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零基础一站式二胡系统教学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哲学本体论实际是一个哲学认识论问题,后面将会看到,不解决认识论问题,也解决不了本体问题。
太极辩证法分两部分, 一是太极辩证法的论纲,二是太极辩证法的图 式,图式为太极八卦图。论纲以传统太极哲学所称的义理为主,图式以传统太极哲学所称的象数为主。
太极本体是什么呢?《易传》提出太极概念,这在哲学本体论上是个 创见,但由于《易传》没有明确指出太极的本体属性,历代哲学家竞相探
讨研究,提出太极本体的各种见解。
本体论原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概念,本体一词的拉丁文on原意是存在、 有、是。本体论英文原文ontology直译“是论”。本体论是目前国内通行的 对这一词的译名,也有译为“存在论”的。有学者指出,本体论译为“是 论”更符合西方哲学本体概念的原意。西方本体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巴门尼德等人那里,但是直到18世纪才出现它的确切定义。第一个为本体 论下定义的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沃尔夫曾受教于莱布尼茨。按照沃尔夫 的定义,本体论是关于“是”或“有”本身,即关于一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从沃尔夫的定义知道,今天通常所说的本体论,在西方并不仅仅是关于本体的本原学说,更主要的它是关于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是对 实在思维的学说。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关于本体 的学说。其实,沃尔夫定义的本体论基本问题,早在老子那里就已经提出 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老子关于道的有与无关系问题就是本体论的基本问 题。可以说,老子就是最早的本体论哲学家。此外,易学传统中汉唐经学 及宋明理学大量的关于太极属性有无关系的探讨,都与西方意义的本体论 有相通的地方。沃尔夫和莱布尼茨被认为是共同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基础 的哲学家。沃尔夫和莱布尼茨一样也非常熟悉中国传统哲学,曾撰写《中
国实践哲学》一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