一步完善的自我及个人文 明的存在。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说:“昨天已经古老。”只要不断更 新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今天之我不同于昨天之我,昨天自然会慢慢走向古老, 并且每一天都是新的。这样,个人文明的天空天天都会风和日丽,个人文明的
视野就会变得波澜壮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清新激荡,天地位育,万物自如。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